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七月的戰爭
- 作者:胡征
- 創作年代:現代
- 文學體裁:現代詩
《七月的戰爭》是現代詩人胡征創作的一首敘事長詩。內容簡介1947年7月是偉大的人民解放戰爭開始由戰略防禦轉變到戰略進攻的日子。晉冀魯豫野戰軍於7月初由黃河北岸挺進魯西南地區,揭開了戰略反攻的序幕。該詩描寫的就是這一歷史背...
2014年7月7日是“七七事變”77周年紀念日。黨和國家領導人在2014年7月7日上午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隆重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七十七周年。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現場直播紀念儀式,新華網...
澎湖海戰是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師於澎湖海域殲滅明鄭軍主力,收復澎湖、台灣,統一中國領土的作戰。澎湖海戰是清朝為了消滅鄭氏王朝所發動的戰爭,雖然鄭軍一度擊退清軍,最後仍然由清軍獲勝。澎湖被占領後,鄭氏王朝...
1948年6月下旬,華東野戰軍在攻克開封之後,迫使蔣介石調胡璉兵團、吳紹周兵團分別自汝南、駐馬店地區北上增援,並將楊才千兵團調往確山地區,致使漢水流域中段的國民黨守軍勢單力薄。劉伯承、鄧小平決定乘此良機,在7月2日至16日,以中原...
七月流血事件,是1917年7月17日發生於俄國的事件,造成了400餘人傷亡。正當布爾什維克黨對廣大民眾進行宣傳教育工作,繼續推進革命的時候,臨時政府卻於1917年7月1日驅使士兵在前線向德國、奧匈帝國進攻,妄圖以戰爭消滅革命,但這次冒險...
歷史上7月7日發生過的最重大事件是1937年侵華日軍發動的“七七事變”(亦稱“盧溝橋事變”),日本開始全面侵華,揭開了全國抗日戰爭的序幕。7月7日夜,盧溝橋日本駐軍在未通知中國地方當局的情況下,在中國駐軍陣地附近舉行所謂軍事演習,...
在斯洛維尼亞國內對於南斯拉夫聯邦軍強烈的不支持也對戰爭形成了有利的狀態,加上實行宣傳戰更讓聯邦變成了壞人一角,此時在歐洲各國的指摘聲中7月2日南斯拉夫聯邦軍一部份的軍隊決定先撤退。7月5日晚,在歐共體外長的調解下,斯洛維尼亞...
抗日戰爭(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168] [167]),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 日本侵華戰爭(Jap...
劉藻為一介書生,並不知兵,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乾隆帝對局勢的誤判,沒有將它當成是一場戰爭,而是普通的剿匪,所以敢於放手讓書生將兵。到了七月,緬兵飽掠後自動撤退。而劉藻競以“緬人望風遁走,清兵大捷”上奏。但緬兵絲毫不...
七十年,一部屬於全民族的《抗日戰爭》《抗日戰爭(一卷 1937年7月-1938年8月) 》以三卷的恢宏篇幅記述了發生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戰爭。作品以戰爭的每一次事件和每一場戰役為縱貫,以第二世界大戰的國際視角全面真實地揭示了...
戰爭過程 第一次戰爭 時間:(1257年—1258年)1257年(元憲宗七年、南宋寶祐五年)八月,歸化寨主何屈傳報稱元朝派使者前來。九月,陳太宗下戰令,命令左右將帥水陸並進日夜兼程前往邊界集結,並由陳國峻統領。十一月,戰令傳達到全國...
宋金戰爭是北宋宣和七年(金天會三年,1125年)至南宋端平元年(金天興三年,1234年),宋朝為抗擊金軍南攻,收復失地與金朝進行的一場大規模戰爭。戰爭背景 參見:金遼戰爭、海上之盟、太原之戰 遼天慶四年(1114年),女真族在部首領...
豐島海戰,亦稱牙山海戰,是指1894年7月25日(清光緒二十年六月二十三日)日本聯合艦隊襲擊中國北洋水師的一場海戰,也是甲午中日戰爭的開端。1894年夏,中日兩軍對峙於朝鮮半島,戰雲密布。清政府租用英船高升號等運兵增援駐防朝鮮牙山...
如南戰鬥後,華中野戰軍主力轉至海安東北地區休整補充。7月30日,李默庵集中6個旅的兵力,分別由如皋、姜堰合擊海安。華中野戰軍以第7縱隊實行運動防禦,以拖護主力休整。第7縱隊在殲國民黨軍3000餘人後,於8月3日主動撤離海安。國民黨軍...
7月20日,日軍參謀總長晉詢日本天皇時, 表示要對張鼓峰的蘇聯紅軍行使武力, 但天皇擔憂萬一引起真正的日蘇戰爭, 未予同意。7月29日, 蘇聯紅軍10餘人至張鼓峰北方約2公里的沙草峰一帶修築工事,第19師團長未奉大本營命令便下令...
馬江海戰慘敗,激起國人極大憤慨,1884年8月26日清政府被迫向法國宣戰,中法戰爭正式宣告爆發。戰爭背景 1883年,法國以越南為基地侵略中國,引發中法戰爭。有人說:李鴻章在中法戰爭取得局部勝利的時候,主張見好就收,理由是國家貧弱,...
松山戰役又稱松山會戰、松山之戰,是抗日戰爭滇西緬北戰役中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遠征軍於1944年6月4日進攻位於龍陵縣臘勐鄉的松山,歷時95天,本次戰役勝利將戰線外推,打破滇西戰役僵局,同時,拉開了中國大反攻序幕。戰役背景 戰略地位 ...
赤壁之戰是曹、孫、劉之間在長江進行的水、陸聯合作戰,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爭。孫、劉聯軍以1:4的劣勢兵力,戰勝了擁有絕對優勢的曹操,開創了在長江上以水、陸聯合作戰擊退北方軍的先例,它在戰爭指導上的成功之處...
主體建築8600平方米,基本陳列設有序廳、戰史館、支前館、英烈館和全景畫館,陳列內容全面反映了東北解放戰爭歷史,突出展示了遼瀋戰役的勝利進程,揭示了戰役勝利的諸多因素及偉大意義。陳列設計運用現代陳展理念,突出主題,把握重點,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