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七大拳系
- 外文名:The seven boxing series
- 傳統武術:指流傳於民間
- 少林寺:俗話說:“天下武功出少林。”
- 少林武功:淵源是中原地區的民間武功
傳統武術,少林拳系,少林寺,少林武功,少林拳種,少林拳,武當拳系,武當山,道士,道家,武當拳,武當拳高手,武當派拳路,太極拳系,意氣運動,技擊原則,寸勁,起源,形意拳系,出現,發展,技擊原則,八卦拳系,龍形八卦掌,尹氏八卦掌,程氏八卦掌,宋氏八卦掌,梁氏八卦掌,八卦掌,峨眉拳系,峨眉山,峨眉拳系,巴蜀文化,南拳拳系,起源,俞大猷,南拳拳系的形成,南拳,
傳統武術
傳統武術是指流傳於民間、傳承有序的中國武術拳種流派。
中國武術究竟有多少拳派,多少套路,至今沒有人能說得清楚。我國歷史悠久,幅員遼闊,各地區之間經濟文化發展很不平衡,並且風俗民情也互有差異,所以各地區之間的武術風格也常常是各具特色,互不重複。
武術是一種文化形態,它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地域因素的影響,又由於它基本屬於純粹的民間文化,所以它一直保留著原始古樸的風貌,沒有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
中國武術的主要流派都是從地域性文化派生出來的。我們把這些主要流派稱為“拳系”,第一個拳系中又包括若干個拳種。
中國武術至少有七大拳系,即少林、武當、峨眉、南拳、太極、形意、八卦。一些少數民族還有自己獨特的武術,有些無法包容在這七大拳系之內。此外,中國武術還包括跤術,在漢、回、蒙古、滿等民族中流傳很廣,蒙古族跤術更是獨具一格。跤術的基本規則是雙方要互相抓住,與拳術頗有不同,所以也無法包容在拳系之內。
少林拳系
少林寺
俗話說:“天下武功出少林。”名馳中外的嵩山少林寺,就是少林武術的發源地。
嵩山位於河南省中部的登封市境內,氣勢雄偉磅礴,被推為五嶽之首。少林寺坐落在少室山腳下,依山勢而建,直至山腰,異常宏偉。
少林寺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第一位入主少林寺的是東天竺高僧跋陀。其後不久,南天竺高僧達摩也曾去過少林寺,但他並沒有在寺內久住,更沒有什麼“面壁九年”之事。後人傳說達摩曾寫有《易筋經》,創編了“羅漢十八手”,於是開創了少林武術。這是沒有任何根據的。少林寺內有“面壁石”一塊,也是後人的偽造。
少林武功
少林武功的淵源是中原地區的民間武功。據考古發現,至遲在兩漢時期,中原一帶的武功已發展到相當水平,行氣導引之術(氣功)也已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驗。少林寺的和尚多數來自中原一帶,有些人入寺以前就會武功,入寺之後又在僧眾之間相互傳授切磋。在武功方面,少林寺一向有兼收並蓄、善於學習的傳統,所以能廣泛吸收僧俗兩界的武功精華,不斷總結提高,並有所發展創造。
少林寺以武功名揚天下是在明清時期。
明朝嘉靖年間(1522—1566年),倭寇竄擾東南沿海,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當時有少林派武僧八十餘人在月空的率領下勇赴沙場,屢挫敵掐。這些武僧“俱持鐵棍,長七尺,重三十斤,運轉便捷如竹杖,驍勇雄傑。官兵每臨陣,輒用為前鋒”。倭冠多是日本的失意武士,手持長刀(倭刀,類似後來的日本軍刀),兇猛異常,但每次都被少林武僧殺得一敗塗地。在這次抗倭戰爭中,先後三十餘名少林寺派武僧為國捐軀。
