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陵水黎境

作品說明

這首描寫陵水的地理環境和民俗,陵水縣東北臨海,終年多東北風;西南傍山,山林多霧與瘴氣,荒僻多鳥獸,岐黎構寮而居。土產多與海北客交易。近年加強黎防戍守,暴亂事件不再發生,戰火停息。詩人較深入黎情,此詩寫得較切實。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七律·陵水黎境
  • 創作年代:清朝
  • 文學體裁:七言律句
  • 作者:黃培芳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七律·陵水黎境①
終歲炎風蔚峒溪,狉榛遺俗見岐黎②。
荒山嵐瘴黃猄出,深樹人家謝豹啼③。
土物幸通重海北,巢居多在亂雲西④。
寶停伐木增城戍,隱隱寒煙靜鼓鼙⑤。

作品注釋

① 陵水黎境,陵水,即今陵水縣,在海南島東南部,為黎族所居之地,後滲進部分漢族。
② “終歲”以下二句,陵水縣東北臨海,終年多東北風,岐黎依舊習俗以山溪為界劃分成若干峒,每個峒有峒首管理事務。炎風,東北風。《呂氏春秋·有始》云:“風有八等”“何謂八風,東北曰炎風。”《淮南子·地形訓》亦有“八風”之說。峒,黎族舊有的組織,以山嶺、溪河界或立石為界,劃分固定的地域,每個峒有“峒頭”處理事務。蔚,薈萃;引申為聚集。狉榛,柳宗元《封建論》:“草木榛榛,鹿豕狉狉。”狉,群獸走貌;榛,草木叢雜。遺俗,舊留的習俗。岐黎,《通志》云:“黎與岐分,而習俗皆同。”岐,謂不服化者為“岐”,即生黎。《舊志》:“村峒以入版圖為熟黎,未入者為生岐。”
③ “荒山”以下二句,說環境荒僻,山林多霧與瘴氣,黃猄出入之地。岐黎住深山密林之中,杜鵑啼聲淒涼。黃猄,字名赤麂,別名:紅麂、黃猔、印度麂、角麂、吠麂。黃色,牡者有角。肉可食,皮可製革。謝豹,即杜鵑鳥,又名子規。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三》記,吳人謂杜宇為謝豹。夜啼達旦,啼苦,則倒懸於樹,清明時節多聞之。
④ “土物”以下二句,黎地的土產多和海北客交易。陵水東北臨海,多東北風,因而當地黎民所構的草寮多向西;又為了避蛇獸侵害,所構的寮都距離地面數尺,謂之“巢居”。
⑤ “寶停”以下二句,詩人自註:“寶停司以木為城,設戍守”。寶停,今名保亭。靜鼓鼙,停止戰爭。二句說,近年黎防戍守較好,沒有發生暴亂事件。

作者簡介

黃培芳,清廣東香山人(今中山)人,字子實,又字香石,自號粵岳山人。嘉慶九年(1804年)中式副榜(副貢生)進入太學肄業。道光二年(1822年)充補武英殿校錄官;道光十年授乳源、陵水縣教諭,升肇慶府訓導,封內閣中書銜。自稱“粵岳山人”,能詩,與張維屏譚敬昭稱"粵東三子"。亦工書畫。“粵東七子”之一。著作甚豐,著有《香山志》1卷、《重修肇慶府志》22卷、《重修新會縣誌》14卷、《易宗》9卷、《春秋左傳翼》30卷、《嶺海樓詩文鈔》、《浮山小志》、《雲泉隨記》、《香石詩話》等不下50多種,共數百卷,世稱“嶺南名儒”。享年82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