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城街道三洞社稷壇被列為第七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是龍門縣5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之一。該社稷壇,是龍門縣迄今為止發現的首個保存完好的古祭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洞社稷壇
- 地理位置:廣東省
龍城街道三洞社稷壇被列為第七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是龍門縣5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之一。該社稷壇,是龍門縣迄今為止發現的首個保存完好的古祭壇。
龍城街道三洞社稷壇被列為第七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是龍門縣5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之一。該社稷壇,是龍門縣迄今為止發現的首個保存完好的古祭壇。1...
水貝村與水西村、黃竹坑村、甘香村、林村村、城南社區、城郊村、江廈村、城內社區、太平門社區、三洞村、北門社區、樟潭村、花圍村、東郊場社區相鄰。水貝村附近有龍門縣商會舊址、三洞社稷壇、江廈村碉樓、南崑山生態旅遊區、香溪堡等旅遊景點,有龍門年桔、南崑山觀音菜、西溪筍、路溪石硤龍眼、龍門靈芝茶...
山上有三陽洞,相傳是金葆光子學道之處。三陽洞分有東西二洞穴,傳說東穴可通東海,西為玉皇閣,三清殿。金代縣令劉思溫曾于山上建“甘澍亭”;明萬曆年間,知縣王振熙在三陽洞東建大觀樓;民國初建灶君廟、魯班廟、戲樓。山下有真武廟、山神廟、八臘廟、關帝廟、歷邑壇、社稷壇等,古樓名剎,綠樹參天,...
社稷壇、太廟(即現在的中山公園、勞動人民文化宮)和天壇,都是明代首創的宏麗的大建築組群,尤其是天壇的規模和體形是個傑作。明初民氣旺盛,是封建經濟復興時期,工人的創造力大大提高,工商業的進步超越過去任何時期。在建築上,表現在氣魄莊嚴的大建築組群上,套用壯碩的好木料,和認真的工程手藝。工藝的精確端正...
稻源部落(仙人洞)乃舊石器時代晚期,新石器時代早期洞穴遺址,主洞空曠幽深,是現今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遺存和原始陶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出土復原的直口圓底罐,被稱為“天下第一罐”,成為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社稷壇 土穀神是土地神和穀神的合稱。土地神又稱“社”,穀神又稱“稷”,合稱“...
醮壇。建醮必先設壇,稱為“醮壇”,又稱“法壇”。“壇”則指在乎坦的土地上,用土築的高台,用以祭祀天神和祖先。據《道書授神契》記載:“古者祭皆有壇,後世州郡有社稷壇。記曰:壇而不屋,古醮壇在野。今於屋下,從簡也。”說明古代醮壇,原為露天,後改在殿內。不同形式的齋醮,往往建有不同...
壇上五色土,中黃、東青、南赤、西白、北黑象徵全國土地,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壇北有拜殿,也稱祭殿或享殿,是一座建於明初的木結構大殿。1915年,社稷壇改為中央公園。1925年,孫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曾在社稷壇拜殿內停放靈柩,接受各界人士弔唁。1928年,社稷壇拜殿改名為中山堂,而後社稷壇也改名...
長壽城南的西岩觀,有三級自然瀑布,還有明代古城牆及古城門、丹崖、鳳山鑱石、史子讀書處、社稷壇、三倒拐古街、白虎頭等名勝古蹟。明代和民國時期,分別以“西岩瀑布”和“西岩瀑布千條線”之名,列入長壽“八景”。而今,在此景區內新建了西南地區最長的纜車站和望江路、望江橋等,使西岩觀更加美麗壯觀。黃...
如今中山公園四宜軒旁立的一塊靈璧石,有兩個半月形洞孔,石上刻有乾隆題的“繪月”二字;社稷壇西門外一塊靈璧石上,刻有乾隆題的“青蓮朵”三字。有古石專家認為,這些靈璧石精品,都是當年從杭州拆運來的。再則,乾隆在位期間,大興土木,似有建園之癖,以他對艮岳遺石濃厚的興趣,有沒有忽略去開封搜羅...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北關山坳,雍正三年建。壇基、高、廣與社稷壇同,無封樹。先農壇:在郡東門外,教場東北。雍正五年(1727年),署寧武令、太原府西糧同知董泗儒奉文建。壇制與山川、社稷同。大殿五間,門樓一座,左右角門二,農器庫二間,官廳二間,壇旁地四畝九分以為田,季春亥日,郡、縣官九,推行事...
