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孫吳戶籍竹簡,三國文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國孫吳戶籍竹簡
- 館藏地點: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白沙路92號
- 所屬年代:魏晉南北朝
- 出土地點:長沙走馬樓22號古井
- 所屬博物館:長沙簡牘博物館
- 所屬地區:湖南長沙
三國孫吳戶籍竹簡,三國文物。
三國孫吳戶籍竹簡,三國文物。此展品為三國簡牘。長22.7—23.4厘米,寬0.8—1厘米,厚0.1—0.2厘米,1996年長沙走馬樓22號古井出土。竹質,屬孫吳時期戶籍登記文書。該類簡牘占走馬樓孫吳簡牘三分之一強,登記家...
17萬餘片三國孫吳簡牘為何掩埋在一個倉井中,從簡牘內容來看,大多數是佃田租稅券書和契約契約憑據,時值戰亂時期,有可能是匆忙掩埋,以避免流失。種類 走馬樓發現的簡牘,從形狀上看,長短、寬窄各異;從字型上看,工整有序,隸中...
《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竹簡2(上中下)》為《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竹簡》的第二卷,收錄長沙走馬樓第22號古井出土竹簡9000餘枚。內容為三國孫吳時期(嘉禾年間)長沙地區官府文書及戶籍,另有大量賦稅文書,反映了該時期的政治、經濟、...
簡牘詳解 長沙走馬樓出土三國孫吳紀年簡牘的簡稱。1996年7至12月,湖南省長沙市文物工作隊(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長沙市五一廣場走馬樓街西南側的平和堂商貿大廈建設工地的古井窖群進行發掘清理,共發掘古井50餘口,在其中編號為J22的...
上、中冊為圖版,下冊為釋文注釋,共收錄竹簡10545號,依次進行編排。竹簡紀年最早為東漢中平二年(185年),其次為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最晚為孫吳嘉禾六年(254年)。全書內容涉及三國孫吳時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交通、民族等...
《中國簡牘書法系列:湖南長沙三國吳簡(六)》是2010年重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宋少華。內容簡介 一九九六年,考古工作者對長沙市走馬樓地下古代文化遺存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共出土了三國孫吳紀一年簡牘十萬餘枚,超過全國各地已...
《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竹簡7(套裝共3冊)》為《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竹簡》的第七卷,長沙走馬樓二十二號井窯出土三國吳簡,根據出土情況分為二大類:一大類為採集簡,一大類為發掘簡。採集簡系施工攪亂後,從井窯四周及十里以外...
藏品主要為1996年長沙走馬樓出土的14萬餘枚三國孫吳時期紀年簡牘和2003年發現的2千餘枚西漢初年紀年簡牘,另外,青銅、漆木、書畫、金銀等其它藏品約3500件。2009年5月,長沙簡牘博物館被國家文物局評為國家二級博物館。2017年1月,長沙...
竹簡雕刻的歷史 簡、牘是我國古代文化文字記載於竹、木片上的書寫材料,流行於東周至魏晉時期(公元前三世紀—公元三世紀)。 一九九六年十月,長沙走馬樓出土三國孫吳紀年簡牘十餘萬枚,其數量超過了全國各地已出土簡牘之總和,其內容涉及...
此展品為三國簡牘。長24.2厘米,寬4.8厘米,厚0.5厘米,1996年長沙五一廣場走馬樓J22井窖出土。 這類文書稱作“教”,是官府或長上的告諭。文書中記錄的三位官吏“期會掾烝某”、“錄事掾谷某”、“主簿某某”,簽名處均有...
此展品為三國簡牘為三國簡牘。長24.5厘米,寬9厘米,厚0.6厘米,1996年長沙五一廣場走馬樓J22井窖出土。現存文6行。是一件官府對私自買賣人口者的收債估錢進行核實的上報文書。現收藏於長沙簡牘博物館。
縱觀全簡,行文結構翻飛對稱,結字平正規矩、波挑分明,融實用價值與藝術欣賞於一體,充分體現了三國時期孫吳“士”層社會人們的書法與審美水平。數字博物館 2013年,長沙簡牘博物館與中文百科強強聯手,共同打造了數位化、立體化的權威...
此展品為三國簡牘。木質,為某一簿書的標題,通過兩側的契口系在簿書的外面。其懸掛在簿書外面,易於查找翻檢。現收藏於長沙簡牘博物館。展品介紹 1996年在長沙市走馬樓22號古井中發現的一枚三國孫吳簽牌,木質。它是某一簿書的標題...
三國孫吳錄事掾潘琬文書木牘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文物,現收藏於長沙簡牘博物館。此展品為三國簡牘。長25.2厘米,寬9.6厘米,厚0.9厘米,1996年長沙五一廣場走馬樓J22井窖出土。現存文8行。是官府對許迪個人犯罪行為核實的上報文書。現...
三國孫吳州中倉出運米文書木牘,三國文物。此展品為三國簡牘。長24.5厘米,寬7.4厘米,厚0.5厘米,1996年長沙五一廣場走馬樓J22井窖出土。分三欄書寫。是一件州中倉吏領受各類租、稅、限米等統計數據的上報文書。現收藏於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