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偶然的,台北的楊照、香港的馬家輝、深圳的胡洪俠相互認識了,很湊巧,他們都生於1963年。三個老男人於是開始謀劃:既然三個人來自三地,成長環境、教育背景大為不同,如果選擇一些共同的日常辭彙或話題,三個人各寫一篇文章,一定很有意思。單獨看某一個人的文章可能覺不出什麼,如果三篇對照起來看,可能意義就不一樣了。 本書《三生三世@1963》記錄了另一種奇蹟:時間的力量將三個很不一樣的人,從三個原本隔絕的社會,慢慢拉近,最後不只可以分享彼此所思所感所行所為及所記憶的,還能互相加強彼此對於自我生命的理解與感受。 《三生三世@1963》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發行。
基本介紹
- 書名:三生三世@1963
-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頁數:339頁
- 開本:16
- 作者:楊照 馬家輝
- 出版日期:2013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08046239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台灣的楊照、香港的馬家輝、大陸的胡洪俠,他們仨,在《三生三世@1963》一書中,唱出了時代的記憶,也唱出了屬於我們的共同回憶。三個說故事的高手,以50年來最常用的22個日常辭彙,共同書寫公共話題中的私人記憶,從初戀、青春欲望到成長記事;譜出兩岸三地的共有記憶,時而感性陶醉、時而傷懷、時而驚奇、時而捧腹大笑……
作者簡介
楊照,一九六三年出生,台灣讀書人。除了讀書,談談寫寫直接間接和書有關係的事,別無其它專長。但夠慶幸了,能一直讀書,一直從事直接間接和書有關係的工作,活得自在、活得豐富。
馬家輝,1963年生,香港灣仔人也。台灣大學心理學系畢業,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科學碩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社會學博士。曾任職廣告公司、出版社、雜誌社、報社、大學,曾以為自己愛拍電影,曾以為自己愛做研究,曾以為自己喜愛旅行,但現在才知道,最愛的是什麼都不做,只愛偶爾坐在書房內,面對電腦,按鍵寫作。結集作品包括《明暗》、《日月》、《愛·江湖》、《我們》、《你們》、《他們》、《死在這裡也不錯》、《女兒情》、《站錯邊》、《在廢墟里看見羅馬》、《大叔》、《愛上幾個人渣》、《李敖研究》等。文章散見中港台報刊。
胡洪俠,祖籍河北故城,生於一九六三。十年衡水行過,三載北京讀研。之後落腳深圳,迄今已然廿年。職業無非報紙,興趣尤其副刊。常去逛逛書店,閒來寫寫專欄。印行集子數種,大抵書話短篇。曾是“廣場”主筆,現為《晶報》總編。
馬家輝,1963年生,香港灣仔人也。台灣大學心理學系畢業,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科學碩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社會學博士。曾任職廣告公司、出版社、雜誌社、報社、大學,曾以為自己愛拍電影,曾以為自己愛做研究,曾以為自己喜愛旅行,但現在才知道,最愛的是什麼都不做,只愛偶爾坐在書房內,面對電腦,按鍵寫作。結集作品包括《明暗》、《日月》、《愛·江湖》、《我們》、《你們》、《他們》、《死在這裡也不錯》、《女兒情》、《站錯邊》、《在廢墟里看見羅馬》、《大叔》、《愛上幾個人渣》、《李敖研究》等。文章散見中港台報刊。