嘉靖四十年(1561年),抗倭名將俞大猷(福建人)途經嵩山,曾拜謁少林寺。俞大猷本是一代武林宗師,他發現少林寺的棍法“傳久而訛,真訣皆失”,於是將自己精研的棍法傳給少林寺僧。少林寺棍法由此精進。經過七八十年的努力,到了明朝末年,少林棍法已被推為諸家棍法之首,被公認為棍法正宗。此後,少林寺僧又專攻拳術,以使拳術與棍術齊名。明末時,少林僧洪記又從一位名叫劉德長的高手那裡學得獨步天下的峨眉槍法。
明末清初之際,少林寺廣泛汲取了北方許多拳派的精華,又學習了福建的棍術和四川的槍術,在本寺武功的基礎上加以融會提煉,終於形成了內容博深、技藝精湛的少林拳系,全面取得了武術正宗的崇高地位。同時,由於少林武功的名氣越來越大,北方的不少拳派也託名少林以自重。這樣,少林拳系實際上就涵蓋了中國北方地區的幾乎所有的武術門派,少林武術也就成了中國北方地區武術的總稱。
少林拳種
目前流行於北方地區的多數拳種,如梅花、炮拳、洪(紅)拳、功(弓)力、劈掛、通臂、短打、燕青(秘蹤)、攔手、螳螂、七星、朝(昭)陽、關東、戳腳、鷹爪,以及長拳、猴拳、萇家拳、岳氏連拳等等,都被認為屬於少林拳系。上述每一拳種都又分別擁有若干拳械套路和功法。據少林寺弟子講,目前僅少林寺內秘傳的拳路就有234種,器械套路137種,合計371種,另外還有許多功法,可謂集中原武功之大全了。
少林拳
少林拳多走剛猛一路。中原人身高體壯,偉岸多力,性格憨厚,所以拳路多是大開大合,勁力迅猛,充分發揮臂長腿長的優勢,放長擊遠,講究“一寸長,一寸強”。中原人重心較高,因此特別注意發揮腿擊的優勢,主張“手打三分,腳打七分”,又有“手提兩扇門,全憑腿打人”之說。
少林拳質樸無華,很少搞花架子,其編排完全從實戰格鬥出發,來去一條線,起橫落順,即橫身而起,順身(側身)而落,在擊敵的一瞬間,使自己身體的受敵面積變到最小。少林拳要求“拳打臥牛之地”,意思是與敵接戰,或進或退,不過是兩三步之間,套路編排要合乎這種實戰需要。
少林寺是中國佛教中禪宗的祖庭(發源地),所以少林拳屬於佛門武功,少林僧人練拳的本意在於護寺護法。禪宗的和尚都要練習參禪,日日堅持,不得間斷。參禪時,必須端坐蒲團之上,澄心空慮,心念集中於一點,其他什麼都不能想。久而久之,便有可能豁然開悟,參悟禪理。少林寺的人在習武的同時,也要堅持參禪。禪法本是一種心法,也可變通成為內功。少林寺武僧歷代多出高手,與他們堅持參禪有一定關係。
武當拳系
在中國武林中,一向有“外家少林,內家武當”之說。少林與武當,可謂雙峰並峙,各有千秋。
武當山
武當山雄踞於湖北省西北部,為大巴山余脈,北接豫陝,南控三峽,西鄰巴蜀,東瞰武漢,方圓八百里,其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高於泰山和嵩山。武當山古屬均州,為襄陽府所轄,今屬丹江口市。從武當山向南不遠,便是著名的神農架地區。
武當山奇峰競秀,風景幽麗,其險奇詭異之境,雄渾涵厚之態,較泰山有過之而無不及。武當山地處偏遠,迥出塵表,歷來為道教聖地之一。相傳真武帝君曾在此修練,久而得道飛升。
道士
武當山的道士很早就有練拳的傳統,清初學者黃宗羲說武當拳為武當道士張三峰(一作張三豐)所創。張三豐,元末明初技擊家,武當派道人,武當丹士,被奉為武當派創立者,精拳法,其法主禦敵,非遇困危不發,發則必勝。[3]《明史·方伎傳》載:“張三豐,遼東懿州人,名君實,一名君寶,字全一,三豐其號也。”
道家
道家講究清靜無為,又最講究養生之道,所以武當拳的特點是技擊與養生並重,融養生於技擊之中。幾乎所有的道家拳派都是如此,這與偏重技擊的佛門拳派少林拳有所不同。
