丄海里弄

丄海里弄

要了解上海近代歷史發展的軌跡,最便捷的方法莫過於從上海的住宅著眼,而上海的里弄則是上海住宅的集中展示,故俗話說:“上海的里弄北京的胡同”。里弄又稱弄堂,上海人對里弄的稱呼,它既不同於傳統的中國江南民居,也不同於任何一種西方的建築形式。然而,它又總是既或多或少地帶有中國傳統建築的痕跡,又或多或少地帶有外來的建築影響。它最能代表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的特徵,它也是近代上海歷史的最直接產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上海里弄
  • 地理位置:上海街道
  • 著名景點:王家樓
    左家宅
    湧泉坊
    范園
建築歷史,起源,演變,早期石庫門,後期石庫門,新式里弄,花園裡弄及公寓式里弄,典型弄堂,

建築歷史

弄堂,上海人對里弄的上海弄堂稱呼,它既不同於傳統的中國江南民居,也不同於任何一種西方的建築形式。然而,它又總是或多或少地帶有中國傳統建築的痕跡,又或多或少地帶有外來的建築影響。 它最能代表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的特徵,它也是近代上海歷史的最直接產物。
上海這座城市就好像一個有生命的肌體。從高空俯看:縱橫交織的道路猶如動脈,把城市分成若干個小區;每個小區之內,又有許多建築與建築之間形成的小通道,它密密麻麻布滿全城,就像毛細血管那樣細小卻充滿了生機。對這些小通道,各時代、各地區、各民族都有不同的稱呼,上海人則把它喚作"弄堂"。
"弄堂"古時寫作"弄唐"。 "唐"是古代朝堂前或宗廟門內的大路。這個漢字在兩千多年前的《詩經》中就已出現。它在古代漢語中有多種含義,後來作為"大路"的這層意義漸漸被歷史沖淡。及至近現代,人們已記不起"唐"這個字與建築學有什麼聯繫,因而代之以另一個在建築學上有意思的漢字"堂"。"堂"原來是對房間的稱謂,與大路、小巷無甚關係,但在近現代漢語中,它與建築學的聯繫畢竟比"唐"更緊密些,而且又與"唐"諧音,這樣"弄唐"就演化成了"弄堂"。
其實,稱"弄堂"的不只是上海人,中國江南地區都這樣稱呼。但是弄堂能與北京的胡同一樣著稱於世,卻主要是因為近代上海大批里弄住宅的興起。

起源

弄堂從何而來要追溯到上一個世紀。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上海被闢為"通商口岸",外國人被允許在此居住、經商。 1845年,當時的上海地方政府公布了《上海土地章程》,正式確定了第一塊租界的四至範圍、租地辦法、租界內市政管理方法等加以明文規定,成為上海外國租界最早的法律條文。在此章程中,明確規定"外人不得架造房舍租與華人",形成了早期"華洋分居"的局面。也就是說,在上海開埠的最初幾年裡,除租界範圍內原有的中國居民外,其它中國人是不允許移居租界內,租界內的外國人的經濟貿易活動中也不存在房地產經營行為。
然而,小刀會起義,改變了這一局面。1853年9月,小刀會占領上海縣城,與清軍展開了長達一年半的拉鋸戰,大量城隍廟居民為避戰火而移居較為安全的外國租界,"華洋分居"的規定被徹底打破。1854年,英、美、法三國領事乾脆撇開中國政府,自行修改《土地章程》,完全刪去了有關不得建屋租與華人的條例,"華洋雜居"得到"法律"承認。租界內,外商從事房地產經營終於"合法"。與此同時,太平天國定都南京,攻克鎮江,60年代還三次進軍上海,迫使江浙一帶大量地主、鄉紳、富商、官僚紛紛攜眷湧入上海租界尋求庇護。1853年前,租界內華人僅500人,1854年激增至2萬人,1865年已近15萬人。大量華人進入租界後,極大地刺激了租界內房地產經營活動。由於人多房少,房價高得出奇,利潤可高達30~40%。許多外商發現,他們興建供華人選住的住宅所能獲得的利潤,遠遠大於也快於貿易利潤,且無任何風險。因此大多數外商都很快將商業與興趣轉移到房地產經營中來。一些早期的著名洋行如老沙遜、怡和、仁記等,原來主要從事鴉片貿易,改革開放後也都紛紛投巨資從事房地產經營。許多外商甚至借債造房出租或出售。
最初建造的這類專供向租界內華人出租的房屋,都是木板結構,成本低廉,施工簡單,建造速度快。從1853年9月到1854年7月,不到一年間,廣東路和福建路一帶。就建造了近800多棟這種以出租營利為目的的木板簡屋。這種出租木板房屋一般採用聯排式總體布局,並起某某"里"為其名稱,是後來上海弄堂的雛形。到1863年這種以"里"為名的房屋已達8740棟。1870年後,這種簡易木板房屋因易燃不安全而被租界當局取締,但由於大量建造出租住房可給租界當局帶來最主要的稅收來源,因此房地產經營活動非但沒有被制止,反而越來越繁榮。不過,早期簡易的木板房則完全被一種新形的住宅--石庫門裡弄所代替。從此,弄堂住宅開始正式走上上海城市建設活動的舞台,並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演變

