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七鰓鰻屬
- 拉丁學名:Lampetra (Gray,1851)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圓口綱
- 亞綱:頭鰓亞綱
- 目:七鰓鰻目
- 科:七鰓鰻科
- 屬:七鰓鰻屬
形態特性,繁殖方式,分布範圍,寄生或半寄生特性,生活特性,
形態特性
體呈鰻形,無偶鰭。無上、下頜。口呈漏斗狀吸盤,用活塞式的舌司口部啟閉;口漏斗及舌上具角質齒,起鑽孔和吮啜作用。頭背面有1個鼻孔,松果眼緊位於鼻孔後方的皮下。內耳有2半規管。每個眼的後方有7個圓形鰓孔 ,起源於內胚層的鰓呈囊狀。鼻垂體囊不與咽腔相通。因常用口漏斗吸附他魚身上吃肉吸血,呼吸水流經外鰓孔進出。脊索不縊縮。支持鰓部的骨骼為鰓籠。體側肌無水平隔膜,不分軸上肌和軸下肌。腸有縱走的螺旋瓣。
繁殖方式
雌雄異體,無生殖導管。卵小、數多。幼魚發生經變態,眼不發達,無齒,咽有內柱不與消化管分開,攝食方式和文昌魚相似,經3~4年才變態為成魚。分布於歐洲、北美西部和亞洲東北部沿海。一般海產,性成熟後至淡水中產卵,產卵後親魚即死亡;也有完全棲淡水的。
分布範圍
分布於江河和海洋,我國東北的黑龍江、松花江、嫩江、鴨綠江、烏蘇里江產東北七鰓鰻(Lampetra morii)、日本七鰓鰻(Lampetra japonicus)和雷氏七鰓鰻(Lampetra reissneri)等。可分為2科。七鰓鰻科(Petromyzonidae):背鰭1~2個。成魚眼發達。無口須。齒位於口盤和舌上。脊神經的背根和腹根不連合。鼻垂體囊只有一外開孔,不與咽腔通。腸管具螺旋瓣和纖毛。小腦小。卵和精巢不在同一個體內。卵小數多。發生經變態。有8屬37種,大多棲息淡水,18種為寄生性。可分2亞科,七鰓鰻亞科(Petromyzontinae)上唇齒板一個,不多於3齒尖;舌齒直或弧形,最大,齒尖位中央。只分布在北半球。可分2族:海七鰓鰻族(Petromyzontini)上唇齒板窄,有2~3齒尖。口盤齒呈輻射狀排列。有3屬:魚七鰓鰻屬(Ichthyomyzon)具1背鰭,有6種分布在北美東部淡水中。海七鰓鰻屬(Petromyzon)僅1種,即海七鰓鰻(Petromyzon marinus),背鰭2個,唇齒輻射狀排列。上唇齒板具2大齒尖。分布美國、加拿大、冰島和歐洲。裏海七鰓鰻屬(Caspiomyzon)背鰭2,上唇齒板只1齒尖。僅1種,即裏海七鰓鰻(Caspiomyzon wagneri)分布在裏海。七鰓鰻族(Lampetrini)上唇齒板寬,兩端各有1大齒,中間有1或數小齒。無輻射狀排列的唇齒,只七鰓鰻屬(Lampetra)。上唇齒稀少,內側唇齒每側3~4枚,其頂端有2~3齒尖;舌齒5~19枚,中間和兩端齒大,呈山字形。包括20種,我國產3種。日本七鰓鰻(Lampetra japonica)2背鰭分離。下唇齒板6~7齒尖。成魚春季溯河上游產卵。幼魚無眼,口馬蹄形,無齒。秋季下海。幼魚食浮游生物,經過變態,3~5年後發育為成魚,開始營吸著寄生生活,體長達半米餘。肉味美。分布日本、朝鮮和蘇聯,我國產於黑龍江、圖門江流域。東北七鰓鰻(Lampetra morii)2背鰭分離,下唇齒板9~10, 分布朝鮮、蘇聯,我國產於鴨綠江。雷氏七鰓鰻(Lampetra reissneri)2背鰭連續,分布朝鮮、日本,我國產於黑龍江、松花江和嫩江。後2種均為小型淡水魚。澳洲七鰓鰻亞科(Geotriinae)上唇齒板1,有4齒尖,舌齒有3齒尖,成魚有2齒尖,尾鰭和第二背鰭在性未成熟時分開。僅1屬1種,澳洲七鰓鰻(Geotria australis)分布澳洲南部,紐西蘭,智利。溯河洄游,寄生性。背眼七鰓鰻科(Mordaciidae)上唇齒板1對,每板有3齒尖。舌齒弧形,兩端各有一大齒尖。幼體眼背側位。成魚眼背位,只背眼七鰓鰻屬(Mordacia), 有3種,包括背眼(Mordacia lapicida)、短頭背眼七鰓鰻(Mordacia mordax)和早熟背眼七鰓鰻(Mordacia praecox),溯河洄游和淡水種,寄生或非寄生。分布澳大利亞東南部、塔斯馬尼亞和智利。
