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163畝(其中:田1486畝,山地677 畝),人均耕地0.84畝,主要種植烤菸、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16202.3畝,均為生態林,主要種植 0 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331畝,其中養殖面積331畝;荒山荒地1491.3畝,其他面積2496.7畝。無礦產資源。
經濟發展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烤菸、蠶桑、蔬菜,主要銷售往 縣內。2008年主要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984.13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5.55%。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烤菸、蠶桑等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蠶桑產業。蠶農專業合作組織1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320人 。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431畝(其中:田266畝,地165畝),人均耕地0.93畝,主要種植糧煙等作物;擁有林地1338畝,水面面積12畝,其中養殖面積12畝;荒山荒地170畝,其他面積
461畝。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糧煙,主要銷售往本縣。2008年 主要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75.3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8.39%。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烤菸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烤菸產業。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16.7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75.32萬元,占總收入的55.34%;畜牧業收入85.32萬元,占總收入的26.9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470頭,肉牛14頭,肉羊67頭);漁業收入1.4萬元,占總收入的0.44%;林業收入3.75萬元,占總收入的1.18%;第二、三產業收入48.43萬元,占總收入的15.29%;工資性收入10.4萬元,占總收入的3.28%。農民人均純收入1637元,農民收入以種植等為主。
全村外出務工收入9.18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9人(占勞動力的15.03%),在省內務工67人,到省外務工2人。該村到2008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2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31畝,。已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 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124戶通自來水。有124戶通電,有8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19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65.60%和94.4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7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0戶(分別占總數的33.60%和24.80%)。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柏油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6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6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輛,機車8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5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8戶;建有小水窖12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51戶。
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5畝,有效灌溉率為62.78%,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78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7畝。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8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1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三槐完小,中學生就讀到范灣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公里,距離中學2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63人,其中小學生50人,中學生13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公里,距離鎮衛生院6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602.86平方米,擁有教師14人,在校學生171人,距離范灣中學3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26人,其中小學生171人,中學生55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656戶,共鄉村人口2569人,其中男性1462人,女性1107人。其中農業人口2558人,勞動力 1571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2399人,彝族164人。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259人,參合率88.2%;享受低保134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6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2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5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7個黨小組,共有黨員88人,其中男黨員79人、女黨員9人。該村黨支部2006年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7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52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8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5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165.804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 有固定資產77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17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 ,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級賬務公開、村務公開。
地圖信息
地址: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縣南三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