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馬港

丁馬港

丁馬港村位於鹽城市鹽都區樓王鎮,丁馬港村和寶應興化建湖接壤。民居大多建於清末。磚木結構很似江南民居。民居大多建於清末。

丁馬港位於樓王鎮西北部,村裡有一條東西向主街道,10條南北向巷道,現存古建築13幢、36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丁馬港
  • 位置:鹽都區樓王鎮
  • 轄區面積:9平方公里
簡介,歷史典故,

簡介

丁馬港位於江蘇省鹽城市,丁馬港村位於鹽城市鹽都區樓王鎮,人口數2645人,轄區面積9平方公里。

歷史典故

走進丁馬港,就如同走進一座悠遠滄桑的歷史博物館。一條東西向的老街逼直而狹長,百年老宅與現代民居雜陳其間,青磚黛瓦透著盎然古意,殘垣斷璧泛出斑駁古色。
丁馬港村前有條並不寬敞的橫塘河,源自西塘河,東流蟒蛇河,將南來的長江之水和東往的京杭大運河落水攬入懷抱,再含情目目地送往大海。因為水脈相承的緣故吧,丁馬港自古就與鹽城、泰州、揚州三市地緣相近,同鹽都、建湖、寶應、興化四邑人緣相親。
丁馬港除了主街以外,還有10條南北巷道,現存古建築13幢、36間,“顧氏民宅”“七十二間串街樓”“顧氏宗祠”“朱氏民宅”“凌氏民宅”等老宅傲然屹立在大街兩側,青磚小瓦,飛檐翹脊,頗具明清徽派風格,大部分街巷還留有青磚鋪就的路面
丁馬港有多大?據《舊唐書·地理志》記載:“隋末盜韋徹據其地,置射州及射陽、安樂、新安三縣,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來歸,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廢射州,仍置鹽城縣”。說的是隋末農民起義頭領韋徹吧,在公元615年率領起義軍攻克鹽城後稱王,置射州,並分設三縣,而新安縣的縣治就在丁馬港。屈指算來,韋徹統治鹽城七年,歸順三年後病逝,丁馬港作為縣治所有在地,前後有十年之久。那時的丁馬港,十里長,兩里寬,少說也是數千戶、萬餘人的縣城。如今的丁馬港,三千人,八百戶。良田千畝,沃野千頃。昔日城池雖不見,卻是聞名魚米鄉。現居丁馬港的人,都是“洪武趕散”時蘇州移民的後裔。《顧氏宗譜》序言中也說,鹽城西鄉的顧氏家族,祖藉居蘇州盤門一帶。“洪武趕散”時,六二公、六三公兄弟倆攜全家避兵北走,經揚州登岸,徙居鹽城西鄉創業因有丁、盧、馬三戶落腳於此,故定莊名為“丁馬”。過往商船也在此靠岸歇腳或避風躲雨,久而久之,這裡便叫“丁馬港”了。還有一個說法是,南來北往的客商到此,見水港環布,車馬難行,只好插木為標,拴馬換船,此舉叫做“定馬樁”,后庄名就取其諧音為“丁馬港”。當歷史年輪駛向清末,聚居於此的姚、陳、凌、顧等望族各顯神通。據說,姚家有船廠,陳門好讀書,凌族做生意,顧氏開錢莊。有民謠為證:“小小丁馬兩頭尖,沒頂子的老爺有一千。八百扛大秤,二百抽大煙。”當年扛大秤開行的,就是今天的經紀人;千餘財主儘管沒有取得功名,卻是在家有人伺候、在外有人恭維的“老爺”;橫塘河穿莊而過,又緊挨西塘河,這就為丁馬港發展水運提供了便利。據地方史志記載,唐代淮南黜陟使李承在鹽城西境屯墾射陽湖時,曾將內地湖塘疏浚和開拓成三條“活水河”流,這三條塘河因疏浚於唐代,故而也叫“唐河”。其中,西塘河源自興化沙溝鎮附近的謝家盪,向北流經大潭灣、黃土溝直至黃沙港,可上承興化、西連寶應流入的落水,是縱貫蘇北里下河腹地的骨幹河道。此外,鹽城通往淮安府的驛道也途經丁馬港北邊的新河廟。由此可見,丁馬港就是十分顯要的水陸交通樞紐。七十二間串街樓一百多年前,丁馬港有個顧黑保,在家排行老四,人稱“顧四爺”。他擁有良田千頃、樓房百間,其中七十二間串街樓東起佛堂,西至大橋,南起橫塘河,北至莊後,是一個氣勢非凡的封閉式的九進建築群,四周房屋只有一個天井,串街樓更是房連著房,廊連著廊,外人根本進不了樓,即使進去了也無法獨自能出來。
丁馬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