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椰雕

三亞椰雕

雕刻手法有沉雕、浮雕、通雕、棕雕、拼貼、油彩等。產品有小巧玲瓏的果盤、飯碗、酒盞、飾盒、椰珠項鍊,還有富麗高雅的茶具、酒具、花瓶、檯燈、獎盃,以及各類高檔掛屏、坐屏、屏風等;但主體全都是圓形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亞椰雕
  • 雕刻手法:沉雕、浮雕、通雕
  • 產品:果盤、飯碗、酒盞
  • 地點:三亞
簡介,製作方法,椰雕歷史,

簡介

三亞的椰雕上雕有"天涯海角"、"南天一柱"、"鹿頭"、“椰風海韻”等字樣,配上風光秀麗的圖案,更富有詩情畫意,產品進入香港,美國,日本市場,深受中外遊客的喜愛。
三亞椰雕
三亞椰雕藝術

製作方法

椰雕製作要經過選料、造模、雕刻、通花、嵌鑲、刨光、修飾等幾道工序。分為青殼、鑲錫、鑲銀、貝雕鑲嵌、石膏鑲嵌、檀木嵌鑲、陶瓷拼貼等許多類

椰雕歷史

海南椰雕可追溯到中唐宣宗元年(847年),《粵東筆記》載:李得裕謫居崖州時,將椰殼鋸正製成瓢、勺、碗、杯作吃喝用具。唐詩人陸龜蒙有“酒滿椰杯消毒霧”的詩句,可見椰殼消毒避瘴,製成日用品至少有1100多年歷史。到了宋朝,工藝精緻的椰碗、椰杯、椰壺已流行在士大夫的宴席上了。
《正德瓊台志》記載:宋紹聖四年(1097年),蘇東坡謫居儋耳(今儋縣中和鎮)曾拿椰子殼請當地藝人雕成椰雕帽,謂之“椰子冠”,有“自漉疏中邀醉客,更將空殼付冠師”的詩句。可見當時的椰雕技藝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至於清末、民國初期,用椰雕作為禮品、用品已很平常了。海南椰雕經過歷代藝人不斷的實踐,技藝愈趨精良。文昌縣工藝廠製作的《鯉魚吐珠》、《椰雕古鼎》曾參加1978年全國美術工藝品展覽會和1985年全國工藝美術百花獎評選,均榮獲廣東"四新"優質產品稱號。
《鯉魚吐珠圖》是以我國傳統年畫中表示吉祥如意的《鯉魚吐珠圖》構思創作的。它由椰球、鯉魚、台座三部分連線成天衣無縫的整體。鯉魚用樟木雕成,整個魚身以椰殼拼合,運用圓雕、浮雕,精雕細刻,形象逼真。魚嘴上的大"水珠"是個碩大的椰殼,採用牙雕手法通刻而成。中間雕上10餘尾形態各異的鯉魚,頗生情趣。座底安上轉動裝置,接通電源"水珠"徐徐轉動。
利用全椰子創製的《椰妹》、《獅子》、《猴》、《兔》等系列產品,新穎奇特別開生面,刻划動物、人物生動傳神,曾在全國旅遊工藝品交易會上獲一等獎。 尤其是在美國歐洲日本流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