武當拳
武當拳以養氣健身、制敵自衛為目的,其技擊原則是後發制人,以靜制動,以逸待勞,後發先至,乘勢借力,要求鬥智不鬥力,尚意不尚力。在對敵時,要求化去對方的勁力,而不宜以硬對硬(貴化不貴抗);步走弧形(圈步),進以側門(從敵方身側搶進);動如蛇之行,勁似蠶作繭,心息相依,閃展巧取。
武當拳手法多變,以翻鑽為主,多用掌而少用拳,不像少林拳那樣,多是出拳直擊。武當拳法較少跳躍動作,步型低矮。多用掌,與重在打穴有關;少跳躍,與重在實踐有關;步型低,與重在擒拿有關;走圈步,與重視跌法有關,由此形成了武當拳的獨特風格。
道士們過的是與世無爭清靜生活,所以練武當拳的目的在於自衛,除非遇到危急情況不許動手,而一旦動手,則是柔中有剛,軟里藏硬,化勁用柔,發勁用剛,具有較大的威力。
武當拳高手
清代初期,武當拳曾在寧波一帶流傳,出現了張松溪、葉近泉、單思南、王征南等高手。黃宗羲的兒子黃百家(字主一)就是王征南的弟子。
由於武當派極秘其技,擇徒甚嚴,又向來不愛炫耀,所以武當拳的流傳並不廣。黃百家之後,武當拳似乎突然消失,人們多以為失傳,實際上並非如此。
大約在明代中期,武當拳分為兩支,一支留在本山,一支據說由張松溪南傳至四川。晚清光緒年間,武當山道士的後人鄧鐘山又在江蘇江寧(今屬南京市)開堂授徒,於是武當拳又東傳至江蘇。四川、江蘇兩支至今繁盛。留在武當山的一支也未失傳,至今武當道士仍然保持著練武傳統。
武當派拳路
據粗略統計,流傳至今的武當派拳路不下六十種,包括太乙五行、純陽、太和、啟蒙、六步、咫尺、光明、問津、探馬、七肘、七星、兩儀、指迷、鷂子、長拳、六路、八極、醉八仙、雲帚、剛拳、五朵梅花、柳葉綿絲掌等等。武當派的器械套路也有幾十種,如六乘槍、四門槍、雁鬥神槍、岳家槍、龍門十三槍、一葦棍、撼山易棍、玄武棍、棍元鐵棍、武當劍、八仙劍、三合刀、四門刀、戒刀、春秋大刀、雁尾單刀、虎尾鞭、連環鐧、板凳拳、太極球等。武當拳派中還包含若干功法,比較著名的有活氣功(類似“鐵布衫”功)、和血功(重在養生)、打穴功、渾元陰陽五行手、黑砂迷魂手、紅砂勾魂手、五毒斷魂手、五雷閃電手等。
武當拳系的形成時間,大概在明末清初,約與少林拳系同時。就目前影響而言,武當拳系遠不如少林拳系,是七大拳系中影響最小的一個。
太極拳系
在中國武術中,最能體現中國人性格氣質的,莫過於太極拳了。
意氣運動
太極拳合技擊與養生為一體,是一種意氣運動。它要求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意動形動,意到氣到,氣到勁到,勁由內換,柔中有剛,剛柔相濟。在技擊時,太極拳講究以靜制動,以柔克剛,以小力打大力,從不以拙力取勝。太極拳由一系列螺旋纏繞動作組成,每個動作都呈圓形。從外觀上看,太極拳全部是劃圓的動作,與其他拳派迥異其趣。
在行拳時,它要求以腰為軸,節節貫穿,以內氣催動外形,示柔緩於外,寓剛疾於內,沾手即發,以此體現出避實擊虛、蓄而後發、引進落空、松活彈抖的獨特技擊風格。
技擊原則
在技擊原則上,太極拳堅持重在防禦,以守為攻,以退為進,即所謂“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太極拳高手們一般不主動進攻,而是防範周嚴,後發制人。他們多是等待對方進攻,一搭上手,即粘住不放,捨己從人,順對方進擊的方向,以弧形動作化開對方的勁力,借力打力,發揮“四兩撥千斤”的特長。太極拳利用離心力原理,以腰脊為中軸,自己一切動作皆為內圈,而始終置敵於外圈。這樣,即便內圈的動作慢些,仍可勝過外圈的“快”,易使對方失去重心。行拳者在舒緩瀟灑的旋轉之中,隨時可以驟然發勁。
寸勁