胡洪俠,祖籍河北故城,生於一九六三。十年衡水行過,三載北京讀研。之後落腳深圳,迄今已然廿年。職業無非報紙,興趣尤其副刊。常去逛逛書店,閒來寫寫專欄。印行集子數種,大抵書話短篇。曾是“廣場”主筆,現為《晶報》總編。
媒體推薦
我們的《三生三世》,也記錄了另一種奇蹟:時間的力量將三個很不一樣的人,從三個原本隔絕的社會,慢慢拉近,最後不只可以分享彼此所思所感所行所為及所記憶的,還能互相加強彼此對於自我生命的理解和感受。
——楊照
言談上的,行為上的,思想上的,我把放肆權充自由,努力過自己想過的每一天……別人的修行目標是如《心經》所言“遠離顛倒夢想”,我的生活方向卻似剛相反,親近顛倒夢想,愈發朝著狂野的終點前沖,仿佛黑夜飛車,隱隱期待突發意外,車毀人亡,在刺激里消失,便是最美滿的結局。
——馬家輝
《對照記@1963》,《我們仨@1963》(繁體版《忽然,懂了》),《三生三世@1963》(繁體版《所謂中年所謂青春》),同一批文字的兩種版本,不僅成為了台灣、香港和大陸華人生活巨大變遷與差異的見證,也成就了兩岸出版文化不同面貌與風格的對照。
——胡洪俠
——楊照
言談上的,行為上的,思想上的,我把放肆權充自由,努力過自己想過的每一天……別人的修行目標是如《心經》所言“遠離顛倒夢想”,我的生活方向卻似剛相反,親近顛倒夢想,愈發朝著狂野的終點前沖,仿佛黑夜飛車,隱隱期待突發意外,車毀人亡,在刺激里消失,便是最美滿的結局。
——馬家輝
《對照記@1963》,《我們仨@1963》(繁體版《忽然,懂了》),《三生三世@1963》(繁體版《所謂中年所謂青春》),同一批文字的兩種版本,不僅成為了台灣、香港和大陸華人生活巨大變遷與差異的見證,也成就了兩岸出版文化不同面貌與風格的對照。
——胡洪俠
圖書目錄
自序
另一種奇蹟的記錄楊照
大叔仍在,別心急馬家輝
三人三地三本書胡洪俠
一 日記
寫給老師批改的日記
有一本書,你以後不妨瞧瞧
迷途中的迷失
二 領帶
那段天天打領帶的時光
於我,是領呔,不是領帶
一張疏而不漏的恢恢天網
三 國小語文第一課
“少了一個人”,什麼人?
原來我曾叫做Peter Chan
這一課,句子最短,歲月最長
四 黨派
她竟沒問我“想不想入黨”
馬家輝式反叛的受難美感
闖關記
五 繁體字/簡體字
“氮”和“氣”的差別
王家衛排名在我後面
我遇見了《我》
六 錢
做生意的人家裡長大的
我父,我舅,我的愧疚
三奶奶的“蘇軍票”
七 檢討書
那份深不見底的失望
又是一個好人
玻璃與檢討一起碎了
八 第一份工作
不像正式工作的工作
那些可笑也可愛的同事們
我曾是光榮的“胡老師”
九 保險
我的保險經紀人
我於八歲已經懂得什麼叫做保險
大時代的流浪者
十 移民
福建、新北、宜蘭、花蓮、台北
我能告訴你一個秘密嗎? 仃
聽著聽著,我們就糊塗了
十一 打架
天天打架的日子
為了母親,我避開了一場打架
跟著李雲龍去打架
十二 雜誌
注定當個雜誌總編輯
從未誕生的((論盡周刊》
曾經有一本雜誌叫做(《風尚》
十三 家書
“不必特別回信……”
家書=稿神家族的賠本生意
父親給我的四封信
十四 黑社會
起起落落江湖人生
在地獄裡做大佬
“知道我大哥是誰嗎?”
十五 英語
“學英文為了讀這種書?”
坐在木椅上,臉色慘白
“多餘”
十六 退休
退不了的人生
正在前往賭場的路上
如果有一天,我老有所依
十七 偶像
記起青春時代的偶像
“牛華”與香港
紅星閃過是小花
十八 抽菸
More is not more,less is more
幾乎上了唐人街的頭條新聞
一場持續三十年的告別
十九 朋友
重視朋友會遺傳嗎?
即使做不成夫妻
那一場相知與託付
二十 佛
悉達多與世尊的對話
他叫做Visuddha,我叫做智輝居士
故鄉的僧人在異鄉
二十一 寵物
我的貓
我家有隻“梁朝偉”
風花雪月皆過客
二十二 監獄
啃著饅頭看那堵長長的牆
坐牢與越獄
“一個自由人,在追趕監獄”
二十三 上網
我的網路泡沫史
異色城市之網路春色
靠網名混跡江湖的日子
二十四 除夕
除夕是農曆幾月幾日?