簡易木板房被取締後,上海租界內開始出現用中國傳統的"立帖式"木結構加磚牆承重的方式建造起來的新式住宅。這種住宅比起早期木板房要正規﹑耐久得多。它的平面和空間更接近於江南傳統的二層樓的三合院或四合院形式,更適合於中國居民的永久性居住。它雖然無法跟過去傳統民居中層層進進﹑庭院深深相比,也無法鑿池疊石﹑賞花折柳,但它畢竟還保持著正當中規且較完整的客堂,有樓上安靜的內室,還有習慣中常見的兩廂,對於那些離開了往日的生活節奏而開始了現代城市生活但多多少少對傳統生活還有所眷戀的上海人來說,倒也更加合適。這種住宅還基本保持了中國傳統住宅建築對外較為封閉的特徵,雖身居鬧市,但關起門來卻可以自成一統。於是這"門"也就變得愈加重要起來。它總是有一圈石頭的門框,門扇為烏漆實心厚木,上有銅環一副。這種式樣的建築被上海人稱為"石庫門"。為跟後來的新式石庫門住宅相區別,早期所建的石庫門住宅又叫做"老式石庫門"。從整體看,一個個"石庫門"單元被聯排在一起,呈西方聯立式住宅的布局方式。一排排石庫門住宅之間,形成了一條條"弄堂"。
最早的弄堂住宅大多分布在黃浦江以西、泥城浜(今西藏路)以東、蘇州河以南、舊城廂以北,即今黃浦區範圍內。如建於1872年,位於北京東路之南、寧波路以北、河南中路之東的興仁里;位於廣東路的公順里等等。至20世紀初,仍有大量老式石庫門弄堂在建造。如位於浙江中路、廈門路的洪德里;位於漢口路、河南中路的兆福里;位於廣西路、雲南路和福州路之間的福祥里等等。
19世紀末20世紀初,受租界內里弄住宅的影響,上海老城廂內外華界內,也開始大量建造起里弄住宅。如建於南市豆市街的棉陽里、敦仁里和吉祥里等。此外,在滬東一帶,還出現了另一模擬較簡陋的弄堂住宅。這種弄堂平面一般為單開間,高二層,外型類似廣東城市的舊式房屋,被稱為"廣式里弄"。如建於1900年左右的通北路八埭頭即為早期廣式里弄較為典型的實例。
20世紀以後,上海的房地產經營活動更加高漲。除老牌的沙遜洋行、怡和洋行等大多將主要業務轉向房地產經營外,新的房地產商更是如雨後春筍。如1901年開設的哈同洋行,1902年開設的美商中國營造公司,1905年開設的比商義品地產公司等,都是當時極有影響的大房地產商。在大量興起的房地產業刺激下,弄堂住宅空前繁榮,在全市的分布面也大大擴展了。
