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情調度自動化
水情調度工作是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工程設計沒有考慮到該工作的現代化管理問題,以往水情的調度是憑藉樞紐中心控制室統一操作來完成。調度指令是由水情調度室按照預先制定的制度,通過電話請示上級領導部門後向樞紐中心控制室傳達,是一種完全的人工調度模式。該調度方式的缺點是:調節滯後、時間較長、觀測精度差、工作效率低、經濟性差。
80年代,提出了樞紐工程遠程監控與決策支持系統建設計畫。於1993年立項, 1995年開始實施。1999年9月正式交付使用。
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遙測自動化系統採用的是開放式系統,是目前計算機界的發展目標。該計算機監控系統屬於開放系統下的人機界面。具有方便、靈活、豐富、完備的監控特點。該系統的實施,充分發揮了計算機反應快和能迅速進行複雜情況判斷的優勢,保證了工程實現合理配水和節約用水的目的,並能及時準確提供各種水情數據,為三盛公水利樞紐各水閘閘門逐步實現自動遙控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 1)水情採集:該系統通過分布在攔河閘、北總乾渠進水閘、沈烏閘3個閘的水情採集站,將各閘閘門開度、上、下游水位和流量經過有線現地單元控制櫃,通過超短波傳回三盛公中心水情調度室,實現水情調度的自動採集和適時監控。
( 2)樞紐運行工況適時監控:由各閘水位和閘位感測器將採集到的水位及閘門啟閉狀態數據,進行存儲、列印,從而實現對樞紐工程水位和閘門開度等運行工況的適時監控。
( 3)水情資料庫的管理:各閘水情採集到的數據實時顯示、整點入庫。管理人員對資料庫中的水情數據進行科學分析,可作為水情調度工作決策分析的基礎,從而制定合理的樞紐運行方式和防洪預案決策。
防汛遠程通訊
黃管局河道管轄範圍是從攔河閘下1.5km 至攔河閘上游鹼櫃水文站,管轄河道總長為55. 30 km。黃河一年一度的防凌防汛工作,直接關係到沿河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和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建設防凌防汛信息傳輸的通訊設施,引起人們的格外重視。黃管局通訊設施經歷了從有線到無線的過程,目前已建立了微波、短波單邊帶、超短波電台通訊,形成了有線無線綜合通訊網,並逐步邁向現代化遠程通訊。
工程管理現代化發展
隨著計算機網路、多媒體等技術的迅猛發展,水利工程管理的監控系統必然向功能綜合化、互連網路化、開放性和標準化等方向發展。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實現工程管理現代化可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 1)充分利用現有機旁櫃、上下游水位感測器,完善閘門開度感測器、彩色攝像頭等,對現地控制層進行改建,主要完成控制啟閉機操作、顯示和測量閘門啟閉、顯示閘門開度、採集各點視頻信號等,並將收集到各種信號送至集中控制室。
( 2)改建主令控制台、圖形工作站、功能櫃,新建控制室工業電視監視。雙屏顯示圖形工作站和音視頻工作站,達到完善集中控制層的目的。從工作站顯示屏上監視閘門的啟閉狀況、上下游水位實況、發電機工作狀況、顯示各閘門開度參數,並完成與調度指揮中心的桌面音視通訊。
( 3)新建指揮調度中心:多媒體工作站、網路伺服器、遠程終端、大螢幕監控器,指揮中心圖形工作站等。以動態視頻監視、顯示各水閘的控制參數、並與下一級控制室的桌面音視通訊和上級主管部門或業務相關部門遠程數據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