圖中還保留的老地名有:高台寺、張公祠、七賢祠、體任書院、都司署、千總署、考院、府治、袁公祠、節孝祠、府隍廟、西關帝廟、關帝廟、元妙觀、城隍廟、廣教寺、文廟、學署、明道死、忠烈死、廣豐倉、太行驛、魁樓、社稷壇、景德橋、郡厲壇、先農壇、永濟橋、演式場、晉南壇、山川壇。其中一些地名在抗日...
祭社神先得設壇立廟。君王立的稱“王社”,百姓立的叫“大社”。社壇還得有社主——社神。最早的社主是樹木,如夏代在壇上種松樹,商代種柏樹,周代種栗樹。後來,社主改為石頭、木牌和堆土。如北京中山公園的社稷壇便以五色土為社主,並以東方青土、西方白土、南方紅土、北方黑土、中央黃土,既代表天下土地...
醮壇。建醮必先設壇,稱為“醮壇”,又稱“法壇”。“壇”則指在乎坦的土地上,用土築的高台,用以祭祀天神和祖先。據《道書授神契》記載:“古者祭皆有壇,後世州郡有社稷壇。記曰:壇而不屋,古醮壇在野。今於屋下,從簡也。”說明古代醮壇,原為露天,後改在殿內。不同形式的齋醮,往往建有不同...
國家統治者把祭祀“土神”、“穀神”的地方叫“社稷”。祭祀“社稷”是由皇帝主持的國家大典,一般都由皇帝親臨。“土”、“谷”為國家之根本,“社稷”也成了國家的代名詞。所以“社稷祭祀”不是民間可以隨意作為的。北京中山公園內保留著始建於明代的“社稷壇”,就是明皇帝主持祭祀“社稷”的活動場所。該壇最...
五色土是指青、紅、黃、白、黑五種顏色純天然土壤。五色土是華夏傳統文化的典型符號,數千年來被賦予無限美好的寓意。五色土的使用在《山海經》《禹貢》《周禮》《史記》《唐書》等歷史文獻中都有記載,多用於諸侯建國立社、帝王封禪等重大儀式。在我國古代,一直存在著“社稷祭祀”的制度。以五色土建成的社稷壇包含著...
北門外有五嶽廟、社稷壇,邑歷壇。西門外有三官廟,南門外有十方院,東門外有先農壇。城樓上傳來鼔響鐘鳴,不時嗅到香菸的氤氳之氣。深沉悠揚,令人遐思。思考與追求一代人的精神歷程篇 寺 廟 祠堂 佛教自東漢明帝永平十年(67)傳入中國,蒲城縣始於何時無考。北周以來,佛教寺院在蒲城大興,唐時鼎盛;到清末...
每逢節日他們都穿著民族盛裝繞著“社稷壇”轉三圈,唱著祭薩瑪歌,紀念侗族女英雄薩瑪的抗外族勢力入侵的豐功業績和請她回來保寨上平安。然後回到鼓樓下,女青年手拉手在前男青年跟後圍著鼓樓大堂旋轉唱頌歌、行歌和坐月歌,全村人都來觀看。“六月六”是吃粽粑節,粽粑是用粽竹葉子包糯米煮熟而成的食品,意指全年...
此外,明代還大建祭壇園林,如圜丘壇(現天壇)、方澤壇(現地壇)、日壇、月壇、先農壇、社稷壇等;廟宇園林也開始盛行。北方園林模仿江南,早在明代中葉已見端倪。北京西北郊海淀鎮一帶,北京皇家園林,湖泊羅布,泉眼特多,官僚貴戚們紛紛在這裡買地造園,其中不少即有意識的模仿江南水鄉的園林風貌。這種風氣自然也...
除之外,東門外另有義倉、關帝廟、火神廟、土地廟、社稷壇、先農壇、護城堤等遺址;西門外另有接官廳、龍王祠、文昌樓、演武場、廳壇等遺址,還有散存文物,白石柱礎150個,白石雕花礅10對,白石獅一對,白石雕王龍戲珠神道石兩塊等。所獲榮譽 2023年1月,獲評陝西省第五批省級歷史文化名鎮。 風景名勝 厚畛...
