三管村村民委員會,以其所管轄區域內村莊名稱而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管村村民委員會
- 羅馬字母拼寫:Sānguǎncūn Cūnmínwěiyuánhuì
- 設立年份:1984年
- 廢止年份:2005年
三管村村民委員會,以其所管轄區域內村莊名稱而得名。
三管村村民委員會,以其所管轄區域內村莊名稱而得名。地名含義因其為村委會駐地,又因其境內有自然村三不管,此村位於青白(今萬山鎮境)、柯坦、八廠(今廬城鎮境)三地交界處,為“三不管”之地。民國年間區劃調整,反其意而用之,得名...
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村民委員會辦理本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村民...
三塆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的地名,以自然地理特徵得名。地名含義 因境內有三個大塆,得名三塆。村沿用其名。為處理本村民眾自治事務,故設立三塆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50年為回興鄉第九村。1958年併入兩路公社名三塆管區。1962...
三拐村村民委員會 三拐村村民委員會,根據其地理環境自然形成,故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駐地命名。歷史沿革 消失於1997年自然村合併。
三堂村村民委員會,200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為村委會駐地,又因村境內有三口大塘,得名三塘,後改三堂,故得名三堂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49年隸屬定光行政村;1955年隸屬定光聯合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為定光大隊,隸屬...
三增村村民委員會,2007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該地村民希望“增戶,增壽,增人”,且該地主要對全村行政事務進行管理為人民民眾服務排憂解難,故得名三增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57年合作化時為三增高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
三旗村村民委員會,因所在位置及其工作職能而得 名 的 地 名 。地名含義 村民委員會,即為村民選舉產生的,可實現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的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三旗村民委員會負責三旗轄區內的村務管理工作,故名。歷史沿革...
三段村村民委員會是200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按泊湖水系華陽河流域該地段為第三段,且村委會駐地與此,故得名。歷史沿革 1957年由新橋部分社員遷此開墾;1965年為東湖大隊,屬泊湖公社;1968年改名紅光大隊,屬泊湖公社;1981年更名...
三台村村民委員會是200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村民委員會,即為村民選舉產生的,可實現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的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三台村民委員會負責三台轄區內的村務管理工作,故名。歷史沿革 1958年為三台大隊,屬龍塘...
三合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村依駐地三合屯得名。歷史沿革 1949年為錦縣第九區三合村政府。1956年為錦縣新裝區三合鄉三合作業區。1958年為錦縣建業人民公社三合生產大隊。1968年為錦縣建業人民公社三合大隊革委會...
三道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地名,以所處地理位置及其工作職能而得名。地名含義 原名三河大隊,後因境內三道河而更名。因需處理本村民眾自治事務,故設立此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50年前後屬清平鄉十二保。1952年為清平鄉三河村。1958年...
三崗村村民委員會,以其管轄村莊名稱而 得名 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為村委會駐地,境內有“大趙崗”、“小趙崗”、“吳崗”三個自然村,且境內地勢較高,村莊位於崗頭上,故得名三崗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解放初屬肥西縣程店區...
長台三村村村民委員會是浙江省的地名,1983年大隊改村民委員會時,沿用原大隊名稱。地名含義 村以長台自然鎮西向東序數排列第三命名。歷史沿革 解放初屬長台鄉二村,1956年為第三農業社,1958年為長台管理區第三生產隊,1961年為長...
三郎村村民委員會,附近有三郎堰。古時易氏三兄弟挖成一堰。《隆慶岳州府志》載:三郎堰“一都諸生易光蘊修以溉族田”。地名含義 三兄弟。三郎堰簡稱。歷史沿革 合作化時為三郎高級社,公社化改稱三郎大隊。1984年更名三郎村。2016...
三潭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2月 廢 止 的 地 名 。地名含義 姚縣南廟吳錦堂因生活困難,流入本地捕魚,三戶分居在三地,形成了三個自然村,又因村東首有個池,稱為潭池。三個自然村合併為一個村時,人們稱之為三潭村,故三潭...