桃花正旺好年宵
回不去的除夕
二十五 名片
印著另一個手機號碼的名片
只送出了一張名片
年的張名片
二十六蔣介石
蔣中正到底好還是壞?
蔣家菜的八寶鴨和炒豬腰
當我們談起蔣介石
二十七 口號
如果多喊一句口號……
垃圾蟲,去了又來
生命中的一顆顆鐵釘
二十八 中醫
人去樓空的診療間
你的糞便是啥顏色?
發舅之死
二十九 功夫
李小龍和狄龍
保時捷上的功夫小子
需要力量的年代
三十 毛澤東
我讀的第一本毛澤東著作
忽然出現於街頭海報上的臉容
那年那月,《此時此刻……》
另一種奇蹟的記錄楊照
大叔仍在,別心急馬家輝
三人三地三本書胡洪俠
一 日記
寫給老師批改的日記
有一本書,你以後不妨瞧瞧
迷途中的迷失
二 領帶
那段天天打領帶的時光
於我,是領呔,不是領帶
一張疏而不漏的恢恢天網
三 國小語文第一課
“少了一個人”,什麼人?
原來我曾叫做Peter Chan
這一課,句子最短,歲月最長
四 黨派
她竟沒問我“想不想入黨”
馬家輝式反叛的受難美感
闖關記
五 繁體字/簡體字
“氮”和“氣”的差別
王家衛排名在我後面
我遇見了《我》
六 錢
做生意的人家裡長大的
我父,我舅,我的愧疚
三奶奶的“蘇軍票”
七 檢討書
那份深不見底的失望
又是一個好人
玻璃與檢討一起碎了
八 第一份工作
不像正式工作的工作
那些可笑也可愛的同事們
我曾是光榮的“胡老師”
九 保險
我的保險經紀人
我於八歲已經懂得什麼叫做保險
大時代的流浪者
十 移民
福建、新北、宜蘭、花蓮、台北
我能告訴你一個秘密嗎? 仃
聽著聽著,我們就糊塗了
十一 打架
天天打架的日子
為了母親,我避開了一場打架
跟著李雲龍去打架
十二 雜誌
注定當個雜誌總編輯
從未誕生的((論盡周刊》
曾經有一本雜誌叫做(《風尚》
十三 家書
“不必特別回信……”
家書=稿神家族的賠本生意
父親給我的四封信
十四 黑社會
起起落落江湖人生
在地獄裡做大佬
“知道我大哥是誰嗎?”
十五 英語
“學英文為了讀這種書?”
坐在木椅上,臉色慘白
“多餘”
十六 退休
退不了的人生
正在前往賭場的路上
如果有一天,我老有所依
十七 偶像
記起青春時代的偶像
“牛華”與香港
紅星閃過是小花
十八 抽菸
More is not more,less is more
幾乎上了唐人街的頭條新聞
一場持續三十年的告別
十九 朋友
重視朋友會遺傳嗎?
即使做不成夫妻
那一場相知與託付
二十 佛
悉達多與世尊的對話
他叫做Visuddha,我叫做智輝居士
故鄉的僧人在異鄉
二十一 寵物
我的貓
我家有隻“梁朝偉”
風花雪月皆過客
二十二 監獄
啃著饅頭看那堵長長的牆
坐牢與越獄
“一個自由人,在追趕監獄”
二十三 上網
我的網路泡沫史
異色城市之網路春色
靠網名混跡江湖的日子
二十四 除夕
除夕是農曆幾月幾日?
桃花正旺好年宵
回不去的除夕
二十五 名片
印著另一個手機號碼的名片
只送出了一張名片
年的張名片
二十六蔣介石
蔣中正到底好還是壞?
蔣家菜的八寶鴨和炒豬腰
當我們談起蔣介石
二十七 口號
如果多喊一句口號……
垃圾蟲,去了又來
生命中的一顆顆鐵釘
二十八 中醫
人去樓空的診療間
你的糞便是啥顏色?
