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理論

三度理論,是指探討多種選擇環境下的歸因問題的理論。由凱利提出。認為觀察者在有多種環境可供選擇的情況下,依賴共變原則,同時綜合考慮三種線索來源,即三度:(1)客觀剌激,又稱環境刺激,指行為者對之反應的事件;(2)他人,指行為者以外的人對環境刺激在不同時間所作的反應;(3)所處的情境或關係,或稱為時間和形態,指行為者在不同時間,或以不同的方式對環境刺激有所反應。該理論把歸因建立在三種類型的信息基礎上:區別性、一致性、同意度,認為觀察者應綜合考慮三度的來源,作內在或外在的歸因判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度理論
  • 創立時間:1967年
  • 創立人:凱利
  • 類型:一種社會心理學理論
1.區別性(distinctiveness)。針對客觀刺激物,即行動者是否對同類其他刺激做出相同的反應。
2.一貫性(consistency)。針對情境,即行動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時候對同一刺激做相同的反應。
3.一致性(consensus)。針對人,即其他人對同一刺激是否也做出與行動者相同的反應。
例如,當我們看到某人在看電影時發笑,在進行歸因時,我們需要了解:這個人是看這個電影時才發笑,還是看所有電影時都發笑,這是區別性信息;這個人是在看電影時才發笑,還是在別的場合也愛笑,這是一貫性信息;是在場看電影的所有人都發笑,還是只有這個人發笑,這是一致性信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