太極拳的發力多是彈抖之勁,稱為“寸勁”,即在極短距離內,無須大幅度作勢,即可將內勁發出。這是由意氣引導,身體諸大關節高度諧調,而於剎那之間爆發出來的一種合力,其勁甚短,其發極速,其力冷脆,具有較大的威力。不少人以為太極拳動作遲緩,無法用於技擊,其實是一種誤解。
太極拳講究以弱勝強,以慢勝快,以少勝多,以巧勝拙,最忌以拙力死拼濫打,最忌硬頂硬抗。它是一種蘊含著深奧哲理、充滿了智慧的拳種,它集中體現了中國人的處世之道,體現了中國對人生、對宇宙的悟解,可謂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特殊表現形態。
起源
關於太極拳的起源,武術界一直存在著爭論。多數意見認為太極拳起源於河南溫縣陳家溝,為陳王廷所創。陳王廷為明末清初人,原學家傳武功。清軍入關以後,陳王廷曾在登封玉帶山參加反清武裝鬥爭,事敗後回歸故里,隱成三十年,潛心研究武學,終於創編出獨具一格的太極拳。
陳王廷之後,太極拳一直在陳氏族人中傳授,人稱“陳氏太極拳”。直到晚清時期,太極拳才開始外傳,以北京為中心,衍化出楊、武、孫、吳四大流派。
楊氏太極拳始於楊福魁(字露禪,1799年-1871年)。楊福魁是河北永年人,早年家貧,被溫縣陳家溝某陳姓大戶購為僮僕,得以到陳家溝,遇陳氏第十四代陳長興(1771年-1853年),學藝十餘年,技藝大成。楊福魁後來在北京屢挫名手,人稱“楊無敵”,被推薦到王府授拳。當時,在王府學拳的多是王公貴族子弟,體質嬌嫩,楊福魁便將陳氏太極拳中一些難度較大的動作作了修改,使之不縱不跳,趨於簡單柔和,又經福魁三子健侯、健侯之子兆清(字澄甫)的修改,就成了目前流行很廣的楊氏太極拳。
武氏太極拳始於武禹襄(1812年-1880年)。武禹襄也是河北永年人,出身於書香門第。楊福魁從陳家溝藝成回永年後,武禹襄從他學拳。不久,武禹襄又慕名到溫縣趙堡鎮,拜陳氏第十五代陳青萍為師,學習陳氏小架(即“趙堡架”)。其後,武禹襄把楊氏大架和陳氏小架結合起來,形成了武氏太極拳。
孫氏太極拳始於孫祿堂(1861年-1932年)。他是河北完縣人,早年為形意、八卦名家,在北京有“活猴”之稱。孫祿堂在五十歲那年,拜武禹襄的再傳弟子郝為真為師,融形意、八卦、太極為一體,創編了架高步活、開合鼓盪的孫氏太極拳。
吳氏太極拳始於吳鑒泉(1870年-1942年)。吳鑒泉是北京人,滿族,後改漢姓為吳。他的父親全佑曾先後從楊福魁、楊班侯父子學拳,鑒泉得其父傳。後來,吳鑒泉在楊氏父子拳架的基礎上,又加以改進修潤,使之更趨於柔和,於是形成了吳氏太極拳。
到了民國初年,由陳氏太極拳衍化而出的楊、武、孫、吳各成一派,形成五花競放之勢,大名鼎鼎的太極拳系才算真正形成。它是中國諸大拳系中形成最晚的一個,但也正因為如此,它又成為中國諸從拳系中最富於活力的一支。
從陳王廷開始,陳氏族人一直是耕讀傳家,保持著文武兼修的優良傳統,不僅歷代多有技擊高手,而且出現了傑出的技擊理論家。陳氏太極拳的這一傳統也影響到其他四支太極拳。所以,直到目前為止,在中國的諸大拳系中,太極拳始終具有文化層次上的明顯優勢。研究太極拳的著作,不僅數量最多,而且有理論深度,在功法和技擊方面較少保守性。再加上太極拳融技擊與養生為一體,老少鹹宜,所以能在短短几十年間,由北而南,風靡全國,成為發展勢頭最快的一個拳系。
形意拳系
形意拳又名心意拳或心意六合拳,與武當、太極、八卦並稱內家四大拳派。但是,形意拳的風格卻是硬打硬進,幾如電閃雷鳴,在內家拳中獨樹一幟。
出現
形意拳出現於明末清初,為山西蒲州(今永濟)人姬際可(字龍峰)所創。相傳姬際可早年曾到嵩山少林寺學藝十年,頗得少林秘傳,尤精槍術。當時正值天下大亂,姬際可考慮到處於亂世可執槍護身,倘若處於太平之世,不帶兵刃,一旦遇到不測,將何以自衛?於是他變槍為拳,取“以意為始,以形為終”之意,創編出迅猛雄悍的形意拳。
