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家山

七家山

七家山,又名白雲崖,位於安徽省樅陽縣城東北46公里的白梅鄉境內,西距浮山風景名勝區10公里。全山周長15公里,有8岩、3洞、11峰、8怪石、2泉、2池等著名景觀,堪與浮山相媲美,素有“小黃山”、“亞浮山”之稱。七家山西北部山腹中,有一石屏方整、深邃奇峻的山岩,原名“西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七家山
  • 地理位置:安徽省樅陽縣白梅鄉
  • 著名景點:白雲岩、一滴泉
  • 又名:白雲崖、戚家山
  • 傳說白雲青鳥
  • 海拔:401.2米
簡介,風景,人文景致,題詩,

簡介

據《傳燈錄》載,宋高僧守端住山白雲寺,以七家山西岩為內院,為白雲岩寺所有,故以“白雲”名之。白雲岩,為七家山岩洞之首,高33.3米,寬50米,深16.3米。細觀岩內石紋,西部如片片龍鱗,東部則似虎毛斑斑,奇趣盎然。洞壁隙縫間,湧出一泉,泉眼細小,流水如絲,涓涓不斷,久旱不涸,久雨不溢,清冽異常,每日流量可供百人飲用,泉源處石壁上陰刻“一滴泉”3個篆體大字。岩前曾有木樓,樓後為大士閣,宋高僧義青禪師住持浮山大華嚴寺時,以此岩為方丈室,岩巔題刻“青華嚴方丈”5字,至今仍清晰可見。明邑紳吳道新曾興建殿宇,名為“白雲草堂”。現存寺廟建於清同治年間,前後2進,磚木結構,共有房屋10餘間。1963年樅陽縣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廟南北100米、東西100米,為其保護範圍。白雲岩有稀世難見的一絕——青鳥。青鳥在中國古代被稱為傳信的使者,在外國被看著幸福理想的象徵。生活在白雲岩的青鳥為黛黑色,形似八哥,但尾長。它築巢於岩穴內,每日清晨用泉水沐浴,傍晚在山泉傍梳洗,午夜吟唱,聲音動聽、清脆悅耳。青鳥頻來,為白雲岩增添了不少動人的情趣。“白雲青鳥”曾被譽為古桐城八景之一。清劉大在《浮山記》中寫道:“山中有青鳥,其聲百囀,獨時時往來於白雲、金谷之間,他山未之見也。”

風景

七家山,海拔401.2米,山高峰險,崖壑幽絕,奇景壯觀,曾吸引墨客騷人來此攬勝抒懷,崖壁間現存石刻21處,其中宋刻4處,主要是歷代遊人贊詠山之風景的題詩、題詞和題名文字,字型或楷書,或篆書,行、草、隸書兼有之,均筆力遒勁,神彩瀟灑,實為難得的書法藝術遺產。山上岩峰羅列,風貌各異:雙尖峰,如鏤管寫天;鐵船峰,似舟艇啟航;老人峰,如著衣冠的道者策杖而行;火焰峰,似火炬燃空;還有金輪峰、佛髻峰、天鵝峰、寶鼎峰等,神韻別具。山中奇岩怪石,舉目即是,俯首可見:抱龍洞,又名青華岩,洞高四丈,寬十餘丈,深達八丈,可游可居,以穹頂中縫為界,左右岩石一邊赭,一邊黃,一邊紋理豎直,一邊紋理斜平,用物敲擊,一邊激越,一邊深沉;蛾眉岩旁函雲洞,洞體不大,神奇的是,山上雲霧,常起升於洞口,洞內有霧,山上有雲,洞內霧消,山上雲散,阮自華題刻“函雲洞”,趙凡夫題曰“函雲關。”函雲洞左側有長廊石壁數十丈,謂之“撒手廊”。
望仙台望仙台

人文景致

險峻之處有石台,明書畫家黃道周曾登其上,為吳道新題“一葉翔真羽”5字。函雲洞後還有月龕、鶴仙、呂洞賓拔劍竇、鈞魚台、青藤洞等勝跡。安石台旁的母岩內,五小岩會聚,形態各異,形成了一岩集數岩,一洞套數洞的奇觀特境。鐵障峰與鐵船峰間有深池,人稱芥拗池,現已建成七家山水庫,高峽出平湖,盈盈綠水,將山峰、靈岩映襯得分外秀美。岩壁間石刻數楨,峰巒上奇木千株,山谷間畲田一片,組成了翠碧香濃的人間幽境。明學者方學慚遍覽山中勝景後,欣然寫下了優美的詩篇:

題詩

石徑斜穿綠,岩花半入雲;望中孤鳥沒,天末楚江分。
醉倚層樓月,暗來萬壑曛;囅然成一嘯,誰許達人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