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堂

三堂

三堂位於太和縣城東北部,東經115°52′、北緯33°18′,京九鐵路與308省道在此交匯,距離縣城30千米,東臨苗老集鎮,西連原牆鎮,南接三塔鎮,北靠宮集鎮。人民政府駐地三堂村,電話區號0558,郵政編碼236645,南距阜陽市40千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堂
  • 類型:地區
  • 名稱由來:孔子廟、老子廟、佛祖廟而得名
  • 地址:三堂鎮位於太和縣城東北部
簡介,市情概況,水利,經濟,詞語信息,詞語解釋,

簡介

名稱歷來 明末清初年間,因周圍建有“孔子廟”、“老子廟”、“佛祖廟”而得名“三廟堂集”,後簡稱“三堂集”而得名。

市情概況

現有面積66.1平方公里,耕地6.3萬畝,人口4.8萬人,非農業人口1400人,轄9個村委會,121個自然村,275個村民組。該鎮是農業大鎮,主要種植小麥、大豆、玉米、紅芋、棉花、油料、藥材等農經作物,“三粉”加工遠近聞名,產品銷往全面各地,近幾年蔬菜基地建設、小麥良種繁育,規模養殖業發展迅速,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該鎮交通方便快捷,在擁有大京九、308省道的同時,距離商阜高速出入口僅5公里。

水利

境內水系發達,苗原河、蘆草溝、天泉溝、劉溝、佘溝、老母豬港等橫穿全境。

經濟

2010年實現農業總產值26136萬元,增長7.3%;工業總產值8082萬元,增長16.7%;稅收154.73萬元,完成任務的188.7%,位居全縣第5位;農民人均純收入5061元;教育衛生事業位於全縣前列。

詞語信息

sān táng ㄙㄢ ㄊㄤˊ
三堂

詞語解釋

(1). 唐 虢州 (今 河南 靈寶縣 南)刺史宅中庭園名。以屢經文士題詠而著名。 唐 韓愈 《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一韻》序:“ 虢州 刺史宅連水池竹林,往往為亭台島渚,目其處為 三堂 。” 廖瑩中 輯註:“ 三堂 建於 開元 中, 呂溫 嘗記之。謂三者,明臣子在三之節;堂者,勵宗室肯堂之義。” 唐 賈島 《題虢州三堂吳郎中》詩:“半岸泥沙孤鶴立, 三堂 風雨四門開。” 宋 蘇軾 《送王伯剔守虢》詩:“惟有使君千里來,欲飲 三堂 無事酒。”
(2).第三進堂屋。《老殘遊記》第三回:“原來這 山東 撫署是 明 朝的 齊王 府,故許多地方仍用舊名。進了三堂,就叫‘宮門口’。” 巴金 《抹布集·楊嫂》:“我們跑進三堂,很快地就跑進了 楊嫂 的房間。”
3.地名:三堂鎮位於太和縣東北部,西鄰原牆,東靠苗集,南連三塔,北接宮集。占地面積66.6平方公里,轄區29個行政村,129個自然村,總人口42000人,現有耕地62740畝。
三堂古稱三教堂,興隆寺。曾有釋、儒、道三座寺廟,因常年祭祀而興市。解放後,在此先後設立鄉、區、人民公社鎮政府,成為太和縣東部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
三堂鎮農業資源豐富,民風淳樸,交通發達,具有良好的投資環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