發展
後來,形意碰撞逐漸衍化成三大流派,內容也不斷豐富。第一是山西派,代表人物是山西祁縣人戴龍邦。第二是河北派,代表人物是李洛能。李洛能是河北深縣人,以經商為主,拜戴龍邦次子戴文勛為師,學藝十年,人稱“神拳李”,回到河北原籍後傳授不少弟子,形成河北一派。第三是河南派,代表人物是戴龍邦的師兄弟馬學禮。馬學禮是洛陽人,回民,所傳多為河南回民,形成河南一派。民國初年,河北、河南兩派形意先後南傳至四川、安徽、上海等地,其後又遠傳海外。山西一派至今流傳不廣。
形意拳系的最終形成應在清末。
形意拳基本屬於象形拳,它的主要套路多是摹仿一些動物的捕食及自衛動作而成,即所謂“象形而取意”,如龍、虎、猴、馬、鼉、雞、鷂、燕、蛇、鳥台、鷹、熊、等等。山西、河北兩派多用梢節(拳掌),河南派更注意發揮中節、根節的作用,多以肘膝和肩胯擊敵。
形意拳雄渾質樸,動作簡練實用,整齊劃一,講究短打近用,快攻直取。形意拳的基本套路,如五行拳、十二形等,多是單練式,一個動作左右互換,來回走趟。日積月累,年復一年,一個動作可重複演練達數萬次之多。一旦遇敵,在速度、力量、準確性方面均可達到驚人的進步。
技擊原則
在技擊原則上,形意拳主張先發制人,主動進攻,搶占中門,硬打硬進。拳譜說:“視人如蒿草,打人如走路。”“練拳時無人似有人,交手時有人似無人”。在交手時,則要求“遇敵猶如火燒身,硬打硬進無遮攔”,“拳打三節不見形,如見形影不為能”,“起如風,落如箭,打倒還嫌慢”。形意拳要求在最短時間內解決戰鬥:“不招不架,只是一下”。意思是敵人打來,我根本不必招架,只須致命一擊,便可取勝。清末時,有的形意高手常常是一拳即將強敵打飛(如李洛能、郭雲深),乃至一拳將強敵擊斃(如馬學禮的外甥馬三元)。所以形意拳門規甚嚴,不準輕易與人交手。河南派形意規定:凡忤逆不孝者,貪財如命者,逞能欺人者,貪酒好色者,概不得收為弟子;凡練此拳者不得惹是生非,遇事必須忍讓,也不準在街頭賣藝。
1954年,美國有一位名叫吉爾比的格鬥高手在菲律賓的馬尼拉市見識了一位華人拳師演示的形意拳,大為驚佩,認為它是“拳術中的最高形式”,“但要小心它的危險性”。
形意拳也屬於道家拳派,講究內功訓練,在應敵時要求以意念調動出體內的最大潛能,以意行氣,以氣催力,在觸敵前的一瞬間發勁,而且要求肘部不得伸直,縮短了出拳距離,使得形意拳具有較強的穿透力,往往可對敵人內臟造成傷害。所以,形意好手們在一般情況下,絕不輕易出手,也不敢輕易出手。
形意拳以少勝多,以拙勝巧,以快擊慢,以剛摧柔,其動作卻是質樸無華,甚少跳躍,幾乎沒有什麼觀賞價值。20世紀20年代,王薌齋(郭雲深弟子,1885年-1963年)又在形意拳的基礎上舍形而取意,創立了意拳(曾名“大成拳”)。
意拳的出現標誌著中國武術的一次革命。王薌齋大膽捨棄了武術的所有傳統套路和固定招法,將站樁功提高到首要位置。意拳沒有套路,沒有招式,只講究隨機應勢,應感而發。王薌齋曾在一招之內,擊倒世界最輕量級職業拳擊冠軍英格(匈牙利人)。他又曾多次應戰日本柔道高手,均是一招將對方擊倒。
形意拳動作簡約,切於實戰,順應了武術發展的潮流,所以傳播很快。此外,該拳系的歷代傳人較少保守性,並致力於理論研究。它與太極拳系一樣,都是以其潛在的文化優勢而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八卦拳系
八卦拳就是八卦掌。八卦原指八個方位,即北、南、東、西、西北、西南、東北、東南。八卦掌以掌法為主,其基本內容是八掌,合於八卦之數;在行拳時,要求以擺扣步走圓形,將八個方位全都走到,而不像一般拳術那樣,或來去一條線,或走四角,所以稱為“八卦掌”。其實,八卦掌與八卦並無什麼內在聯繫。