第六條村民委員會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員共三至七人組成。村民委員會成員中,婦女應當有適當名額,多民族居住的村應當有人數較少的民族的成員。第七條村民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由本村有選舉權的村民或者由每戶派代表選舉產生,報鄉...
三三村村民委員會 三三村村民委員會,因本地當時有一座廟,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日定為廟會,因此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該區域由就近地名實體,命名而成。歷史沿革 城市化改造。
三餘村村民委員會是1982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這裡居住3戶于姓人家,而習慣稱其為三門於家,後叫為三餘村,故而得名。歷史沿革 1982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制後將三餘大隊改稱三餘村,隸屬尚志縣。1992年,哈爾濱市西泉眼水庫的...
三里崗村村民委員會以其所管轄村莊和村委會駐地而得名。地名含義 因境內三里崗得名,又因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歷史沿革 原為三里崗大隊,1958年屬五里公社, 1969年併入城關公社,1972年恢復區建置,屬乾汊河區五里公社。1983...
三口村民委員會,2003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地處山谷平地上,三條山谷至此匯口,故名三口。此地名意為三口行政村範圍內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歷史沿革 建國前後皆屬長沙鄉,1953年屬小山鄉。1958年屬長沙(先鋒)公社小山大隊。1968...
三教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地名,以境內地名及其職能而得名。地名含義 以境內三教寺而得名。因需處理本村民眾自治事務,故設立此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49年前屬吳市鄉六保,1958年改名為三教管理區,1962年改為三教大隊,1984年改為...
三田村村民委員會以其所管轄村莊名稱而得名。地名含義 因其為行政村駐地,又因其所管轄自然村有蒲田、外鋪田、西田(合稱三田),故得名。歷史沿革 民國前,屬十都。民國期間,屬富堨鎮。解放初,仍屬之。1952年,置中溪鄉,三田...
三節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2月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節為序列地畈數之量詞,初時村屬海塗,在下寶山下築堤圍墾,因地處三節,後相沿為村名。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四年(1935)屬坿海鄉,三十六年屬東海鄉。1950年6月為坿海鄉五村。1959...
三家子村村民委員會,村以駐地得名。歷史沿革 1945年解放,同年末建政,屬玉皇區。1956年屬陳家鄉。1958年屬亮甲店人民公社,改稱三家子大隊。1983年改今名,屬亮甲店鄉。1984年鄉改鎮建制,屬亮甲店鎮。2003年12月15日與陳家村...
三江村村民委員會,1984年4月,人民公社改為鄉、大隊改為村,屬鄧家鋪區水浸坪鄉三江村;1995年4月撤區並鄉,天鵝鄉與水浸坪鄉合併為水浸坪鄉,仍屬水浸坪鄉三江村。2016年因區劃調整,石林村、三江村合併,更名為石林村,三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百一十一條 城市和農村按居民居住地區設立的居民委員會或者村民委員會是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由居民選舉。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基層政權的相互關係由法律...
清屬元和縣依仁鄉中19都,民國屬吳縣第九區,解放初(1950年)屬唯亭區亭南鄉,1957年屬唯亭鄉,1958年成立唯亭人民公社屬4大隊,其後單設為22大隊,1964年設“三莊大隊”,1983年改稱“三莊村村民委員會”,2003年動遷廢止。
起初這一組織形式並不叫村民委員會,有的叫“村治安領導小組”,有的叫“村管會”。從1981年春天起,開始改稱村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的建立,使農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迅速地得到了解決。廣西的這一做法在當時引起了很大反響,全國...
村兩委班子是設在鄉鎮(街道)下一級行政村的組織機構,即村黨支部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簡稱村“兩委”。職責規定 村級“黨的支部委員會”的簡稱。中國共產黨的基層組織之一。村黨支部是農村一切組織和全部工作的領導核心,在政治上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