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084.5 畝(其中:田919.5 畝,地 165 畝),人均耕地 1.22 畝,主要種植 水稻玉米 等作物;擁有林地 23808.4 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12.5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13 畝,主要種植 櫻桃、桃梨 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 43.19 畝,其中養殖面積 0 畝;草地 0 畝;荒山荒地 0 畝,其他面積 2086.2 畝。
基礎設施
該村到鄉政府道路為沙石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 6 公里,距離集貿市場 7 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 7 輛,拖拉機 13 輛,機車 90 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767.5畝,有效灌溉率為70.7%,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520 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 .58 畝。
到2006年底,全村沒有農戶建沼氣池;裝有太陽能農戶 30 戶;建有小水窖 18 口;全村有5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 5個自然村已通電;有5個自然村已通路;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 5個自然村已通路燈。有5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 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 2 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 5 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 236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沒有農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 455 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 201萬元,占總收入的44.2%;畜牧業收入 159 萬元,占總收入的34.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833 頭,肉牛 95 頭,肉羊 486 頭);林業收入 25 萬元,占總收入的5.5%;第二、三產業收入 70 萬元,占總收入的15.4%;工資性收入 48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2600.4 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 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 43.3 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52 人(占勞動力的 5.8 %),在省內務工 52 人,沒有到省外務工人員。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 1 所,校舍建築面積 250 平方米,擁有教師 6 人,在校學生 人,距離二街鄉中學8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98 人,其中小學生136 人,中學生62 人。
全村建有自娛自樂的業餘文娛隊 11 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人文地理
三家村委會有豐富的天然林資源、土地資源和水資源,是一塊沒有任何污染源的淨土,適於發展生態農業,種植的蔬菜口感鮮美,味道純正。是生產綠色蔬菜產品的好地方。
新農村建設
2006年以來,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市、縣、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充分調動廣大農民民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發展農村經濟為中心,以加快農村全面小康建設步伐和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以環境治理、基礎設施建設和文明村創建為切入點,以農村產業發展和基層班子建設為重點, 以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為主線,以生態文明村建設為載體,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最佳化農村環境、提高文明程度,全面提高農村生產力水平和農民生活水平,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 243 戶,共鄉村人口 898 人,其中男性 478 人,女性 420 人。其中農業人口 891 人,勞動力 555 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彝族26 人,沒有其他少數民族。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790 人,參合率87.9%;看病就醫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 70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1 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 6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 個,沒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和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 83 戶,占農戶總數的 34 %。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 24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 996 畝,目前沒有土地流轉面積 。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 ,2006年沒有進行一事一議籌資及一事一議籌勞 。年末集體總收入 11.7 萬元,有固定資產 6.5 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 -3.2 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二街鄉農經站代為管理),按委度開展村務公開 ,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 ,主要以貼上公布的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現金收支明細、銀行存款收支明細、收入支出明細、管理費用明細、其他支出明細、應收帳款明細、應付帳款明細等。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 2 個,下設 5 個黨小組,共有黨員58 人,沒有少數民族黨員,其中男黨員45 人、女黨員 13 人。
村委會由 魯學榮總支書記、張琨主任、張宏祥副主任等)組成,下設三家村、楊興莊、馬鞍山、麟址坡、黑龍村五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 1 個,團支部 2 個,共有團員 74 人。
地圖信息
地址:昆明市晉寧區三槐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