龍形八卦掌
目前流行的八卦掌,又名“游身八卦掌”或“龍形八卦掌”,為董海川(1796年-1882年)在北京所傳。
董海川是河北文安人。相傳他早年喜好武術,精羅漢拳(屬少林拳系)青年闖蕩江湖,曾遍游吳越巴蜀,後在江皖深山中遇一道人,得授八封掌,武功大進。但不知何故,董海川在中年時突然變成太監,入了皇宮。不久,他的行跡便引起猜疑,只得設法退出皇宮,轉入京師肅王府,當上武術總教師,開始傳授弟子。
董海川所傳弟子極多,幾近千人。他因材施教,弟子們所學各有所得,迅速衍化出多種流派。其主要流派有:
尹氏八卦掌
尹氏八卦掌,為尹神速(1840年—1909年)所傳,尹福為職業武師,長住北京;
程氏八卦掌
程氏八卦掌,為程廷華(1848年—1900年)所傳,程廷華在北京開眼鏡鋪,人稱“眼鏡程”,八國聯軍入侵時,被德軍槍殺;
宋氏八卦掌
宋氏八卦掌,為宋長榮所傳,宋長榮住北京地安門內;
宋氏八卦掌,為宋永祥所傳,宋永祥住北京北城;
梁氏八卦掌
梁氏八卦掌,為梁振蒲(1863年—1934年)所傳,梁振蒲在北京經營估衣,人稱“估衣梁”。他14歲拜董海川為師,藝成後曾在河北冀縣等開設“德勝鏢局”。
由此可知,八卦掌傳至第二代時,已經衍化出尹、程、二宋、梁等五個支派,於是在清末民初,以北京為中心,初步形成八卦拳系。
大約在光緒初年,形意名師郭雲深(1855年-1932年)慕名到北京,與董海川比試。雙方以武會友,連戰三日。至第三日,董海川之掌法愈變愈奇,郭雲深才大為嘆服。兩位高手又潛心切磋數月,議決合形意、八卦為一門:習形意者,調劑以八卦掌,可消偏剛偏進之弊;習八卦者,兼習形意,則有剛柔相濟、攻堅克銳之功。張占魁既從董海川學八卦掌,又從劉奇蘭學形意拳,遂融二者為一,創編出“形意八卦掌”,目前在四川、上海等地都有流傳。
八卦掌
八卦掌以掌代拳,步走圓形,突破了以拳為主、步走直線的傳統拳法,為中國武術開闢了一方新天地。其步法以提、踩、擺、扣為主,左右旋轉,綿綿不斷。八卦掌以走為上,要求意如飄旗,氣似雲行,滾鑽爭裹,動靜圓撐,剛柔相濟,奇正相生。好手行拳,真箇是行如游龍,見首不見尾;疾若飄風,見影不見形;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常常能使對手感到頭暈眼花。以此應敵,則避實擊虛,手打肩撞,皆可以意為之。
八卦掌另有對練和散手,器械有刀、劍、棍、鴛鴦鉞等,其步法要求與掌法相同。八卦刀又名“八盤刀”,長1.4米,重2公斤,其長度和重量都超過一般的單刀。
峨眉拳系
峨眉拳系是指以峨眉山為中心的四川拳系,它是在中國南方地區僅次於南拳第二大拳系。
峨眉山
峨眉山雄跨於四川中部,北瞰邛崍,南鄰小相、大涼眾山,東有岷江,西有大渡河,雄渾高峻,綿亘百里,盡得巴山蜀水之靈氣。其主峰高達3099米,遠在武當,嵩山之上,原來為遊覽勝地。
峨眉山是中國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相傳是普賢菩薩的道場,山上寺觀眾多,有不少名剎。
據說峨眉山上的和尚道士很早就有練武的傳統,但史料很少記載。明代中期,抗倭名將唐順之寫了一首《峨眉道人拳歌》,生動描寫了峨眉拳法的快速靈巧。唐順之本是武林高手,曾向戚繼光傳授過槍法。他以行家眼光看拳,其描寫自然不同於一般文人的誇誕之筆。由此可見,當時的峨眉拳法已相當成熟,在少林拳法之外自成一格。
大概在唐順之推許峨眉拳法的同時,峨眉的器械水平也正在悄然完成著質的飛躍,其標誌著峨眉槍法名揚天下。
