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五:“常言‘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自有一班無賴子弟,三朋四友,和他擎鷹放鷂,駕犬馳馬,射獵打生為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朋四友
- 讀音:sān péng sì yǒu
- 注釋:泛指各種朋友
- 近義詞:三親六故
範例:大學畢業,年屆三十,婚姻難就,累得三朋四友八方搭線,但一次一次介紹終未能成就。(賈平凹《笑口常開》)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
“三朋”本來是指雲遊八方,四海為家,臨時搭篷居住的“三篷”,即放牧的“鴨篷”,打獵的“弓篷”、燒陶(或炭)的“窯篷”。善於結交不同行業的人,說明朋友眾多。時日一長,“篷”諧音為“朋”。“四友”原指最可靠的4種朋友,即“江湖義友”、“同窗學友”、“知音好友”、“困境難友”。這4種朋友,大都肝膽相照,休戚相關,志趣相投,心靈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