20世紀10年代,上海的石庫門弄堂有了一些變化。弄堂的規模比以前增大了,平面、結構、形式和裝飾都和原有的石庫門弄堂有所不同。單元占地面積小了,平面更緊湊了,三開間、五開間等傳統的平面形式已極少被採用,而代之以大量單開間、雙開間的平面。建築結構也多以磚牆承重代替老式石庫門住宅中常用的傳統立帖式,牆面多為清水的青磚或紅磚,而很少像過去那樣用石灰粉刷,石庫門本身的裝飾性更強了,但中國傳統的裝飾題材逐漸減少,受西式建築影響的裝飾題材越來越多。這種弄堂被稱為"新式石庫門裡弄"或"後期石庫門裡弄"。其分布範圍也較老式石庫門弄堂為廣。較典型的例子有淮海中路的寶康里(1914年),南京東路的大慶里(1915年),北京西路的珠聯里(1915年),雲南中路的老會樂里(1916年),和淮海中路的漁陽里(1918年),等等。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上海的房地產業進入了它的黃金時期。到30年代,上海經營房地產者已在300家以上。日益高漲的房地產業刺激了上海建築業的繁榮,也帶來了弄堂建築的又一個建築高潮。整個20年代是新式石庫門弄堂最為興盛的時期。由於地價上揚,建築向高發展,傳統的兩層高的石庫門住宅開始向三層發展,室內衛生設備也開始出現。此時期新式石庫門弄堂如尚賢坊(1934年)、四明村(1928年)、梅蘭坊(1930年)、福明村(1931年)等都有相當大的影響。
在新式石庫門弄堂大量建造的同時,又從中演變出一種新的弄堂住宅形式--新式里弄。在新式里弄中,石庫門這一住宅形式被淘汰了,封閉的天井變成了開敞或半開敞的綠化庭院。形式上更多地模仿了西方建築式樣而較少採用中國傳統建築式樣。各種建築設備也較為齊全了。其分布也由市區東部向西區發展。新式里弄中較著名者有凡爾登花園(1925年)、霞飛坊(1927年)、靜安別墅(1929年)和湧泉坊(1936年)等。
1930年代後,新式里弄進一步發展,演變出一類標準更高的花園式里弄住宅。這種住宅由長條式變成了半獨立式,注重建築間的環境綠化,室內布局和外觀接近獨立式私人住宅,風格多為西班牙或現代式。 如建於1936年的福履新村、1934年的上方花園和1939年的上海新村等。
還有一些花園裡弄,不是每家一棟或兩家和為一棟,而是和公寓一樣,每一層都有一套或幾套不同標準的單元,這種花園弄堂又稱為"公寓式里弄"。如建於1934年的新康花園和建於40年代的永嘉新村等。花園式里弄與公寓式里弄,除了整體布局還有些類似於傳統弄堂的成片式布局特徵外,其建築單體已很難再視之為弄堂住宅了。