發舅之死
二十九 功夫
李小龍和狄龍
保時捷上的功夫小子
需要力量的年代
三十 毛澤東
我讀的第一本毛澤東著作
忽然出現於街頭海報上的臉容
那年那月,《此時此刻……》
文摘
忘了是同學送的紀念品,還是參加文體活動給的獎品,高中畢業時我終於有了一冊日記本。正是1979年,大事多得不得了: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了《告台灣同胞書》;中美兩國正式建了交;我邊防部隊在廣西、雲南邊境地區打響了對越自衛反擊戰;“三家村”不再是“反黨集團”了;《劉志丹))不再是“反黨小說”了;幾十萬人頭頂上的“右派帽子”開始摘掉了……而對我來說,那年的大事之一就是我開始寫日記了。
寫日記真的是大事。上學時聽老師說,寫日記可以鍛鍊革命意志,可以改造自己的世界觀,可以隨時檢討自己的缺點與不足。老師還說,革命領袖和英雄模範人物都寫日記,所以寫日記是向革命先烈學習的好方法。這還不是大事?雷鋒有《雷鋒日記》,王傑有《王傑日記》,歐陽海有《歐陽海日記》,劉胡蘭、董存瑞、黃繼光、邱少雲等等有沒有日記?忘了。那個年代的英雄好像都有日記。成了英雄如果沒有日記就有些麻煩:形象不容易高大,事跡也難以鮮活。
那個年代我當然還沒有讀過魯迅日記、周作人日記,更無從知道晚清有“四大日記”——《翁同穌日記》、《緣督廬日記》、《越縵堂日記》和((湘綺樓日記》。我讀的最多也最熟的是《雷鋒日記》,有些句子都能倒背如流。雷鋒說:“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火熱,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雷鋒又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我開始記日記時,一定是先把雷鋒的這些名言抄到了我嶄新的日記本上。我一定還抄了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那段話:“一個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一定是抄過這些的。老師說,如果實在沒什麼可寫的,就抄抄報紙上的豪言壯語。
可惜,我的第一本日記已經丟了二十多年了,許多的事情再也難以證明。在北京逛潘家園時,我曾有個念頭:或許在某箇舊書攤上,我會猛然發現自己當年的日記;果如此,花多少錢我也要把它買回來。我究竟還抄了哪些名人名言?那年到底是哪一天接到的入學通知書?又是哪一天去了縣醫院體檢?我敢沒敢在日記里描述鄰村女同學的那雙眼睛?除了《甜蜜的事業))和((小花》,那年我還看過什麼電影?那本青年修養讀物《青春與理想》,我是借了誰家的腳踏車去七八公里外的新華書店買回來的?沒有了日記,這一切永遠成謎。自1979年起,我堅持天天記日記,幾乎一天不缺,一寫就是十年。到了1988年5月,我突然鬧起情緒來,覺得人生種種都一塌糊塗,對現實失望,對前途絕望,多年前抄的無數條名人名言都失去了魔力。去他的日記!寫了十年日記又有何用?於是懸崖勒馬,不再每晚睡前逼著自己在日記本上反思。日記大業遂從此荒廢。後來也想過要重建,要復興,都沒有成功。
當年和日記的告別真是決絕。我把三十多本日記封存在紙箱裡,深藏房中高處一個輕易不會觸碰的角落。然後,就把它們徹底忘了。搬家時整理書籍與雜物,目力所及的東西都細細檢點,獨獨忘了那箱日記。直到多年以後,我開始搜購名人日記,還知道了晚清有“四大日記”一說,先後在深圳古籍書店買了((緣督廬日記》和《越縵堂日記》等等,這才時時想起,自己記了十年的日記到底在哪裡呢?若整理出來,豈不是1980年代火熱生活的一個見證?說不定還能據此寫出獨樹一幟的小說。我終於為自己寫不成小說找到了理由:因為日記丟了。我簡直要為當代文學痛失一部名著而惋惜萬分了。
