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門口村

丁門口村

丁門口村位於偃師市西部的一個自然村。其東2500米與西蔡莊村以溝為極,西1000米與趙坡村以溝為限,南3500米與首陽山鎮以嶺為界,北600米與孟津縣以溝為線。村域面積3734畝,村莊面積710畝,耕地面積3024畝。全村670戶2700人,男1310人,女1390人。 丁門口村東西北三面皆溝,且與孟津縣頂對,故曰頂孟溝,後為音諧演繹而為丁門口。此說村中有碑石為證。 丁門口村共有姓氏14個,其中王姓388戶2010人,楊姓53戶226人,蔡姓15戶87人,慶姓14戶76人,袁姓14戶75人,辛姓9戶55人,趙姓8戶41人,呂姓4戶37人,馬姓4戶42人,徐姓3戶16人,陳姓3戶14人,韓姓1戶8人,李姓1戶7人,寧姓1戶6人。 由於年代久遠,丁門口村何人何時於此拓荒築寨已無史料可考,然王、楊、蔡、辛等姓相繼遷入卻有據可查。 王姓有兩個族系:一為老祠堂,一為新詞堂。老祠堂《王氏宗譜》載:“王氏自晉洪洞遷邑丁門口村,歷明迄清,傳十餘世”。該支始祖王魁,字元德。新祠堂《王氏宗譜》載:“吾宗自明樂二年,大老公兄弟數人,自晉洪洞駝村遷至河南……”大老公有二子,一佐公,一謙公。佐公奉程太君遷丁門口村。該支始祖大老公。 《楊氏宗譜》載:丁門口楊姓從明永樂二年由山西洪洞遷偃師丁門口,已歷時五百餘年。 蔡、辛、袁三姓亦有宗譜證明其氏為明時從山西洪洞遷入。 趙、慶、呂、徐、陳、韓、李、寧、馬九姓,皆為解放前後為投親靠友從外鄉縣遷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丁門口村
  • 地理位置:偃師市西部
  • 村域面積:3734畝
  • 村莊面積:710畝
村情概述,基礎設施,水利工程和人畜吃水工程,村莊道路,電力通訊,農村經濟,種植業,林果業,畜牧業,工業,交通運輸業,商業和其它服務業,民間藝術及民俗風情,社火,傳說故事一,傳說故事二,傳說故事三,民俗風情節日,民俗風情·婚習,民俗風情·喪禮,民俗風情·隨人情,人口衛生,文化教育,基層組織,

村情概述

丁門口村中有一條長2500米、寬5米的水泥路直貫南北。一排排寬敞明亮、整潔優雅的街道由北向南拾級而上,一幢幢造型美觀、風格各異的兩層洋樓爭強鬥勝。村部位南,戲樓在北,學校居中,其它房舍若商店、診所、藥店、飯館、電房等均布局合理,安排精當。街頭巷口,電網縱橫交錯,雜而不亂。村外鐵業廠、麵粉廠、木器廠、化工廠、養殖廠皆依溝傍路,設定自然。山下,瓜田果園,品種齊全,飛紅滿翠。村里村外,一年四季車水馬龍,往來不斷,處處呈現出一派新農村建設的美景盛況。

基礎設施

水利工程和人畜吃水工程

丁門口村興修水利走過了四十年的艱難歷程。1969—1972年,投資14萬元打機井三眼,挖水池2個,修水渠500米,建一、二級提水站,引水上山,完全解決人畜吃水問題。1973—1976年,投資7萬元打機井一眼、挖水池兩個,修水渠100米、建三級提水站,使全村三分之一的土地變成了水澆地。1987—1989年,投資15萬元安裝自來水,讓全村人告別瓮子水,吃上了地下水。1996—2006年,投資30萬元打機井2眼,鋪設了新提水站管道,更新了舊提水站設備,徹底解決了全村200多個養殖戶的用水問題。
附:丁門口村興修水利資料。1970年,丁門口大隊黨支部書記王萬壽,大隊革委會主任王富申率全大隊二千餘眾,掘深井、安水泵、開隧洞、鋪管道、鑿山石、砌水池、建水站……苦戰百天,終成引水上山之大德。

村莊道路


丁門口村山高坡陡,溝深橋窄,道路坎坷難行。多少年來,人們年年修橋補路,可橋是古橋,路是古路,不管如何修補,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丁門口村從1999-2008年曾先後三次投資42萬餘元從事村級道路建設:1990年投資5萬元修柏油路1000米、2002年投資16萬元修水泥路1700米、2008年投資21.8萬元修水泥路2000米。2008年丁門口村街街通水泥路,戶戶連水泥路,讓春旱黃土彌路,秋澇泥水塞途的歲月一去不復返了。

