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路街道

三岔路街道

三岔路街道,隸屬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區,地處武陵區西部,東起朝陽路與城西街道毗鄰,南臨沅江,西南與丹洲鄉接壤,西鄰護城鄉河洑鎮,北連鼎城區灌溪鎮。街道辦事處駐地距區政府3千米。轄區總面積15平方千米。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11.7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7萬人,城鎮化率40.2%。

1985年,屬常德市城西街道;同年12月,析置三岔路街道。1988年1月,屬武陵區。截至2020年6月,轄,街道辦事處駐郭家巷76號。

2011年,財政總收入358萬元,比上年增長13%。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岔路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區
  • 地理位置:武陵區西部
  • 面積:15 km
  • 政府駐地:郭家巷76號
  • 電話區號:0736
  • 郵政區碼:415001
  • 人口數量:115702人(2010年) 
  • 車牌代碼:湘J
  • 人口:11.7萬(2011年末總人口)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人口,經濟,綜述,工業,商業,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醫療衛生,體育事業,社會保障,歷史文化,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1985年,屬常德市城西街道;同年12月,析置三岔路街道。
1988年1月,屬武陵區。

行政區劃

2011年末,轄西堤、北站、惠家坪、臨江路、新建巷、長庚路、富強、長家山、落路口、浦沅、芙蓉、華南12個居民委員會,下設86個居民小組。

地理環境

  • 位置境域
三岔路街道地處武陵區西部,東起朝陽路與城西街道毗鄰,南臨沅江,西南與丹洲鄉接壤,西鄰護城鄉河洑鎮,北連鼎城區灌溪鎮。街道辦事處駐地距區政府3千米。轄區總面積15平方千米。
白馬湖街道

人口

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11.7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7萬人,城鎮化率40.2%。另有流動人口7萬人。總人口中,男性6.8萬人,占58.1%;女性4.9萬人,占41.9%;14歲以下1.7萬人,占14.5%;15—64歲5.2萬人,占44.4%;65歲以上4.8萬人,占41.1%。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1.62萬人,占99.3%;回族0.08萬人,占0.7%。2011年,人口出生率6‰,人口死亡率5‰,人口自然增長率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800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財政總收入358萬元,比上年增長13%。

工業

以機械製造、光學儀器、建材、紡織、家具、印刷業為主。2011年,工業企業100家,職工3800人;完成工業增加值200萬元,比上年增長11%。

商業

2011年末,商業網點1700個,職工7000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8500萬元,比上年增長15%。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幼稚園8所,在園幼兒800人;國小4所,在校生3500人,專任教師135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2所,在校生2000人,專任教師124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為100%。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4.3萬戶,入戶率92%。
2011年末,街道文化站1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12個;各類文化專業戶45個;各類圖書室64個,藏書30萬餘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達84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醫院2所,門診部(所)18個;病床210張。專業衛生人員436人,其中執業醫師45人,執業助理醫師137人,註冊護士178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7.3萬人次。

體育事業

2011年末,體育場6個。85.5%的社區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3%。

社會保障

2011年,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438戶人數2676人,支出803萬元,比上年增長5%,月人均250元,比上年增長10%。慈善分會全年接受社會捐款10萬元,使387人(次)困難民眾受益。

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因駐地位於“三岔路”而得名。

榮譽稱號

全國先進文化社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