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特點,主要遺物,考古情況,
特點
紋飾有粗細繩紋、劃紋、席紋、篦紋、附加堆紋等;陶質有水波紋黑陶、磨光黑陶、蛋殼黑陶、黑皮陶、夾沙紅、灰陶泥質紅。1984年全省文物普查,省考古所專家挖出土陶片等形、紋、色、質,初步鑑定為龍山文化遺址。1987年被廬江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主要遺物
此墩文化層明顯,灰層3——4米,墩西北部有大面積火燒土。石器有斧、、鏃、刀、礪石等;陶器有鼎、鬹、瓮、豆、罐等;紋飾有粗細繩紋、劃紋、席紋、篦紋、附加堆紋等;陶質有水波紋黑陶、磨光黑陶、蛋殼黑陶、黑皮陶、夾沙紅、灰陶泥質紅。根據出土陶片的形、紋、色、質,初步鑑定為龍山文化遺址。
三官殿遺址 位於縣城南25里沙溪鄉官山村沙溪東北岸,由相距很近的4個墩子組成,最大的為3630平方米,最小的為810平方米,總面積7110平方米,高3米。
遺址內涵豐富,文化層明顯,3號墩有大量火燒土。在普查和複查中,採集了各種類型石器鼎足、鬲足多件和各種紋飾的陶片。根據已採集的陶片分析,初步鑑定為新石器時期遺址。
畢家墩遺址 位於縣城東南40里缺口鄉缺口村失槽河東岸。墩東西長120米,南北寬110米,面積13200平方米,高4米。
考古情況
2018年11月30日,在安徽廬江縣三板橋遺址和台墩遺址,三千年前“蒸籠”、動物骨骼和水稻現身考古現場。引江濟淮工程安徽段已經開工,2018年開始,安徽省文物部門開始對引江濟淮工程安徽段沿線文物遺址進行考古發掘。據悉,目前引江濟淮安徽段沿線確定的44處文物點需要搶救保護。 到目前為止,已經完成了34處古遺址的勘探,3處古建築的測繪,6處古遺址的搶救性發掘,正在發掘的古遺址有16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