電力通訊


電燈電話,是丁門口人五十年代的夢想。
六十年代末,丁門口村的電燈亮了,爾後,電動機、電磁爐、洗衣機、電冰櫃、電視機、電動車等悄然而入農家。為適應電力事業的發展,丁門口村於2000年投資5萬元,2005年投資5萬元,2007年投資6.2萬元對全村的電力設施進行徹底整改。2008年丁門口村東西南北中五個配電房把村里村外300餘根高壓、低壓電桿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八十年代前,丁門口村只有一部金豆似的手搖電話機,還要經常住療養院。平時,人們別說拍電報、郵東西,就是捎封信也得跑到十里外的公社大院。九十年代初,先富起來的人家裡裝上了電話機,腰裡別上了大哥大。新千年電話機飛入百姓家,手機也成了土坷垃。現代通訊把丁門口帶進了信息社會、數字時代。

農村經濟

種植業


丁門口村為糧棉生產區,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穀子、黃豆、綠豆、紅薯、棉花、花生、芝麻、油菜等農作物。六十年代前,由於土地瘠薄,十年九旱,人們種植觀念陳舊,仍沿用傳統農業的耕作制度(一年一茬多種植小麥、棉花、紅薯,很少種植其他農作物),小麥畝產一直徘徊在150斤左右,棉花畝產也不過30來斤,紅薯畝產也很難破1000斤大關。六十年代後,人們改變種植思想,採用現代農業的耕作方法(一年兩茬,小麥與其他農作物輪作),經過平整土地,興修水利,培育良種,巧施化肥,精耕細做,及時收藏之苦後,終成小麥畝產800斤、棉花畝產150斤、紅薯畝產3800斤、玉米畝產1000斤、穀子畝產700斤、花生550斤、芝麻250斤之大功。

林果業


丁門口村主要生長的樹木有桐樹、榆樹、椿樹、槐樹、楝樹、皂莢樹、棗樹、柿樹、桃樹、杏樹、核桃樹、蘋果樹、山楂樹等。過去,人們一直在房前屋後、溝邊道旁、田間地頭植樹造林,然而,多年來,桐樹、榆樹、椿樹、槐樹成材不成林,桃樹、梨樹、棗樹、杏樹為果難為園,而獨柿樹成為園林。七十年代,柿樹老化,柿園衰敗,而集體的田裡卻有了蘋果園、桃園、山楂園(這些果園後來均被個人承包)。八十年代,人們種果樹疊起浪潮,僅六年就發展果園160畝。其中山楂園5個20畝、蘋果園20個80畝、桃園5個20畝、梨園10個40畝。此外人們還在責任田裡種桐樹、槐樹、楊樹、榕樹等。於是,林果業就成了丁門口村八十年代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畜牧業


丁門口村主要飼養馬、騾、驢、羊、豬、兔、雞、鴨等畜禽。人民公社化時,除了各生產隊畜養的馬、牛、騾、驢、羊、豬外,大隊還辦了畜牧站、養豬場、養兔場。社員們也在自家院子裡養雞、鴨、兔換鹽吃。改革開放後,隨著農業機械化的提高,種田不用牲口了,人們便開始大量養雞、鴨、兔,也有人養蠍子、蜜蜂、土元之類的昆蟲。不過丁門口的養殖業是在九十年代後期才有了量與質的飛躍。新千年,全村除了100個養雞、鴨、兔、羊、豬的小戶外,還有8個較大的養雞場、2個養鴨場、113個具有一定規模的養豬場,其中年收入達50萬元以上的養豬場2個、年收入達30萬元以上的養豬場13個,其他養豬場的年收入均達10萬元以上。二00八年丁門口村的畜禽存欄量為雞15000隻、鴨2000隻、兔500隻、羊1000隻、豬25000頭。於是,養殖業又成了丁門口村新千年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工業


六十年代初,丁門口村別說企業,就是一些靠出門串村為人打工謀生的鐵匠、木匠、瓦匠也被當作資本主義尾巴割掉了。爾後,丁門口村就辦起了集體企業。1961—1972年投資15萬元建鐵業社與木業社、1982—1985年投資25萬元建麵粉廠與磚廠、1987—1989年投資6.8萬元建印刷廠、1989—1996年投資10萬元建鋼球廠(這些廠後來均被個人承包)。2008年全村有鐵業加工廠2個、木器加工廠4個、化工廠一個、麵粉加工廠一個。

交通運輸業


七十年代初,丁門口村往山上送糞、去公社交公糧,到煤礦上拉煤還是全靠人力車和畜力車。1972年丁門口村投資15萬元建起了機耕站。機耕站里有三台拖拉機,主要任務是耕地,很少跑運輸。改革開放後,村民們才私人買車跑運輸。九十年代末,村裡有8台卡車拉貨,6台的士運人,20台拖拉機邊種地邊跑運輸,30台三輪車邊跑運輸邊做生意,形成了種地、運輸、生意三位一體的獨特運輸業。二00八年丁門口村有大小汽車20台,大小拖拉機200台,大小三輪車200台。

