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崗古海遺蹟

七星崗古海遺蹟

七星崗古海岸遺址位於海珠區石榴崗路與華南快速幹線交匯處西北側,為保存完整的海蝕地貌。海蝕崖呈額狀突出,高約2米,海蝕平台寬6米,高出今海平面約1.93米,為切平構造地面,岩層傾角15度,平台後有深0.3米的海蝕甌穴。1982年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七星崗古海遺蹟
  • 地理位置:海珠區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保護類型: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遺址簡介,遺址位置,遺址現狀,遺址公園,歷史見證,遺址展望,公園修建,

遺址簡介

七星崗古海岸遺址的地貌頗為奇特:山崗的北坡和緩,南坡崖壁則呈額頭狀,下部山岩凹陷,岩壁下成斜平面台,台面向外下傾,傾角為15°。這是一種海蝕地貌,表明遠古時代南海水域的邊緣深入到珠江三角洲的北部。地理學家將它命名為古海蝕崖。此海蝕地貌形成於距今約6000年前,是世界上少數深入內陸的古海岸遺址之一,也是珠江三角洲地區海面變化的重要證據,對研究廣州地區自然環境變化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古海岸遺址古海岸遺址
七星崗古海岸遺址1937年被中山大學地理系教授吳尚時發現。這一發現為海內外專家們所關注,它突破了世界古海岸線與今天海岸線寬度最大值為50千米的說法。在此之前,地理學家們普遍將義大利距今海岸50千米的內陸古海遺址視為海面從大陸退出的最大里程。七星崗古海岸遺址距今海岸100千米以上,是原來說法的一倍。
關於珠江三角洲海岸線南移的成因,學術界的觀點有巨大分歧。吳尚時在1938年發表《廣州附近地形之研究》一文指出,七星崗海蝕崖下平台高出平原1米多,是海岸南移過程中珠江三角洲北部地殼的上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同意吳氏說法的學者認為,如同白雲山的形成一樣,白堊紀以來的地殼運動使珠江三角洲一帶地表逐步上升,從而將海岸線推移至如今的位置。但這一觀點並未被地理學界所普遍接受。另一些學者認為,第四紀世界性的冰川期將海平面抬高到水域足以到達七星崗一帶,隨著冰川期的過去,海平面又退回到原來的位置。而界於兩者之間的看法則認為,沖積平原的發育使得珠江三角洲一帶地表逐漸增高,並逐步向外推進,從而將海岸線擠到了如今的位置。他們認為,珠江三角洲平原是距今6000年間形成的,因此,七星崗古海岸存於距今6000年前。

遺址位置

廣州古海岸遺址由海蝕崖、海蝕洞和海蝕平台三部分組成。它們由海浪侵蝕而成, 海蝕崖呈額狀突出,高約2米。海蝕平台寬6米,高出今海平面約 1.93米,為切平構造地面,岩層傾角15度,平台後有深0.3米的海蝕甌穴。它們都是在海浪侵蝕作用下形成的,是五六千年前廣州古海岸存在的有力證據。七星崗古海岸遺址是現在已發現的最深入陸地的古海岸遺址之一,海岸已向南移動了100多公里,這在世界地質史上也是相當罕見的。

遺址現狀

隨著城市建設規模的擴大,七星崗古海岸遺址周圍的大片農田現已被高架橋、民工窩棚、廢品收購站、垃圾廠和化工廠包圍。不僅找不到門或台階靠近遺址,就連遠遠看上一眼都要冒著踩到糞便的尷尬。最後還是在遺址圍牆右邊廢品收購站老闆10多歲的兒子的帶領下從圍牆的破損處拽著1米多高的荒草爬上海蝕崖。只見珍貴的海蝕崖已被風化剝蝕得厲害,手一捏石塊就碎了;微向外傾斜的海蝕平台則有一半淹沒在深藍色的油污泥潭中。80年代建造的圍牆、紀念亭均已殘缺不全,亭內布滿雞窩,著名金石學家商承祚題寫的“古海遺址”碑鐫在紅磚斑駁的碑亭外牆,若不撥開重重荒草樹枝已難覓蹤跡。