當年我為自己的日記都編了號,計有“少字號”一本,“青字號”二十七本,無編號者四本。其中一本專記住院生活,另題為《病房日誌》。還記得,在某冊日記的最後,我要求自己應該每天少寫一點,因為沒有現金買日記本了。為了買書我常去報社財務室借款,打的欠條太多,當月發工資時全給扣掉還不夠抵賬。多年來我堅持用同一種開本、同一種裝幀風格的日記本。我不願隨隨便便找個本子,那樣就對自己太不負責任了。無奈當時兜里只剩下一角二分錢,不夠買一冊新的日記本。曾經如此鄭重其事,我也就越來越不能原諒自己當年搬家時的疏漏。我相信我的日記尚存世間;我也鼓勵自己繼續相信:總有一天我要把它們都找到。
P26-28
寫日記真的是大事。上學時聽老師說,寫日記可以鍛鍊革命意志,可以改造自己的世界觀,可以隨時檢討自己的缺點與不足。老師還說,革命領袖和英雄模範人物都寫日記,所以寫日記是向革命先烈學習的好方法。這還不是大事?雷鋒有《雷鋒日記》,王傑有《王傑日記》,歐陽海有《歐陽海日記》,劉胡蘭、董存瑞、黃繼光、邱少雲等等有沒有日記?忘了。那個年代的英雄好像都有日記。成了英雄如果沒有日記就有些麻煩:形象不容易高大,事跡也難以鮮活。
那個年代我當然還沒有讀過魯迅日記、周作人日記,更無從知道晚清有“四大日記”——《翁同穌日記》、《緣督廬日記》、《越縵堂日記》和((湘綺樓日記》。我讀的最多也最熟的是《雷鋒日記》,有些句子都能倒背如流。雷鋒說:“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火熱,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雷鋒又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我開始記日記時,一定是先把雷鋒的這些名言抄到了我嶄新的日記本上。我一定還抄了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那段話:“一個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一定是抄過這些的。老師說,如果實在沒什麼可寫的,就抄抄報紙上的豪言壯語。
可惜,我的第一本日記已經丟了二十多年了,許多的事情再也難以證明。在北京逛潘家園時,我曾有個念頭:或許在某箇舊書攤上,我會猛然發現自己當年的日記;果如此,花多少錢我也要把它買回來。我究竟還抄了哪些名人名言?那年到底是哪一天接到的入學通知書?又是哪一天去了縣醫院體檢?我敢沒敢在日記里描述鄰村女同學的那雙眼睛?除了《甜蜜的事業))和((小花》,那年我還看過什麼電影?那本青年修養讀物《青春與理想》,我是借了誰家的腳踏車去七八公里外的新華書店買回來的?沒有了日記,這一切永遠成謎。自1979年起,我堅持天天記日記,幾乎一天不缺,一寫就是十年。到了1988年5月,我突然鬧起情緒來,覺得人生種種都一塌糊塗,對現實失望,對前途絕望,多年前抄的無數條名人名言都失去了魔力。去他的日記!寫了十年日記又有何用?於是懸崖勒馬,不再每晚睡前逼著自己在日記本上反思。日記大業遂從此荒廢。後來也想過要重建,要復興,都沒有成功。
當年和日記的告別真是決絕。我把三十多本日記封存在紙箱裡,深藏房中高處一個輕易不會觸碰的角落。然後,就把它們徹底忘了。搬家時整理書籍與雜物,目力所及的東西都細細檢點,獨獨忘了那箱日記。直到多年以後,我開始搜購名人日記,還知道了晚清有“四大日記”一說,先後在深圳古籍書店買了((緣督廬日記》和《越縵堂日記》等等,這才時時想起,自己記了十年的日記到底在哪裡呢?若整理出來,豈不是1980年代火熱生活的一個見證?說不定還能據此寫出獨樹一幟的小說。我終於為自己寫不成小說找到了理由:因為日記丟了。我簡直要為當代文學痛失一部名著而惋惜萬分了。