早期石庫門

早期石庫門 早期石庫門弄堂,又叫"老式石庫門弄堂",產生於19世紀70年代初。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有較大發展,本世紀40年代後,才逐漸被新式石庫門所代替。
早期石庫門弄堂的最大特色,就是採用具有濃厚江南傳統民居空間特徵的單元,按照西方聯排住宅的方式進行總體布局,因此一開始就帶上了中西合璧的色彩。
它的單元平面基本上脫胎於我國傳統民居中三合院或四合院的住宅形式,一般為三開間或五開間,主要部份為二層樓,後部附屬房屋則為單層。它在某種程度上保持了我國傳統民居中封閉式深宅大院的樣式,但面積尺度大大縮小,空間變得侷促緊湊了。在縱向布置上,有一條明顯的中軸線,平面總是對稱布局。進門後首先是一個方整的天井,雖不比傳統住宅中的庭院深邃,但也能體現出一些庭院的空間特徵來。正對天井的是客堂間,有可拆卸的落地長窗(其形式為我國傳統格子門的簡化)面向天井。客堂一般闊約4米,深約6米,用於中國傳統起居中最重要的聚會、喜慶、宴請等禮儀活動。客堂的兩側為次間,天井兩側為左右廂房。客堂後面,為通向二層樓的橫置單跑木扶梯。再後,則為後天井。後天井的進深一般為前天井的一半,且有水井一口。後天井之後是單層的灶間、貯藏間等附屬用房。這樣一種布局方式基本上滿足了中國家庭的傳統生活方式和居住觀念,又較為節省土地,適應了租界內新的城市空間條件。
老式石庫門弄堂的承重結構,大多採用江南民居中最常見的立帖式木構架外加磚牆圍護結構。其立帖木柱一般為直徑15厘米左右的杉木,4柱或5柱落地。
建築材料、構造方式亦均為江南傳統民居的直接繼承。 建築的裝修風格,也呈現出傳統江南民居的特色。立面上常看到馬頭牆形式或觀音兜形式的山牆,天井內客堂的落地窗,檐部掛落,已及兩廂的格子窗等,無不來源於傳統作法。與傳統建築相比,最大的不同,莫過於沿弄道一面的"石庫門"了,由此形成了石庫門弄堂住宅最明顯的個性。沿弄道一側的立面,一般由石庫門院牆和兩側略高的廂房山牆組成,後部單層的附屬用房採用單坡屋面,坡向後天井,因此後圍牆的高度接近正面立面高度,形成一圈基本封閉的外立面,真有一點鬧中取靜,任憑左鄰右舍嘈雜喧擾,仍能"躲進小樓成一統"的情調。在正立面位於單元中軸線的位置,即開有 "石庫門"。早期的石庫門,一般比較簡單,僅為一簡單的石料門框,內配黑漆厚木門扇。稍晚一些開始注重石庫門本身的裝飾。一般在石料門框上方有三角形或圓弧形或長方形雕飾,用磚砌成或用水泥做成,其構圖與圖案均開始受到西方建築風格的影響,有一些門頭裝飾已完全變成了西式門楣或窗楣之上的"山花",形成了石庫門弄堂中的最有特色的景觀。
如果說早期石庫門弄堂的建築單體還基本保持了傳統民居的特色,那么它的總體布局方式則更多地受到西方聯排式住宅的影響。在排列方式上即有南北向相聯的,也有東西向相聯的,主要考慮利用地形,多建房屋,並不太注重朝向。弄道寬度較窄,僅3米左右。一般沒有總弄次弄之分。

後期石庫門

後期石庫門弄堂,又叫"新式石庫門弄堂",約出現在本世紀10年代以後。
三開間、五開間的平面比較少見了,較多見的是雙開間甚至單開間的平面,傳統二層高的石庫門住宅開始變成三層。在後部出現了後廂房和亭子間。產生這種變化主要有這樣幾個原因:一是城市土地價格的上漲帶來房價的大幅度提高,大面積住宅售價的社會承受力大大下降。房地產開發商不得不考慮減少住宅單元的面積,要求住宅空間更為緊湊,並向高發展。二是當時上海居民中小家庭結構日趨普及,對小型居住單元的需求相應增加。三是市民階層的經濟收入發生分化,出現不同經濟層次的住房需求。
後期石庫門弄堂住宅的結構體系也多由早期石庫門的木構立帖式變成了磚牆承重和木屋架屋頂。在弄口、過街樓及門窗等部位開始出現磚砌發券。鋼金混凝土也大量被採用,在亭子間及曬台等部位使用鋼金混凝土樓板。石庫門門框也多用清水磚砌或外水粉刷石面層,石料門框很少再被使用。
從總體布局上看,建築排列更加整齊,有了明顯的總弄、支弄的區別。總弄的寬度增加,考慮到了汽車進出的需要。對通風采光問題也較為重視了。弄堂的規模一般也較早期擴大,有時甚至包括整個街區。
後期石庫門弄堂住宅的裝飾風格比早期也有較大變化。馬頭牆或觀音兜式的山牆已不再使用,屋面多用機制瓦代替小青瓦,外牆面也多用有石灰勾縫的清水青磚、紅磚或青紅磚混用,早期的石灰白粉牆沒有了。建築細部裝修開始大量模仿西方建築的處理手法。石庫門門頭和窗楣大多採用西式山花裝飾。立面常出現出挑的陽台。建築風格越來越趨向於西化。