遺址公園

在廣州石榴崗路與侖頭路交會處西北側有一處黑褐色礁石牆,也許很多老廣每天都會經過,但大概沒多少人知道,它竟是有著“世界第一古海岸遺址”之稱的國寶級海蝕遺蹟——七星崗古海岸遺蹟。從市文化局獲悉,為妥善保護該處天然文物,2008年內將原址興建七星崗古海岸遺址公園
七星崗古海岸遺蹟是由白堊紀紅色砂礫岩層所構成的小山坡,在山坡腳約20米的距離內,分布著“海蝕崖、海蝕平台、海蝕洞”的典型海蝕地貌———海蝕崖高2米,前有寬約8米略為傾斜的海蝕平台,崖下的洞穴是深約1米的海蝕洞,洞穴上方成額狀突出。有關學者考證,約在六七萬年前,七星崗一帶原是驚濤拍岸、白浪滔滔的南中國海岸邊,時至今日,它已成為見證廣州滄海桑田的活化石。
1963年3月,七星崗遺址被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但記者了解到,由於該處遺蹟是現在世界上已知的深入大陸最遠的古海岸,深入內陸達100公里,相比下,著名的義大利古海岸遺蹟離海岸只不過50公里。所以國際地理學界普遍認為,七星崗古海遺蹟完全稱得上是“世界級”的海蝕遺蹟。不過,由於長年缺乏系統管理和,七星崗海蝕岩已被風化剝蝕,遺址周邊雜草叢生,垃圾成堆,違章建築隨處可見。市文化部門已論證通過了相關的搶修方案,預計今年內將會在其原址動工興建古海岸遺址公園,在保持海岸遺蹟原貌不變的前提下,對部分已風蝕的海岩面進行修復,同時全面復綠遺蹟周邊環境。預計,2009年初,遺址公園可建成並對市民開放。

歷史見證

在大片裸露的紅色岩系礫岩前面連著一片寬敞的海平台,石崖下部有一連串半米深的浪蝕洞,使上部額狀突出。是五六千年前海浪拍擊沖蝕而成的遺址,包括海蝕崖、海蝕洞穴和海蝕平台,說明當時南海海岸就在這裡。崗前的大片農田綠野原是汪洋一片,而今海岸已向後退了約100公里。這是地理學家吳尚時教授於1937年5月14日發現的,是廣州地區歷經滄桑的證據。珠江三角洲約形成於3.7萬年前,曾發生過兩次海侵。七星崗海蝕遺蹟很可能形成於第二次海侵盛期,距今約4000~5000年。
當時,全球氣溫可能比如今還要高溫,普遍轉暖,中、高緯度的冰川大量消融,海平面上升,廣州城大部分地方,尤其是海珠區一帶,處於一片汪洋中。海浪以其巨大的威力拍擊島岸,七星崗海蝕遺蹟由此而來。
隨著廣州地區構造下沉作用暫停,淤泥作用加強,海水開始緩慢地退出廣州。宋代時廣州城下仍稱“小海”,因海面闊,常有海中巨魚游至城下。從明代開始,珠三角水陸面積開始發生明顯變化,海退的速度明顯加快,至清代嘉慶和道光年間,海水已退至順德以南一帶,隨後以每年70~130米的速度退出。

遺址展望

廣州歷經滄海桑田變化的見證——七星崗古海岸遺址竟然與窩棚、爛屋、垃圾為鄰,護欄破損,雞糞、豬糞遍地,污水橫流;有百多年歷史、南方沿海地區獨有的蚝殼屋僅剩2間,面臨“絕種”。為此,省政協委員、廣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員梁國昭呈遞提案呼籲:保護該遺址和蚝殼屋刻不容緩!
由海浪侵蝕而成,是六七千年前廣州古海岸存在的證據。海岸已南移了100多公里。該遺址是世界上已發現的最深入陸地的古海岸之一。在七星崗以東1.5公里的赤沙村,還曾發現有古沙堤,沙堤埋有海生貝類動物牡蠣的殼(蚝殼),這是古海岸存在的又一物證。在七星崗南面2公里的小洲村,還存有村民利用從地下掘出的大量蚝殼建造的房子。這些海蝕崖、洞、平台、古沙堤以及大量的蚝殼,從不同方面印證了廣州歷經滄海桑田的變化,具有頗 高的科學、教育、旅遊價值。
然而,赤沙村的古沙堤已難覓蹤跡。梁國昭說,在七星崗海岸遺址訪問附近居民甚至國家單位工作人員,竟無一人知道作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古海岸遺址的存在。至於小洲村的蚝殼屋,有著上百年的歷史,過去多達百餘間,但大部分已被拆毀,僅剩下的2間,只是因為屋主舉家外遷等原因才得以保留。梁國昭在提案中呼籲,整治七星崗古海岸遺址周圍環境、研究興建七星崗公園,對當地的地形地貌,以及小洲、土華等村的有科學、文化、文物、旅遊價 值的民居,採取措施加以保護,把古海岸遺址及蚝殼屋的保護列入海珠區果樹保護區、水鄉風情村及生態公園綜合旅遊區建設規劃,已是迫在眉睫。

公園修建

遺址公園修建在(2012年)啟動 從2006年開始,廣州市、海珠區就曾多次提出要在古海岸遺址及周邊修建遺址公園的構想,並多次制定了時間表,但是一直都未曾付諸行動,擱置多年。(2012年),海珠區委、區政府多次明確了要在年內啟動七星崗古海岸遺址公園的建設。記者2012年6月4日獲悉,公園一期的數百萬建設資金已經到位。設計方案正在完善,待規劃部門和市文廣新局審批通過後即可實施。
據介紹,公園一期主要是對遺址前面的空地進行整治,建成廣場。並將遺址和周邊的綠化進行整理最佳化。修建好園道,方便遊客前來參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