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三峽文物園
- 占地面積:24.15畝
- 著名景點:文昌宮
- 總投資:1600萬元
- 正式對外開放:2009年10月1日
園區規劃,文物古蹟,
園區規劃
雲陽三峽文物園位於雙江鎮寨壩村,占地面積24.15畝,總投資1600萬元。三峽文物園內的十一處文物景點復建前均位於海拔175米水位之下,因其重要歷史價值,所以被國家三建委和國家文物局統一規劃確定為異地搬遷和複製的保護項目。
遷建工程從2000年12月開始,到2008年底所有遷建工程全部竣工。2009年逐步完善綠化工程和專題布展項目,2009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文物園遷建工程在各級領導的重視和支持下,文物工作者通過8年時間的辛勤勞作,將十一處文物古蹟保持其原有風貌集中展示給我們,可以說是獻給雲陽人民的一份厚禮。
文物古蹟
十一處文物古蹟分別是:南薰門、長灘石碑亭、夏黃氏節孝牌坊、帝主宮、龍脊石枯水題刻、牛尾石岩畫、六崗石題刻、維心學堂、文昌宮、東嶽廟、陝西牮樓。
1、文昌宮:原位於雲陽縣雲安鎮,海拔高程150米。始建於明代,清代重修。民國時改為“府城中學”。建築面積約1000平方米,占地面積約4500平方米,現存建築為兩個四合院,除大廳外,其它建築為2層。該建築群長期由雲安中學使用,建築構架基本保持原狀。 該建築群規模大,平面布局有一定代表性,各建築之間仍基本保持原有格局,有一定的文物價值。2002年8月由湖北殷祖園林古建築公司對正殿進行拆除,2004年7月由湖北殷祖園林古建築公司對偏殿進行拆除,2004年2 月由瀋陽故宮古建築公司承建,主體並於2004年10 月完工。
2、帝主宮:原位於雲陽縣雙江鎮,,海拔高程156米,建於清光緒九年,現存建築面積125平方米,占地500平方米,屬穿斗,抬梁混合式結構,具有一定的文物價值,2002年由瀋陽故宮古建築公司拆除,2003年4 月1日由湖北殷祖園林古建築公司承建,並於2003年 5月30日完工。
3、東嶽廟:原位於雲陽縣雙江鎮,海拔高程160米,建於清乾隆四十三年,建築面積413平方米,占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廟宇是院落式布局,大殿居中,兩側有配殿、前有山門,建築為木結構,原有建築基本保持完整,具有一定的文物價值,2002年由瀋陽故宮古建築公司拆除,2003年7月由山東曲埠園林古建築公司承建,並於2003年9月30日月完工。
4、陝西箭樓:原位於雲安鎮,海拔高程165米始建於清嘉慶年間,為客居雲陽的陝西幫會建造,建築面積190平方米,基本保持完整,箭樓呈長方形,五層通高,頂層的鐘亭懸有一鐘,曾做報時之用。
5、維新學堂:原位於雲陽縣雲安鎮。海拔高程160米,始建於清朝晚期,是維新變法毀除科舉,興辦學堂時創立的。整座學堂由數廳堂和四合院組成。解放後廳堂部份歸雲安鹽廠使用,四合院變成了居民住宅。現存建築面積720平方米,占地3000平方米。現廳堂僅存一座,但保存情況較好,未見大的改動。四合院因居民使用,破壞改動較大。
6、雲陽南城門:原位於雲陽老縣城,始建於明代,清朝及民國皆有增改,現存建築面積約5200平方米,城牆保持完好,2002年10月16日由山東曲阜古建築拆遷,2002年12月30日修復完工。
7、夏黃氏節孝牌坊:原位於雲陽縣高陽鎮牌坊村內,為石結構,海拔高程168米,建於清嘉慶十五年,牌坊正面中央開間的上下花板上有”節孝”和”坤維正氣”的刻字,中央橫坊上正面刻有”處士夏承才之妻黃氏之坊”。背面刻有”表處士夏承才之妻黃氏之坊”,故此而得名。
夏黃氏節孝牌坊是典型的表鄣建築,表彰了這種古代封建社會傳統禮制與道德,因此它具有歷史文化的可貴价值。該工程2002年8月12日由瀋陽故宮古建公司坼遷,於2002年9月30日復建完工。
8、長灘石碑亭:原位於雲陽縣故陵高坪鄉橋亭村,建於清乾隆五十九年,建築面積約9平方米,占地30平方米,建築及環境皆保存完好。該工程2005年6月22日(由瀋陽故宮古建公司)坼遷,於2006年5月5日復建完工。
9、六崗石題刻:原位於雲陽縣盤石鎮馬嶺村西北約800米長江南岸石壁上,石刻現存2.25平方米。圖略呈正方形,邊長1.5米,單線陰刻,全圖造形質樸粗獷,可能為聚居部落記事性圖畫,該石刻長年居於水中,冬春水涸季節現出水面,保存較好,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研究價值。該工程2002年3月6日由陝西省文物保護中心承擔,2002年4月30日切割完工,並存放十一處搬遷施工現場。於2006年5月5日復建完工。
10、龍脊石:原位於雲陽縣沿南長江之中,為一長形砂岩石,有如龍潛江心故名,當於冬春水涸時節現出水面,長約346米,寬約8—16米,上分布自元佑三年以來歷代題刻共134幅,多為占卜、紀游、題名、詠景、抒懷等詩文,正草棣篆各體俱備,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價植,現由陝西省文物保護中心正在進行本體保護施工。複製工程由山東曲阜古建築公司承建,於2002年9月16式動工。題刻複製計畫在2003年5月完工。
11、牛尾石岩畫:原位於雲陽縣鳳鳴鄉馬嶺村西北約800米長江南岸石壁上,石刻現存2.25平方米,圖約呈正方形,邊長1.5米。牽線陰刻, 形有籬笆、高竿、房屋及鳥類動物圖案;兩高竿梢端分別穿有一魚、蝦類動物,竿根部設有竿座,座面有飾文,房間共5間,內有人物活動,圖形左上方刻有文字圖形四個。全圖形質樸粗獷,可能為聚居部落記事性圖畫。該石刻現長年居於水下,唯冬春水枯季節現出水面,保存較好,具有較高歷史、藝術價值。1987年10月10日,雲陽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暫未劃定保護範圍。該工程2002年3月6日由陝西省文物保護中心承擔,2002年4月30日切割完工,並存放十一處搬遷施工現場。於2006年5月5日復建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