峨眉槍法為峨眉山普恩禪師所傳,至明末時已傳四代,少林僧洪記也曾學得這一槍法。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吳殳是普恩禪師的第四代傳人。吳殳是一代武林高手,尤精槍法。他曾匯集各種槍法五百餘種,推峨眉槍法為第一。明代中期,峨眉的槍法,福建泉州的棍法和劍術,都曾獨步天下,其水平遠在嵩山少林寺之上,而且後來都曾對少林武術的發展產生促進作用。同樣地,少林拳法對峨眉拳系的最終形成也產生過重大影響。
四川向稱天府之國,經濟文化發達很早,與北方交流頻繁,歷史上北人入川絡繹不絕,將少林拳法帶入四川。四川民風勇悍,人民富於鬥爭精神,習武之風幾乎不亞於中原。峨眉拳術就是在四川地方拳術與少林武功互相交流融會的基礎上形成的。在四川流傳較廣的僧門拳、明海拳、洪門拳、字門拳、會門拳、盤破門等。據說均源於嵩山少林寺。趙門拳、山東教等也與嵩山少林寺有淵源關係。但是,上述諸多拳派,多以短拳為主,“多拳少腿”,與“多腿少拳”的少林風格已有明顯區別,已經四川化了。有些拳種在北方早已罕見,卻在四川紮下根來,像在四川南充地區流行的江河拳,相傳源於河南開封,可是如今在開封倒是失傳已久了。
峨眉拳系
峨眉拳系中也包括一部分土生土長的拳種。像余門拳就是東鄉縣(今宣漢縣)余氏家族的祖傳拳術,到清乾隆中期始傳外姓。白眉拳相傳為峨眉山白眉道人所授。化門拳相傳為峨眉山修德禪師所傳。峨眉拳系中還有一些罕見的象形拳,像慧門拳中有蛤蟆拳、蝴蝶拳各一路。余家拳中有一路“攀花拳”,動作模仿蜂蝶飛舞花叢之態,輕盈靈巧,多縱跳閃躲,講究沾手連發。峨眉拳系中還有一套黃鱔拳,為安岳陳氏家傳拳術。
此外,武當、南拳、形意、太極、八卦者大拳系也都有拳路傳人四川,有的已經衍化為峨眉拳系的一部分。
據近年統計,目前四川省內共有67個拳種,流傳1652種拳械套路,另有276種功法。在這67種拳種中,屬於四川本地的拳有28個,占總數的41·79%。明顯屬於少林拳系的拳種有27個,占總數的40·30%。另外12個拳種屬於其他拳系。
巴蜀文化
四川是西南經濟文化大省,歷來具有胸襟開闊、兼容性強、求新求變的特點。巴蜀文化是中國最富於包容性的地域文化之一。它既不像中原文化那樣,具有頑強的民族主導意識,以致為自尊和歷史因襲所累;又不像嶺南文化那樣,帶有鮮明的臨海地域色彩,表現出強烈的功利趨向和物慾追求,以致偶爾失落了自我;也不像吳越文化那樣,浸潤著歷史的自豪感,在輕鬆與小巧之中沉醉於那悠遠的神韻,以致很難顯示出大度,而是襟胸闊大,兼收並蓄,在廣泛汲取外來文化的基礎上,熔鑄出飽含巴蜀情調的地域文化來。
峨眉拳系正是巴蜀文化的一個縮影。
南拳拳系
這是一個浸潤著亞熱帶海洋情調與丘陵叢林氣息的拳系。它以福建、廣東為中心,廣泛流傳於長江以南地區,故稱“南拳”。
起源
關於南拳的起源,從前流傳著一個故事,說是福建有一座少林寺,為嵩山少林的分支,人稱“南少林寺”,寺中僧人世人習武。康熙年間,西魯國來犯,無人可敵,福建少林寺僧人請纓出征,大破西魯國,班師凱旋。不久,有奸人進讒,清廷派兵圍剿福建少林寺,將該寺焚毀,寺中僅有五僧幸免於難。這五位僧人四處尋訪英雄豪傑,創立了洪門(天地會),立誓“反清復明”。福建、廣東、湖北一帶的南拳都由這五位僧人傳出,因此尊他們為南拳“五祖”。
事實上,清代康熙年間根本沒有什麼西魯國,更沒有來犯這事,當然也不會有南少林寺僧人為國出征的壯舉。這是洪門中人社撰的故事。但是,福建究竟有沒有一座少林寺,倒成了歷史的懸案。有人認為這座少林寺在福建莆田,有人認為在福建泉州,甚至有人說在廣東連平。1996年,在福建福清發現了一處寺址,陸續出土了不少刻有“少林”字樣的文物。經學者初步考訂,此處即為福建少林寺,其存在年代約為從北宋到清雍正年間。
