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三文筆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農業人口:2965人
- 海拔:1900米
- 平均氣溫:16.1℃
簡介,自然資源,基礎設施,文化教育,經濟狀況,人文地理,衛生狀況,新農村建設,發展重點,發展思路,村務公開,特色產業,基層組織,
簡介
距大理古城1公里。毗鄰著名的大理崇聖寺三塔,東鄰大鳳路,南鄰西門,西鄰蒼山腳,北鄰銀橋。現有農戶 700餘戶,全村人口3008人,其中農業人口2965人,勞動力186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160人。
全村國土面積3.76平方公里,海拔1900米,年平均氣溫16.1℃,年降水量1079毫米,適合種植糧食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1230.85 畝,人均耕地0.44 畝,林地 4395畝。
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047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089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 第二、三產業 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230.85畝(其中:田1230.85 畝),人均耕地0.44畝,主要種植水稻作物;擁有林地 439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03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0.04 畝,主要種植 茶葉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8 畝,其中養殖面積13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717戶通自來水。有717戶通電,有 713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717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99%和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 670 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40戶(分別占總數的 93 %和89%)。
該村到大理鎮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 公里,距離集貿市場0.8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 24輛,拖拉機48輛,機車136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885.05畝,有效灌溉率為72%,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885.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1畝。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5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00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50戶。全村有2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 2個自然村已通電;有2個自然村已通路;有2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2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2個自然村已通路燈。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混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50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8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00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32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1600 平方米,擁有教師13人,在校學生495人,距離鎮中學2 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95人,其中小學生310人,中學生185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2 個、圖書室 2 個、業餘文娛宣傳隊 2 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經濟狀況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0471 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06萬元,占總收入的0.19%;畜牧業收入 700萬元,占總收入的0.67%(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4500頭,肉牛100頭,肉羊 80 頭);漁業收入5萬元,占總收入的0.004%;第二、三產業收入8860萬元,占總收入的83%;工資性收入150萬元,占總收入的0.14%。
農民人均純收入4089元,農民收入以第二、三產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5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50人(占勞動力的12%),在省內務工 190人,到省外務工 60人。
人文地理
白族在歷史上是一個文化水平較高,又能吸收多種文化的少數民族,是一個比較開放的民族,同時她又是一個能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的民族。因此,在千百年間能不斷發展,能較好地保存本民族的文化傳統。
民族的形成、生存和發展,是歷史的產物,像白族這樣歷史悠久而又有豐富文化底蘊的民族,具有自己獨特的生存環境和民族凝聚精神的民族,她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和其他各民族長期共存共榮,不斷進步,不斷發展。
衛生狀況
該村現有農戶717戶,共鄉村人口2820人,其中男性1315人,女性1505人。其中農業人口2820人,勞動力 1950人。該村以白族漢族為主,漢族237人白族2566人, 納西族12人,其他民族5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820人,參合率100 %;享受低保12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 60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3人,該村距離衛生院2公里。該村建有公廁6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 8 個,人畜混居的農戶 30 戶,占農戶總數的0.4 %。
新農村建設
2006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 300萬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方面。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一、無整潔、規範旅遊商品銷售業和工業行業模式使產業經濟收入受損。
二、村社道路建設資金缺乏、公益事業建設不能得到完善。
三、受高爾夫球場征地影響,近600餘畝得不到灌溉用水、極大影響農業生產。
四、家業生產格局得不到解決,農業生產收入極為偏低。
發展思路
一、整治規範行業市場,增加產業結構收入。
二、爭取上級補助資金,完善村莊道路,機耕路、農田灌溉網路建設。
三、引進高效農副產品,科學種植,發揮農田經濟效益。
四、協調解決好近600餘畝農田的灌溉用水問題,增加農業生產經濟收入。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3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172.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852.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2個(勞均2個)。年末集體總收入35.00萬元,有固定資產1309.2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大理石加工,主要銷售往本縣、省內、省外、國外。2014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2469.00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大理石加工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大理石加工產業。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920.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945.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1畝。 該村到2014年底,有8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2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7個,黨員總數127人,黨員中男黨員77人,女黨員57人。 團員1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