當年我為自己的日記都編了號,計有“少字號”一本,“青字號”二十七本,無編號者四本。其中一本專記住院生活,另題為《病房日誌》。還記得,在某冊日記的最後,我要求自己應該每天少寫一點,因為沒有現金買日記本了。為了買書我常去報社財務室借款,打的欠條太多,當月發工資時全給扣掉還不夠抵賬。多年來我堅持用同一種開本、同一種裝幀風格的日記本。我不願隨隨便便找個本子,那樣就對自己太不負責任了。無奈當時兜里只剩下一角二分錢,不夠買一冊新的日記本。曾經如此鄭重其事,我也就越來越不能原諒自己當年搬家時的疏漏。我相信我的日記尚存世間;我也鼓勵自己繼續相信:總有一天我要把它們都找到。
P26-28
序言
文壇前輩聶華苓將自己的回憶錄取名為《三生三世》,因為她活過了中國大陸、中國台灣、美國三段經歷,少年、青年、中壯之後,分別居住三個地方,有三種很不一樣的生命遭遇,仿佛像是過了三輩子般。
和聶華苓相比,我的人生貧乏多了。台灣長大,留學美國,再回到台灣,其間延續多,斷裂少。幸而未曾遭遇過戰亂流離,也不幸而未曾體驗過像聶華苓和安格爾那樣戲劇性的愛情。幸而未曾遭遇過威權的迫害威脅,也不幸而未曾有機會在異鄉建立一個文學的理想園地。
唯一稍能自豪的,是我有好友馬家輝、胡洪俠,可以倚多為勝。三人同樣生於一九六三年,以此機緣,藉由文字交換起生平記憶體驗。台北、香港、大陸,三條出發時看來該是平行的線,受到歷史彎折表面的影響,竟然逐漸愈走愈近,四十歲之後,而能彼此交錯重疊。
聶華苓是一個人生,分成了三個場景、三個階段;我們是三段分開的人生,卻找了特殊的聚合點。聶華苓的《三生三世》記錄了一種奇蹟:時代的力量將一個人投擲到三個遙遠、相異的社會裡,刺激出了三種截然不同的情調。我們的《三生三世》,也記錄了另一種奇蹟:時間的力量將三個很不一樣的人,從三個原本隔絕的社會,慢慢拉近,最後不只可以分享彼此所思所感所行所為及所記憶的,還能互相加強彼此對於自我生命的理解與感受。
《三生三世@1963》結集出書之際,我們三人都邁入了五十歲,正式具備了“大叔”的身份資格,同時也就意味著,我們各自都帶著一個已經逝去的時代的印跡,活在這個快速改變了的世界裡。我們不只在現實中對話,我們隨時呼喚背後的三個不同華人社會,我們更不斷穿梭在游移不定的時間中,魔幻地交換著不同年齡的體會。
和聶華苓相比,我的人生貧乏多了。台灣長大,留學美國,再回到台灣,其間延續多,斷裂少。幸而未曾遭遇過戰亂流離,也不幸而未曾體驗過像聶華苓和安格爾那樣戲劇性的愛情。幸而未曾遭遇過威權的迫害威脅,也不幸而未曾有機會在異鄉建立一個文學的理想園地。
唯一稍能自豪的,是我有好友馬家輝、胡洪俠,可以倚多為勝。三人同樣生於一九六三年,以此機緣,藉由文字交換起生平記憶體驗。台北、香港、大陸,三條出發時看來該是平行的線,受到歷史彎折表面的影響,竟然逐漸愈走愈近,四十歲之後,而能彼此交錯重疊。
聶華苓是一個人生,分成了三個場景、三個階段;我們是三段分開的人生,卻找了特殊的聚合點。聶華苓的《三生三世》記錄了一種奇蹟:時代的力量將一個人投擲到三個遙遠、相異的社會裡,刺激出了三種截然不同的情調。我們的《三生三世》,也記錄了另一種奇蹟:時間的力量將三個很不一樣的人,從三個原本隔絕的社會,慢慢拉近,最後不只可以分享彼此所思所感所行所為及所記憶的,還能互相加強彼此對於自我生命的理解與感受。
《三生三世@1963》結集出書之際,我們三人都邁入了五十歲,正式具備了“大叔”的身份資格,同時也就意味著,我們各自都帶著一個已經逝去的時代的印跡,活在這個快速改變了的世界裡。我們不只在現實中對話,我們隨時呼喚背後的三個不同華人社會,我們更不斷穿梭在游移不定的時間中,魔幻地交換著不同年齡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