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龍船歌

三明龍船歌

三明龍船歌,福建省三明市傳統音樂,三明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三明龍船歌有著悠久歷史,產生於清代康熙年間。內容大體可分為造船敬神類、思聖贊英類、抒景贊志類等。全曲歌詞約400多句,一人主唱,眾人隨和。《龍船歌》是龍舟賽中的主旋律,是端午節的節俗伴聲,為傳統的節俗活動增輝添色

2015年10月21日,三明龍船歌入選三明市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明龍船歌
  • 批准時間:2015年10月21日
  • 遺產級別:市級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申報地區:福建省三明市 
  • 保護單位:三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學會 
歷史淵源,基本特徵,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三明龍船歌產生於清代康熙年間,流傳於三明市的三元、梅列、永安市貢川及周邊鄉鎮,是三明民間節慶的傳統歌謠。康熙之初,三明龍船歌僅由口頭傳唱,後由三元籍康熙進士鄧文修,博採三明當地傳統龍船歌,彙編成龍船歌文本,又經幾代後人不斷擴充,修訂,形成當代文本。

基本特徵

舊時,三明龍船歌從農曆四月初八晚開始,歌手聚於禾場坪,一人領唱眾人和,連唱20多晚,至端午乃止。每年端午節或農曆的五月初四、初五、十三,各村村民抬著龍舟紛紛下水,等得鼓點聲、嗩吶聲起,跟隨著划槳節拍,齊聲高唱龍船歌,水域間,龍船歌聲遙相呼應,形成了古樸的民俗風景線。
“三明龍船歌”有7種曲調,以七言詩句成歌,四句式,依據三明當地方言節律,隔句押韻。朗朗上口,音律高亢雄渾,以鼓和嗩吶伴奏,激揚悅耳,有鮮明的客家山歌韻味。
三明龍船歌內容大體可分為敬神祈福類、讚頌英雄類、抒情言志類等等,在不同場景不同水域詠唱不同內容的歌詞,或雄壯高亢,或抒情言志,或虔誠祈福,如造船時唱“後門杉樹幾千年,請得魯班來造船。造得船來水上走,划船弟子保全康”。龍舟下水時唱“新造龍船兩面黃,劃到大溪請尊王。請得尊王心歡喜,划船弟子保全康”。逆水行舟或遇急流險灘時唱“英雄將軍是英雄,唯有常山趙子龍。子龍射斷船帆繩,龍舟得勝轉回朝”。河面寬泛平緩時唱“喜樂歡喜喜樂歡,秀才歡喜去求官。求得官來涼傘蓋,回來白馬紫金鞍”。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三明市各地的龍船歌均表達了勞動人民愛國愛鄉的崇高情懷和熱愛生活、建設美好家園的理想。
傳承人物
劉長海,男,漢族,1954年6月生,三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三明龍船歌”第三批市級代表性傳承人。
保護措施
2015年10月21日,三明市人民政府公布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及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的同時,公布“三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學會”為“三明龍船歌”項目保護單位。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1980年,三明龍船歌參加韶關地區文藝會演獲二等獎。
2010年,在三明市梅列區非遺節演出中,三明龍船歌獲集體優秀獎;在三明市舉辦的首屆客家山歌賽中,龍舟隊表演獲團體第三名。
衍生節目
2015年,三明龍船歌龍舟隊接受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遠方的家》江河萬里行欄目專題采談,並於當年5月2日在央視播出。
主要表演
2019年2月17日晚,永安市第四屆農民春節聯歡晚會暨非遺大拜年活動上演,共有來自該市9個鄉鎮38個村的517位純農民演員參加演出,晚會節目以展示永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線。晚會上,具有《龍船歌》等國家、省、市級的非遺表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