寄生或半寄生特性
七鰓鰻可用口漏斗吸附在魚類和海龜體上,以漏斗壁和舌上的角質齒銼破魚體,吸食血肉。角質齒損傷脫落後可再生。舌位於口底,由環肌和縱肌構成,能作活塞樣的活動,由於舌上有齒而稱為銼舌。七鰓鰻成體的咽後部有一支向腹面分出的盲管,稱為呼吸管(respiratory tube)。呼吸管口有5~7個觸手,相當於頭索動物的緣膜,管的兩側各有內鰓孔7個。每個內鰓孔通入一個球形的鰓囊(gill pouch),囊的背、腹及側壁都長有來源於內胚層的鰓絲,構成呼吸器官的主體。鰓囊經外鰓孔與外界相通。圓口綱動物由於具有這種獨特的鰓囊結構,所以又有囊鰓類(Marsipobranchii)之稱。盲鰻無呼吸管,內鰓孔直接開口於咽部,各鰓囊不直接從外鰓孔通向外界而是分別由出鰓管往後匯總到一條總鰓管(common branchial tube)內,在遠離頭部的後方開口於體外,所以體外只能見到一對鰓孔。圓口綱動物的鰓孔周圍有強大的括約肌和縮肌,控制鰓孔的啟閉,水可以從外鰓孔流入,在鰓囊交換氣體後,仍由外鰓孔流出,以適應它們吸附在寄主體表或頭部鑽入魚體內部時,無法從口中進水進行呼吸作用的半寄生生活。七鰓鰻的幼體營自由生活,呼吸方式由口腔進水,經內鰓孔於囊鰓完成氣體交換後,從外鰓孔出水。七鰓鰻在眼眶下的口腔後有1對“唾腺”,以細管通至舌下,腺的分泌物是一種抗凝血劑,對寄主進行吸血時,能阻止動物創口血液的凝固。
生活特性
七鰓鰻生活在江河(如東北七鰓鰻、雷氏七鰓鰻)或海洋中(如日本七鰓鰻),每年5、6月間,成鰻常聚集成群,溯河而上或由海入江進行繁殖。它們選好具有粗砂礫石的河床及水質清澈的環境後,先用口吸盤移去礫石造成淺窩,雌鰻吸住窩底的石塊,雄體又吸在雌鰻的頭背上,兩者互相卷繞,肛門彼此靠攏,急速擺動鰻尾,排出精子和卵子,在水中受精。因此七鰓鰻又稱石吸鰻。雌鰻每次交尾後只產出一部分卵,但在為期2~3天的產卵期內可多次交尾和產卵,因而每尾雌鰻的產卵總量可達14000~20000枚。親鰻在生殖季節里,消化道極其萎縮,絕食時間長達數月,經過生殖後,疲憊衰竭,終至死亡,無一生還。鰻卵圓小,直徑約0.7mm,含卵黃少,受精卵進行不均等的全分裂。胚胎先發育成體長10mm~15mm的幼鰻,其形態和構造均與成鰻相差甚遠:眼被皮膚遮蔽而不發達;整個背鰭和尾鰭為一條連續的膜質結構;口前有馬蹄形的上唇和橫列的下唇,合圍成口笠,不具口吸盤,也無角質齒;呼吸道尚未分化,故其咽部兩側的內鰓孔都經由鰓囊,通過外鰓孔到達體外;咽底有內柱。幼鰻曾被誤認是一種原索動物而命名為沙隱蟲(Ammocoete),它的攝食和獨立的生活方式與文昌魚大致相似。沙隱蟲在淡水或返回海中生活3~7年後,才在秋冬之際經過變態成為成體,再經數月的半寄生生活便達到性成熟時期,並開始了集群和繁殖活動。從沙隱蟲所呈現的原始構造及其生活習性,顯示了它們與原索動物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親緣關係,因此研究七鰓鰻的生活史,從脊椎動物演化來說,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