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50,屬四區。
1958年,為天池公社牧場。
1965年,成立海台公社。
1969年,改稱東方紅公社。
1972年,更名為三工公社。組戰籃判
1983年,更名為三工河公社。
1984年,撤銷公社設立哈薩克民族鄉。
行政區劃
2011年末,三工河哈薩克民族鄉轄拜斯胡木、花兒溝、大泉3個村民委員會。
2019年10月,三工河哈薩克民族鄉下轄花兒溝村、拜斯胡木中心村、大泉中心村3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三工河哈薩克民族鄉地處市境南部,東鄰
九運街鎮,南至
烏魯木齊市達坂城區,西接水磨溝鄉,北臨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區域面積657.0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三工河哈薩克民族鄉南部為山地、中部為
丘陵,北部為平原、沙漠。境內最高點為博格達峰,海拔5445米酷墊凶歡。
氣候
三工河哈薩克民族鄉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漫長,夏季炎熱,春秋兩季短暫台試付、氣溫變化劇烈。山區多年平均氣溫為2.5℃;平原多年平均氣溫6.7℃。
水文
三工河哈薩克民族鄉境內有三工河、四工河流經,全長98千米,均發源於博格達峰西側。
人口
2011年末,三工河哈薩克民族鄉轄區總人口4763人。
2017年,三工河哈薩克民族鄉常住人口4688人。
2018年,三工河哈薩克民族鄉戶籍人口4688人。
經濟
2011年,三工河哈薩克民族鄉有耕地面積2.7萬畝,人均5.7畝;可利用草地面積190萬畝,農業總產值1.1億元,比上年增長10%。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生產糧食7385噸,人均1550.5千克,其中小麥5985噸,玉米1400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蔬菜、油料等,棉花種植面積900畝,產量72噸;蔬菜種植面積1081畝,遙煉產量2162噸;油料種植面積2000畝,產量300噸。畜牧業以飼養牛、羊、駱駝、馬、生豬、家禽為主。牲畜年末存欄29000頭(只、峰、匹),其中牛3200頭,羊拒元拔24000隻,駱駝200峰,馬600匹,生豬1000頭;雞1000羽,生產肉類1300噸,其中羊肉800噸,牛肉300噸,豬肉主刪樂200噸;禽蛋10噸,鮮奶14噸,農牧民人均純收入9274元,比上年增加1091元,增長13.3%。
2018年,三工河哈薩克民族鄉有12家工業企業。
社會事業
文體事業
2011年末,三工河哈薩克民族鄉有文化站1個,文化活動中心3個,各類文化專業戶6戶,圖書室3個,藏書1萬餘冊。體育場11個,28%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2%,“村村通”電視用戶1100戶,入戶率達9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三工河哈薩克民族鄉有衛生院1個,衛生室3個,專業衛生人員14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照重照)完成診療2704人次,村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8%。
社會保障
2011年,三工河哈薩克民族鄉有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2戶,人數56人,支出20.1萬元,月人均299元。醫療救助119人,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05人,共支出12.5萬元。城鄉解困32戶,人數433人,支出11萬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4戶,人數210人,支出91.2萬元,月人均361.9元,比上年增長0.4%。國家撫恤、補助及各類優撫對象2人,供養農村五保人員12人,支出7.2萬元。
交通
2011年,三工河哈薩克民族鄉已形成由公路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路。有216國道,335國道過境。
2018年,三工河哈薩克民族鄉有12家工業企業。
社會事業
文體事業
2011年末,三工河哈薩克民族鄉有文化站1個,文化活動中心3個,各類文化專業戶6戶,圖書室3個,藏書1萬餘冊。體育場11個,28%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2%,“村村通”電視用戶1100戶,入戶率達9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三工河哈薩克民族鄉有衛生院1個,衛生室3個,專業衛生人員14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704人次,村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8%。
社會保障
2011年,三工河哈薩克民族鄉有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2戶,人數56人,支出20.1萬元,月人均299元。醫療救助119人,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05人,共支出12.5萬元。城鄉解困32戶,人數433人,支出11萬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4戶,人數210人,支出91.2萬元,月人均361.9元,比上年增長0.4%。國家撫恤、補助及各類優撫對象2人,供養農村五保人員12人,支出7.2萬元。
交通
2011年,三工河哈薩克民族鄉已形成由公路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路。有216國道,335國道過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