關於福清少林寺與南拳拳系的關係,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但毫無疑問的是,這座南少林寺在南拳拳系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曾經產生過重要作用。同時,還必須充分考慮到福建地方武功的因素。
福建民風強悍,特別是閩南一帶,素以悍勇好鬥著稱,其聚眾械鬥之風名聞全國。福建地區的武功,早在明代中期就已嶄露頭角。
俞大猷
與戚繼光齊名的抗倭名將俞大猷(1504年-1580年)就是一位武術大師。
俞大猷是福建晉江(今泉州市)人。他出身於軍官世家,少年時學兵法,習騎射,後從李良欽學劍,成為罕見的劍術高手。在任職廣東都司僉事時,俞大猷曾僅率隨從數人,深入荒山密林,以一手劍術震懾多處叛民,使他們歸順。他又精於棍法,曾廣教士卒,當時泉州一帶的棍法幾乎全是俞大猷所傳。那時,泉州的劍術和棍術,在全國都是首屈一指的,連嵩山少林寺也自愧弗如。
明末時,泉州有一位名叫定因的僧人,武功高超,曾在漳州擊斃猛虎,傳有弟子數百人。清軍南下後,他的弟子中有不少人渡海赴台灣,參加鄭成功義軍。
南拳拳系的形成
南拳拳系的形成,也曾受到北方武功的影響。
從公元4世紀起,中國境內由北而南出現過三次大規模移民。第一次是在兩晉之際,當時就有一部分北方人輾轉遷移到福建,被稱為“福老”。第二次是在唐末僖宗時期,由河南固始人王潮、王審知兄弟率兵5000人及大批眷屬南遷至泉州、福州。第三次是在兩宋之際,南遷軍民超過百萬。以上三次移民,都是從河南出發。這些北方移民,統統被稱為“客家人”。他們定居在南方的同時,也把比較成熟的北方武功帶到了福建、廣東一帶。
明代中期,另一位武學大師戚繼光率領戚家軍參加平倭戰爭,轉戰浙閩粵三省。戚家軍曾在福建征戰多年,並曾在福州、泉州等地駐防。戚繼光是山東蓬萊人,祖上六代都是軍官。戚繼光的武功當屬於北少林一系。在戚系軍的武功訓練中,所有的拳械套路都由他親自編寫,剔除了那些華而不實的動作。戚家軍百戰百勝的輝煌戰績,也必將使這種帶有明顯北方特色的武功對閩粵武術的發展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南拳
南拳的基本特點是門戶嚴密,動作緊湊,手法靈巧,重心較低,體現出以小打大、以巧打拙、以多打少、以快打慢的技擊特色。閩粵一帶人體形較為瘦小,力氣也相當弱些,因此特別重視下盤的穩定性,講究步法的靈活多變,多有扭拐動作(如騎龍步、拐步、蓋步等),使身體可以靈活轉向。南拳的上肢動作綿密迅疾,極富變化,有時下肢不動,拳掌可連續擊出數次,力求快速密集,以快取勝。在發力時,南拳大多要呼喝作聲,吐氣催力,以增大爆發力。南方人四肢較短,所以講究貼身靠打,多出短拳,充分發揮“一寸短,一寸險”的優勢。南拳拳系中有許多象形拳,不僅有龍、虎、豹、象、鶴、蛇、馬、猴、雞等常見的象形拳,而且有獅、彪、魚、犬等罕見拳種。其象形拳數量之多,居全國諸大拳系之冠。
南拳的總體風格是威猛迅疾,靈巧綿密,剛柔相濟,上肢及手型尤富於變化。它不像少林拳那樣雄渾樸茂,舒展大方,但其剛烈之氣,威猛之勢,卻灝然自成氣象。
南拳拳系的形成時間,大概在清初到清代中期,即從17世紀末至18世紀末。它包括上百個拳種,廣泛流傳於福建、廣東、湖北、湖南、台灣等省以及香港、澳門地區,並很早就流傳到海外,在東南亞以及美洲、大洋洲紮下根來。若論傳播中國武術的貢獻,南拳拳系自當首屈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