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民間傳說七夕是七娘媽生日,16歲以下兒童祭祀七娘媽祈福。16歲是孩子長大成人分界線,以後不再參加祭祀,因而這一活動在當地稱做“小人節”。 經有關專家考證,石塘七夕習俗的來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時七夕“拜雙星,並乞巧,玩摩喉羅(又稱摩訶樂、摩侯羅或魔合羅)”的習俗。同時,結合實地考察可知,石塘七夕習俗與石塘閩南移民後裔的祖籍泉州以及台灣台南、高雄,玉環坎門鎮,溫州洞頭等閩南移民文化圈的七夕習俗有相近似之處,具有有跡可循的源流關係。石塘先民於300多年前從閩南遷入,此習俗隨之落地生根,因當地相對封閉的地理位置,該習俗300多年來仍被民眾完好保留。石塘小人節是溫嶺沿海的石塘、箬山一帶,在七夕當日為16歲以下兒童向七娘媽祈願的節日。
主要活動
主祭者為女性長輩。儀式程式是:初七凌晨至中午,有小孩家庭在門口設供桌,擺彩亭、彩轎,點香燭,放七個酒盅、七色線、時鮮果蔬、糖龜、刀肉、索糆、粽子等祭祀七娘媽。祭祀結束燃放鞭炮,焚化彩亭、彩轎以獻給七娘媽。
文化特徵
七夕節(石塘七夕習俗)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祈願內容的獨特性,專為祈願兒童健康成長; 所用祭品的獨特性,主祭品必需彩亭、彩轎和糖龜等物; 主祭性別的獨特性,主祭者一般為女性長輩。該節日具有明顯的閩南文化特性,與台南、高雄等地供奉織女“七娘媽”彩亭相類似。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七夕節(石塘七夕習俗)是漢族傳統節日演變的活化石,該節日將七夕的織女信仰與祭祀、摩喉羅的信仰與玩偶、求吉祥與民間扎制工藝完美地揉和在一起,成為研究民間節日文化傳承演變的活化石;是閩台同根文化的有力佐證,閩南與台灣部分地方依然保留著類似的習俗,足以證明閩台文化的同根同源。
傳承狀況
隨著交通的改善和基督教信仰的衝擊,七夕節(石塘七夕習俗)逐漸面臨瀕危狀態,亟需加以有效保護。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溫嶺市文化館獲得“七夕節(石塘七夕習俗)”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9年8月,浙江溫嶺舉行“曙光聖地·祈福納祥”石塘七夕習俗“小人節”祈福禮活動。當日,石塘鎮東海天后宮文化廣場當地漁民們穿上傳統服飾,展示漁家風采,孩子們則精心打扮,接客群人的祝福。
2019年12月,石塘七夕習俗紙亭人偶製作培訓活動在溫嶺市石塘鎮東興村文化禮堂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