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庫區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

三峽庫區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是重慶市人民政府與原西南師範大學共建,2003年經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的文科重點研究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峽庫區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
  • 機構類別:研究中心
  • 機構地點:重慶市
  • 成立時間:2003年
簡介,隊伍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諮詢服務,學術交流,

簡介

三峽庫區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是重慶市人民政府與原西南師範大學共建,2003年經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的文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心自批准以來,在市人民政府、市教委、市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原西南師範大學、西南大學各級領導的正確領導下,通過中心成員的積極努力,在隊伍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諮詢服務、學術交流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進展。

隊伍建設

中心自成立以來,十分重視隊伍建設。儘管中心離市政府、市教委把基地建成教學科研實體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但中心的組織機構和人員配備是健全的。中心共有專、兼職研究人員16人,資料行政人員1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人;具有博士學位的10人。中心主任配備一正二負,下設經濟、生態、社會、文化、政策法規五個研究所,研究所正負所長到位履行職責。到目前為止,中心已經建立起一支學歷、學位、年齡、知識、專業結構合理的教學科研隊伍。

科學研究

中心自2003年以來,共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社會科學基金共10項;承擔部省以上科研項目22項,縱向課題32個,總經費204萬元;國際合作項目1項,經費50萬元。橫向課題13個,總經費102萬元,基地曾經7次組織40餘名專家學者去庫區從事實證科學研究,形成專著8部,公開發表論文168篇,其中獲省市人民政府一等獎二項,二等獎五項,三等獎四項。課題研究經費共達306萬元。為三峽庫區經濟、理論建設做出了較大的貢獻,真正把中心建成了科研中心。

人才培養

中心由11個專職研究人員,1個資料員,5個兼職研究人員組成。2003年以來,中心成員中有3人被教育部批准為“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1人被批准為“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7人被批准為重慶市學術帶頭人,後備人選1人。基地專、兼職人員共培養出博士研究生25人、碩士研究生187人。還與地方聯合舉辦各種培訓5次,為三峽庫區培訓各類人才300餘人。中心也十分重視對青年科研人員的培養,真正把基地建成了人才培養中心。

諮詢服務

中心在諮詢方面頗有建樹。2005年,中共廣西自治區委、自治區政府提出《關於加快廣西鄉村工業的發展》的重大課題,向全國招標。中心中標,並在1年內組織校內外、市內外、國外內的專家學者認真研究,形成了關於《關於加快廣西鄉村工業的發展》的研究報告,並代廣西區委、區政府起草了《中共廣西自治區委員會、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廣西鄉村工業發展的意見〉》(代擬稿)。通過了鑑定,並獲得了好評。2006年,中心受重慶市社科規劃辦委託為市委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縣——武隆研究起草《武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產業發展的意見》。中心組織市內外專家歷時1年,諮詢報告通過鑑定。2006年,中心還受重慶市紀委、監察局委託,研究國務院三峽建委移民開發局課題《三峽庫區移民資金監管體系研究》,現已經接近尾聲。近年來,中心共形成諮詢報告37份,相關部門采21份,真正把中心建成了諮詢中心。

學術交流

中心很注意開發性,近年來通過“派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共派出到國外學習交流的學者7人次,國外來中心訪學的1人次(2007年,加拿大學者大衛拉姆來登專程來中心交流三峽庫區移民人類學的相關問題)。中心自2003年以來外出參加學術交流的12人次,特別是2003年,中心和原西南師範大學社科處一道邀請武漢大學伍新木教授、人民大學鄭航生教授來中心講學,效果顯著;邀請美國學者5人來校訪學,進行學術交流。(由於是聯合舉辦,沒有進入統計數據)
近五年來,中心通過努力建設,已經基本成為三峽庫區經濟社會發展研究的前沿陣地,並逐步向庫區研究的人才培養中心、諮詢中心、科研中心、信息中心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