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妹羊肚菌

七妹羊肚菌

七妹羊肚菌對應的是系統發育學種中的Mel-7,和六妹羊肚菌為姊妹品種。基於形態學及生態學數據,該種和六妹羊肚菌沒有明顯區別;是可栽培品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七妹羊肚菌
  • 拉丁學名:Morchella septimelata
  • :真菌界
  • :子囊菌門
  • :盤菌綱
  • :盤菌目
  • :羊肚菌科
  • :羊肚菌屬
  • :七妹羊肚菌
生物學特性,詞源,形態,生境,評述,馴化栽培,

生物學特性

詞源

七妹羊肚菌Morchella septimelata
系統發育學分類的第七個黑色羊肚菌類群種而得名。
人工種植的七妹羊肚菌(幼嫩)(2015年拍攝)人工種植的七妹羊肚菌(幼嫩)(2015年拍攝)

形態

子囊果高7.5-20.0 cm,菌蓋長4.0-10.0 cm,最寬處3.0-7.0 cm,圓錐形至近圓錐形;豎直方向上有14-22條脊,大多比較短,具次生脊和橫脊,菌柄與菌蓋連線處的凹陷深1-3 mm、寬1-3 mm,脊光滑無毛或具輕微絨毛,幼嫩時棕褐色至棕色,隨著子囊果成熟顏色加深呈深棕色至黑色,幼嫩時脊鈍圓扁平狀,成熟時變得銳利或侵蝕狀;凹坑呈豎直方向延展,光滑,顏色變化從幼嫩時的黃褐色至黃褐棕色、粉紅色或棕褐色加深到成熟時的棕色至棕褐色;菌柄長3.5-10.0 cm,寬2.0-5.0 cm,通常基部似棒狀,頂端略微擴張變大,具白色粉狀顆粒,菌柄白色,隨著標本的老熟,顏色變深至棕褐色;肉質白色,中空,厚1-2 mm,基部有時有凹陷腔室;不育的內表層白色,具短柔毛;八孢子囊孢子(17-)18-25(-30)×10-15(-20)μm,橢圓形,表面光滑,同質;孢子印亮橙黃色;子囊175-275×12-25 μm;圓柱形頂端鈍圓,無色;側絲100-200×5-12.5 μm,圓柱形具尖的、近棒狀或近紡錘狀的頂端,有隔,2%KOH無色;不育脊上的剛毛60-200×7-18 μm,有隔, 2%的KOH棕褐色,頂端細胞近棒狀(少量的近頭狀或不規則形狀)。
七妹羊肚菌形態特徵,標尺5 cm(Kuo et al. 2012)七妹羊肚菌形態特徵,標尺5 cm(Kuo et al. 2012)

生境

發生在海拔1000-2000 m的中度火燒地針葉林下,通常臨近溪床、小溪和小水坑;通常在過火後隨即大量發生,之後隨著年歲的推移,數量逐漸降低。在每年的四月到七月間均有發生。

評述

七妹羊肚菌(Morchella septimelata)對應的是系統發育學種中的Mel-7(O’Donnell et al. 2011)。基於當前的形態學及生態學數據,該種和六妹羊肚菌沒有任何區別;七妹羊肚菌在我國的四川等地也有發生。六妹羊肚菌和七妹羊肚菌都是可以成功馴化栽培的品種。除此之外,梯棱羊肚菌也是當前中國大面積栽培的品種。
人工種植的七妹羊肚菌(2016年拍攝)人工種植的七妹羊肚菌(2016年拍攝)

馴化栽培

七妹羊肚菌是可馴化栽培品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