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源村(雲南曲靖麒麟區珠街鄉三源村)

三源村(雲南曲靖麒麟區珠街鄉三源村)

三源村隸屬麒麟區珠街鄉,地處珠街鄉北邊,距珠街鄉政府所在地1.2公里,到鄉道路為水泥路,交通方便,距區8公里。東鄰青龍村委會 ,南鄰珠街村委會,西鄰堡子村委會,北鄰霑益縣桃源村委會。轄角家村、董家村、唐院村、陸家山村等4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886戶,有鄉村人口3794人,其中農業人口3720人,勞動力1917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400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三源村
  • 所屬地區:麒麟區珠街鄉
  • 面積:9.34平方公里
  • 人口:3720人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文化教育,發展重點,地圖信息,

村情概況

全村國土面積9.34平方公里海拔1861米,年平均氣溫14℃,年降水量935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2056畝,人均耕地0.6畝,林地2708.90 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097.0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7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和打工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056畝(其中:田1199畝,地 857畝),人均耕地0.56畝,主要種植水稻、包穀、果樹 等作物;擁有林地2708.9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798.9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48畝,主要種植桃、梨、板栗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10.60畝,其中養殖面積 110畝;草地663.70畝;荒山荒地3621.30畝,
河流河流
其他面積 4751.70畝。有建築用石灰岩等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824戶通自來水,有62戶飲用井水,有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 %)。有886戶通電,有75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75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81.94%和81.94%);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7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39戶(分別占總數的53.27%和49.55%)。 該村到鄉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砂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4輛,拖拉機23輛,機車 178 輛。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056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056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5畝。
抽水電站抽水電站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51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0戶;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49戶。全村有4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有4個自然村已通路;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0個自然村已通路燈。有0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
該村農戶住房以305、77、485、19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0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7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8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9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278.0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21.03萬元,占總收入的9.84%;畜牧業收入523萬元,占總收入的12.2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854頭,肉雞17720隻);漁業收入8.25萬元,占總收入的0.19%;林業收入40.29萬元,占總收入的0.94%;第二、三產業收入3187.85萬元,占總收入的74.52%;工資性收入180.97萬元,占總收入的4.23%;其他收入97.59萬元,占總收入的2.28%。農民人均純收入277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和打工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80.97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86人(占勞動力的57.7%),在省內務工 361人,到省外務工25人。
生產設施生產設施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421.03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9.84%。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生態養殖、水果等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水果及依託經果林大力發展休閒觀光產業,擬組建水果行銷專業合作社。擁有企業23個,其中縣級龍頭企業0個;專業合作組織0個,其中,已登記註冊0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0人 。
生態養殖生態養殖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1834平方米,擁有教師17人,在校學生383人,距離珠街中學1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552人,其中小學生383人,中學生169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0 個、圖書室 0 個、業餘文娛宣傳隊 0 個,
操場操場
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年被 評為 等等。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村內沒有村辦企業,集體經濟組織收入來源較少,主要依靠財政返還,農村公益性事業建設所需資金嚴重緊缺,村內環境衛生改善難以在短期完成;
休閒垂釣休閒垂釣
2、地處半山區,水利資源缺乏,農業灌溉用水為提水灌溉,溝渠老化嚴重,水利設施落後,農業生產成本高,經濟效益差;
3、種植業以傳統種植為主,民眾的創新意識不強,農業科技推廣難度大;
4、產業結構調整難度大,土地分散經營,不能形成產業優勢,農民增收困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利用大豐在三源的發展,在龍潭周圍四百多畝水利便利的土地上,引進項目資金進行開發,充分利用可持續性水資源條件,發展觀光、度假事業發展。
2、三源尚有3000多畝不宜種植莊稼的丘陵、坡地適合發展林果業;對現有的1600畝老果園進行品種改良,提高經濟效益;
3、加大對村民的農業實用技術及林果栽培技術的培訓力度,使村民掌握一定的科學技術; 4、在集體化上成立一個水果生產合作社,在水果發展的基礎上成立一個生態養殖合作社,使我村的林果業得到健康有序發展,同時形成生態養殖、水果生產、觀光度假為一體的產業。

地圖信息

地址:雲南省曲靖市麒麟區珠街街道三源村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