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華嚴及其經典闡釋研究》是2007年6月1日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三種華嚴及其經典闡釋研究
- 頁數:238頁
- 出版社: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年6月1日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序言,
基本信息
出版社: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6月1日)
叢書名: 求索語言文學學術文庫
平裝: 238頁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562235149
條形碼: 9787562235149
商品尺寸: 20.8 x 14.6 x 1.8 cm
商品重量: 340 g
ASIN: B0016JVBAW
內容簡介
《三種華嚴及其經典闡釋研究》從文獻學與哲學兩個層面對《華嚴經》以及有關《華嚴經》的經典闡釋進行研究,即以《華嚴經》的文獻研究為依據,將思考的重點集中在三種《華嚴》的文本構成與華嚴五祖和李通玄對《華嚴經》的經典闡釋上。
《三種華嚴及其經典闡釋研究》第一部分從歷史文獻學的角度對三種《華嚴》本身進行了梳理。第一章以翔實的史料為基礎,論述了《華嚴經》的來歷及其傳人中土的過程,並指出,儒道思想的影響、崇佛的世風和華嚴支流別品的漢譯與《華嚴經》的傳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第二章則從文本的文獻學分析著手,分別考察了三種《華嚴》的漢譯情況與文本結構。第三章考述了與《華嚴經》文本生成密切相關的《華嚴》支流別品漢譯和文本的情況。
《三種華嚴及其經典闡釋研究》第二部分關乎《華嚴經》的哲學思考,以華嚴五祖和李通玄的相關著述為基礎,對華嚴五祖與李通玄思想作系統梳理,既分析其各自獨特的理論貢獻,又探討其間遞相傳承的關係,透視他們通過這種創造性闡釋所達成的對異域智慧的獨特轉化,並以此為基礎思考《華嚴經》與唐代文化精神的關係。第四章條述了地論師們對《華嚴經·十地品》的闡釋過程。第五章分析了華嚴初祖杜順的“五教止觀”對於華嚴宗學的奠基意義,解析了二祖智儼“十玄門”的重要理論價值,探討了三祖法藏的判教理論、“新十玄”與“六相”說。第六章主要分析四祖澄觀對“四法界”中之理事範疇的深化與擴展,以及五祖宗密以《華嚴原人論》一文所作的融會儒釋道三教的嘗試。第七章探討李通玄以《周易》解《華嚴》的獨特思想道路,剖析華嚴義理如何在《易》理玄思的觀照中展現出特異的新姿。
作者簡介
桑大鵬,男,1968年,湖北公安人。先後獲文藝學碩士、文獻學博士學位和文藝學博士後。現任三峽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文藝學、文獻學與宗教學研究。在《武漢大學學報》、《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中華文化論壇》、《電影評介》等報刊上發表論文三十餘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全文轉載或索引,主編《三峽文化研究叢刊》第一、二、三輯。2004年10月,其“高校寫作課教學改革與實踐”課題研究獲湖北省高校教學成果一等獎。
目錄
緒論關於華嚴及華嚴闡釋
第一章 《華嚴經》的來歷及其傳入中土的因緣
第一節 《華嚴經》來歷的舊說與新說
一、龍樹與《華嚴經》的關係
二、《華嚴經》形成過程新說
第二節 《華嚴經》傳人中土的因緣
一、文化心理之因
二、世風之因
三、直接原因:《華嚴》支流別品的傳人與研究
第二章 三種《華嚴》文獻分析
第一節 三種《華嚴》漢譯情況考述
一、綜述
二、三種《華嚴》主要翻譯人員生平考述
三、三種《華嚴》漢譯特點分析
第二節 三種《華嚴》品目對照研究
一、《華嚴經》的義理結構
二、《六十華嚴》與《八十華嚴》品目對照研究
第三節 三種《華嚴》文本結構比勘及其意義分析
一、《六十華嚴》與《八十華嚴》結構及意義比較
二、《四十華嚴》中善財童子所參人物身份與意義分析
第三章 《華嚴》支流別品考述
第一節 支流經
一、《十地品》的對應經
二、其餘品目的對應經
第二節 節譯經與眷屬經
一、節譯經
二、眷屬經
第四章 經典闡釋的預演:地論派對《十地經論》的研習
第一節 《華嚴經·十地品》與《十地經論》的漢譯
一、《華嚴經·十地品》的傳譯及其基本內容
二、《十地經論》的漢譯
第二節 《十地經論》的釋義特點與地論派主張
一、《十地經論》的釋義特點
二、南北地論派的基本主張
第五章 華嚴五祖研究(上)
第一節 杜順
一、禪僧本色
二、《華嚴五教止觀》:華嚴宗學的奠基之作
第二節 智儼
一、生平與著述
二、“華嚴十玄門”:法界緣起論的多維闡釋
第三節 法藏
一、生平及著述
二、圓融一味的判教
三、新、古十玄
四、六相
第六章 華嚴五祖研究(下)
第一節 澄觀
一、著述概要
二、理事範疇的深化與擴展
第二節 宗密
一、著述概要
……
第七章 李通玄對《華嚴經》:一心貫攝與融會三教的嘗試
附錄一 龍樹生平事略
附錄二 《八十華嚴》七處九會要略
附錄三 五十年來《華嚴經》研究綜述
參考文獻
後記
序言
三峽大學文學院組織出版“‘求索’語言文學學術文庫”,整體地展示本院教師最新的重要學術成果,第一批書稿已經交付出版社,即將面世。這是他們學科建設的重大舉措。學院領導向我介紹了他們的構想和當前的進展,囑咐我就此寫一點文字。我和三峽大學文學院及其前身宜昌師專中文系的多位同行交往幾十年,對學院的發展軌跡有所了解,可以藉此談談我對這個學術團隊的觀察和由此而生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