新式里弄

新式弄堂住宅是在新式石庫門弄堂住宅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一種新類型,最早約出現在20年代中期。
新式弄堂的單元平面一般不再受單開間,雙開間的限制,而是較自由地進行室內平面布置。起居室、臥室、廚房和衛生間有了明確的功能區分。一般都有較完善的衛生設備和廚房設備。有的還安排了汽車間。
與石庫門弄堂相比,新式弄堂最明顯的區別是每家入口處的石庫門沒有了,代之以銅鐵柵欄門。圍牆高度被大大降低或用低矮柵欄代替,甚至乾脆用綠籬隔斷。小天井有時被敞開或半敞開的綠化庭院所代替。建築形式更多地模仿西方式樣而很少採用中國傳統裝飾。
新式弄堂一般為三層高,在採用磚牆承重的同時也大量採用鋼金混凝土構件。鋼窗已相當普及。
從總體布置上看,房屋的通風、朝向受到重視,故一般都是呈橫向聯立式。弄道寬度增加了,一般多在5米以上,不僅考慮到私人小車的回車需要,也考慮到了消防通車的需要。

花園裡弄及公寓式里弄

花園裡弄是從新式里弄進一步發展而演變出的一類標準更高的住宅形式。這種住宅由聯排式變成了半獨立式,更加注重建築間的綠化與環境。花園裡弄住宅內的起居方式已完全西化,各種房間的功能均按照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布置,且一般都有比較合理和明確的功能布局。建築高度一般三層,有的甚至四層。層高及面積都比其它弄堂建築大,設備標準與裝修標準也較高。
從建築風格上看,大多數花園裡弄都是西式的。可以說,這類弄堂除總體布局上還有某些類似於傳統弄堂的特徵外,實際應被視為聯立的花園住宅。
公寓式里弄與花園裡弄類似,且同時期出現。所不同的是它不再是聯立的住宅,而是一種分層安排不同居住單元的集合式住宅。
公寓式里弄的出現,標誌著上海的弄堂建設已進入尾聲。

典型弄堂

王家樓(Wangjialou) 在上海的老弄堂區境中部,古北路南段西側。明末吳、董二姓居此,名吳董二宅。後因張姓遷此,又稱張家門。清初,王姓於此置田地,建鼓樓,用作敲鐘扯旗,作為僱工耕作、收工信號,人稱王家樓,因以為名。有中式二層樓房60多間。居民800人。
左家宅(Zuojiazhai)即淮海西路442弄。在區境東南部,淮海西路西段北側,凱旋路、番禺路之間。因明清間左姓居此,故名。宅地有果園,人稱"富左家宅"。占地6.7公頃。抗日戰爭初期,難民紛紛在此搭棚聚居或經營作坊。上海淪陷後,商人相繼在此設廠開店。有紙漿、液壓泵、蓄電池、橡膠等廠。
亨昌里(Hengchangli)即愚園路1376弄。在區境東部,定西路、安西路之間。民國14年(1925年)建。有樓房25幢。居民500人。民國16年,中央在上海創辦機關刊物《布爾什維克》,編輯部曾設在弄內48號(今34號)。
范園(Fanyuan)即華山路1220弄。在上海的老弄堂區境東南部,江蘇路、平武路之間。占地5公頃。民國5年(1916年)建。有英國式、法國式、西班牙式三層花園住宅12幢。業主自詡是當時模範的花園式洋房,故名范園。居民600餘人。為區境高級住宅區之一。
春光坊(Chunguangfang)即華山路1520弄、幸福路22弄、26弄、70弄、80弄、90弄。在區境東南部,法華鎮路、平武路之間。原地為郁氏山莊(墳場),民國7年(1918年)築有通煤渣路,取春輝堂、光裕堂首字,命名為春光路。占地8公頃。居民1800人。有鏈條、軸承、特種燈泡等廠10多家。
姚村(Yaocun)在區境南部,伊犁路東側(近虹橋路)。明末姚永濟在此建宅,初名姚家港20世紀20年代更名"姚更浪",1949年後稱今名。民居多為中式二層樓房,瓦平房。有旗桿白石、大荷花缸等明代遺物。居民500人。
薛家厙(Xuejiashe)在區境西北部,北新涇鎮境,長寧路南側。相傳明弘治年間已成村落薛姓聚居而得名。占地3.2公頃。居民400人。
湧泉坊(Yongquanfang)即愚園路395弄。在區境西部,鎮寧路、烏魯木齊北路之間。民國25年(1936年)建。因原湧泉浜得名。占地0.5公頃,有樓房16幢。居民350人。1989年列為上海市近代優秀建築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