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學寺(遼寧省海城市三學寺)

三學寺(遼寧省海城市三學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三學寺位於遼寧省海城市內西南角。南鄰山西會館,南約1.5華里為海城河。方位:坐南偏西7度。據寺內碑文及民國《海城縣誌》記載,該寺創建於唐。前殿為明代建築,其他均為清代建築,整個建築由前殿、後殿、藏經樓、山門、東西配廡、禪堂、圍牆等組成,占地約5000平方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學寺
  • 外文名:The Third Temple
  • 地理位置:遼寧省海城市內西南角
  • 寺院榮譽:遼寧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占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
  • 建築結構:前殿,後殿,藏經樓,禪堂,圍牆等
寺廟結構,歷史介紹,

寺廟結構

前殿、後殿均為歇山式建築,系磚木結構,藏經樓二層,為硬山式建築。整個建築布局協調,巍峨壯觀,木雕工藝精美,色調明快;五脊六獸,二龍戲珠等磚雕藝術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前殿長15米,寬10米,高14米,明宣德年間修。歇山式殿頂九脊。山牆壓在山面額之下,架德腳實,垂檐飛出。殿檐下斗拱較大,斗拱翹昂相互承托,確屬古代傳統建築體系。
中殿長20米,寬13米,高17米,明萬曆年間重修。中殿建築大體與前殿相似,只檐下斗拱裝飾較為突出,斗拱上有精美的雕刻,龍斗飛檐,含珠吐須,別具一格。 中殿。寺內現存有明、清石碑七角。中殿(大殿)為重檐歇山式建築,磚木結構,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東西長20米,寬13米,高17米,舉架較高,有柱頭、轉角、補間三重昂七鋪作斗拱,正脊雕龍,兩頭有在吻,斜脊有跑獸,前有迴廊和燕尾木雕,梁枋施彩繪,建築高闊,雕工精美。可惜在1992年被電火燒毀。後樓為二層硬山式建築,石基,面闊五間,底層前有迴廊,二層前有欄板,木雕門窗,此樓即“藏經樓”。中殿兩旁有廂房各九間,硬山式建築,前有迴廊,梁架粗獷,似明朝遺物,在東西廂房兩側,建禪堂五間。山門為硬山式建築,三間,中為過道,兩旁為門房,四周磚砌垣牆。鐘、鼓二樓早已不存。
後殿兩層是藏經樓,東西配廡各九楹,山門三楹。山門童頭前面是石雕,後面是磚雕,雕工精細。
三學寺古建築群建於明代,廟內現存明宣德十年建廟碑,後經歷代重修,增建才成為今日巨觀規模。
“三學”,是佛教的一種術語“一學用戒止惡修善;二學用定息懸澄心;三學用慧破惑證道。三者關係互不可分,以此取名“三學寺”。該寺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當成“四舊”挨砸,前殿、中殿的殿頂大吻、望天狗被打掉,屋脊瓦大部分被砸碎。1975年2月4日海城發生強裂地震,該寺牆壁、屋角被震損 。震後國家撥款進行了維善,但在1982年一次電火中燒掉了
1989年被定為遼寧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介紹

海城三學寺創建於明朝,至道光年間已頹敗,後由千山高僧明思法師苦心募化,重修大殿、前殿、後樓、東西配房及鐘鼓二樓。光緒年間在此設立師範學堂。民國年間改設法院分廳及檢查廳。1949年後一度作商業倉庫,後改為海城縣圖書館。1975年2月4日海城地震,寺內建築被震損,後來國家撥款進行修復。1982年一次電火燒毀了中殿,後改為海城縣博物館。1988年由僧人接管,正式作為佛教活動場所。1989年在本淨法師主持下進行修復。現有僧尼十餘人,寺內建築有山門、前殿、中殿各三間,藏經閣兩層五間,禪堂五間,四周有圍牆。
院內有古井一眼,明、清、現代石碑六通,珍藏台灣版《大藏經》一部。
三學寺現任住持本淨法師,遼寧省海城市人,86歲,1945年4月出家,師從果西法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