寺廟宗祠主要收錄了孔廟、湯夫人廟、惠明寺、金仙寺、清修寺、金錫庵、敬山宮(馬天仙的傳說)、社稷壇(附:城隍廟、東嶽宮、武廟、文昌閣、玄壇殿瑣記)、宗祠遺貌(潘氏宗祠、葉氏宗祠、湯氏宗祠,帶述:梁氏宗祠、吳氏宗祠、陳氏宗祠、洪氏宗祠)附潘駙馬的傳說、造弓鎮馬的故事、開國名賢坊、節孝坊、節孝...
石勒在襄國城所建的建德宮的主要建築有正陽門、端門、建德殿、建德後殿、徵文殿、單于庭、單于台、東堂、西閣、後六宮、百尺樓、崇訓宮、社稷壇,宗廟、挈壺署、藏冰室等,建德宮四門南曰正陽門、東曰永昌門,西曰永豐門、北曰止車門,襄國城內建有太學,還有宣文、宣教、崇儒、崇教等十餘所國小,石勒...
第三節 宮、觀、洞 一、崇福宮 二、北魏孝文帝離宮 三、北魏宣武帝離宮 四、唐三陽宮 五、唐奉天宮 六、安陽宮 七、峻極宮 八、清微宮 九、無極洞 十、嵩陽洞 十一、白鶴觀 第四節 壇 一、登封壇 二、封祀壇 三、朝覲壇 四、社稷壇 五、風雲雷雨山川壇 六、先農壇 七、靈星壇、邑歷壇 第五節...
永樂十一年(1413年),寨頭村隸屬曹滴洞司。同年小寒也建立一個社稷壇,也因文革時期被破壞。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古州司地設三郎司、三郎司又設三郎土舍,寨頭村屬三郎司轄地。乾隆十九年,大寨吳楊兩姓寨老和全體眾族,共同修建己上至高年(侗地名)的路面,路經己炭的主要必經要道,這次修路的化首...
故秦漢以後,此地有“先農壇”、“神祇壇”、“太極宮”之稱,即王侯祭祀天地、祖先之地。據傳道教始祖老子曾應弟子之邀赴廬阜“會五老”,到了江南鄂州即西轉而到湖港之鄉、雙峰山麓的長松島。人們為了紀念他,附會說此松島為長松島,建老子宮以示紀念。南宋的朱熹在他的《鄂州社稷壇記》中真實地記載了這塊...
對自然物神的崇拜,也叫自然崇拜。崇拜對象即天地日月風雲雷電動物植物山川河海之神。這些自然物神,多數被人格化而成人格神,有一部分且被列入官祀之神。據舊志記載,列入府縣官祀的自然神有代表土地和五穀的社稷和風雲雷雨山川之神,古潮州府縣均設有社稷壇、風雲雷雨山川壇專祀。城隍原也是自然物神,後來也演化...
醮壇。建醮必先設壇,稱為“醮壇”,又稱“法壇”。“壇”則指在乎坦的土地上,用土築的高台,用以祭祀天神和祖先。據《道書授神契》記載:“古者祭皆有壇,後世州郡有社稷壇。記曰:壇而不屋,古醮壇在野。今於屋下,從簡也。”說明古代醮壇,原為露天,後改在殿內。不同形式的齋醮,往往建有不同...
據史料記載,王城正陽門最早叫端禮門。城門外原本建有宗廟、社稷壇。明末清初,宗廟、社稷壇毀於戰火。清代,王城改為貢院,端禮門也隨之更名為正貢門。從這時起,一些達官貴人開始在正貢門兩側建造自己的宅院,平民百姓們也隨之而來,緊臨王城城牆搭建住房。在清光緒六年(1880年)的《臨桂縣誌》中,開始出現了“...
社稷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壇/中國禮制建築的代表作 太廟/明清兩代皇帝祭祖之廟 歷代帝王廟/供奉188位帝王和79位名臣之廟 北海及團城/800多年前帝王離宮遺址 頤和園/銀子堆起來的佛香閣 國子監/天子之學,名堂辟雍 北京孔廟/元、明、清三朝皇家孔廟 避暑山莊/塞上江南 山水離宮 正定文廟大成殿/中國現存最早...
據《周禮·大司徒》記載,古代祈年要祭祀主稼穡的神,稱田祖或先嗇,始耕田者,為此在社稷壇周圍“樹之田主”,也就是立木主作為田神的象徵。點種棒是最早的農業工具,早期農業階段正是在它的幫助下使沉睡的種子煥發出了新的生命,因而產生了對工具的崇拜,點種棒成了祭典中主稼穡之神的標誌——木主,即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