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機。指溫熱病在上中下三焦及其相關臟腑的傳變。有順傳和逆傳兩種形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焦傳變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解讀,中醫套用,
解讀
三焦傳變的一般規律,大致可用“始上焦,終下焦”(《溫病條辨》)來概括,即上焦手太陰肺、手厥陰心包的病變,多系溫病的初期階段;中焦足陽明胃、足太陰脾的病變,多系溫病的中期(極期)階段;下焦足少陰腎、足厥陰肝的病變,多系溫病的後期階段。
具體到溫病臨床中,由於病邪的性質不一,病情發展變化亦有所不同,其傳變又有順傳與逆傳之分:
1、順傳:指溫病一般多由上焦手太陰肺開始,並由此進一步傳到中焦脾胃,中焦病若不愈,則傳至下焦肝腎。標誌著病情由淺入深,由輕到重的病理進程。
2、逆傳:指手太陰肺於上焦即傳入手厥陰心包的傳變。說明邪熱熾盛,病情重篤。
中醫套用
一般順傳標誌溫病由淺入深,由輕到重的。逆傳表明邪熱亢盛,正氣內虛,病情危重。隨著三焦病至上而下的傳變,其病勢由輕到重。但臨床也有邪犯上焦,經治而愈,並不傳變的;初起即見下焦證候的,如下焦濕熱證,常常無中上焦病史;中下焦或三焦病證同時出現,而以某一部位為主的等等。因此,對三焦病病勢的判斷,應結合多方面材料綜合分析,切忌以上、中、下焦的部位定輕重。
感受病邪偏重、抵抗力較差的病人,病邪由肺衛傳入手厥陰心包經者為逆傳。三焦病的傳變,取決於病邪的性質和受病機體抵抗力的強弱等因素。如病入體質偏於陰虛而抗病力較強的,感受病邪為溫熱、溫毒、風溫、溫疫、冬溫。若順傳中焦,則多從燥化,而為陽明燥化證;傳入下焦,則為肝腎陰虛證。如病入體質偏於陽虛而抗病力較弱者,感受病邪又為寒濕。若順傳中焦,則多從濕化,而為太陰濕化證;傳入下焦,則為濕久傷陽之證。唯暑兼濕熱,傳入中焦可從燥化,也可從濕化;傳入下焦,既可傷陰,也可傷陽,隨其所兼而異。 三焦傳變為吳瑭提出的溫熱和溫熱病邪致病由上而下的臟腑傳變形式,是對衛氣營血傳變的補充。衛氣營血傳變由表入里,由淺入深,須橫看;三焦傳變由上及下,亦由淺入深,須豎看。二者有機結合起來,相互補充,才能更全面、更深刻地認識和辨析其傳變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