商業和其它服務業

建國初,丁門口村只有一個走街串巷的貨郎擔。人們要買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就得跑到八里外的孟津老城去。六十年代,村裡有了小供銷社,稱鹽舀油還行,撕塊鞋面布還免不了跑腿。八十年代後,村里相繼辦起了商店和一些服務性的鋪面。二00八年,丁門口村有商店9個、理髮店2個、獸藥店4個、修配店2個、加油站1個、種子農藥化肥供銷點3個。村裡有了這么大的服務業行業,人們的生活可方便了。

民間藝術及民俗風情

社火


正月二十八為昔日丁門口村之火神廟會。
彼時,村中有東、南、西北三道火神社。三道社俱可表演舞獅高蹺、旱船、秧歌、武術等技藝,而舞獅之術尤為精妙。故適會山南河北等地前來助興、觀光、做生意者甚多。
三道社主輪流做東總督廟會一切事宜。
正月二十八日,村北火神廟東西兩側各設一戲台,以供兩個戲劇團比才較能;正南方成品字形豎起三架二丈高梯子,以供三架獅子競技賽藝。
上午十時許,三道社從村東、南、西北三處同時起社。頓時,村內炮火連雲,鑼鼓震天,旌旗招展,刀槍耀眼,人頭攢動……丁門口村沸騰了!
十一時半,三道社會師火神廟。
十二時,大社頭焚香祭神後宣布廟會正式開始。三頭雄獅、六桿火銃、十二面大鼓、二十四副鑼釵、三十六根社旗、四十八條哨棍以及三道社之高蹺、旱船、武術一齊行動,迅速將廟會推向高潮。三頭雄獅在鬥士挑逗下,一撲、二剪、三掀後,一聲長嘯,騰空而起,直上梯頂。張牙舞爪,搖頭擺尾。倏爾摔盤、打滾,倏爾跳台、探海,大顯神威。場內數千人凝神屏息而觀,無不為其驚心動魄之表演而拍手叫絕。雄獅歇,三道社之高蹺、旱船、武術相繼登場表演。場上歡聲不斷,廟會疊起浪花。
下午一時,火神廟會活動全部結束。稍做休息後,人們又看起了對台戲。

傳說故事一


楊鞅尋寶
楊鞅者,字雲飛,偃師丁門口之人也。其幼喪雙親,為村人所養,故視鄉情若命也。鞅十三歲入終南山學藝,得異人傳飛行術,晝行千里,夜走八百,跋山涉水,如履平地。學成歸來,除暴安良,行俠仗義,為人所敬。
時村里為陰邪侵,雞犬不得安寧。或說鞅尋寶鎮邪,以保平安。鞅欣然應允遂入尋寶之路。一日行到南陽上空,見一道毫光直衝鬥牛。鞅知此處有瑰寶,即按落雲頭,信步入城。終訪得城中巨賈錢升為人奸詐,視才如命,若遇奇珍異寶必巧取豪奪之。近日錢得玉石插屏一對,收入藏寶樓中,派高手日夜看守。不義之財,取之何妨!是夜三鼓,鞅入樓盜寶。得手後,飛身下樓,不料為人發現。一隊人馬追到南陽城頭。為脫身,鞅將一插屏拋之城下,乘亂而去。
插屏乃南陽玉琢磨而成。其面呈咖啡色,質地光滑細膩。高八寸,長一尺五寸,厚二寸許。屏頂中央懸珠,兩側皆有龍攀援而上以戲之。屏面有四隻蝙蝠從四角飛出。屏左有禪房一,門窗清晰可見。門前有小沙彌二,姿態安然。屏右有塔一,雲煙繚繞。塔旁有松一,蒼勁挺拔,樹冠左傾,若仙人指路狀。松下蘭草青青秀而香。
村人以插屏鎮邪,龍生正氣,村遂安。
此寶時代相傳,可惜一九九九年遺失,

傳說故事二


把門洞
丁門口村北坡峭壁上有洞,曰把門洞。其洞幽深曲折、險要,非常人可及也。
此洞為冀人劉作成仙師之升天之地也。
初,仙師於故里修騰挪、分身、攝魂之術。初見成效後,為祛惡揚善、扶弱鋤強而傷及人命。為免官司羈絆而誤修煉之期,星夜攜家眷到此。從此,仙師深居間出,潛心修行,功力日臻化境。其間,仙師亦嘗到村里為善事,人皆為之德藝所折服。一日仙師出門訪友歸,即遇冀城公差來傳。仙師知事發,決意脫紅塵,一絕人間恩怨,遂讓坐請煙曰:“貴差稍候,容貧道稍事收拾即上路。”言罷轉身入洞。良久,二公差不見人出。正疑惑間,只聽一聲霹靂,仙師攜全家人坐於席上從洞口而出。二公差看得口瞪目呆,良久,回神看,才知己坐腿吮指,何來凳子菸袋也。
仙師駕祥雲來到村上空向村人告別。人們皆揮手凝目送仙師而去。
今洞尚在,而仙師一去不復返也。

傳說故事三


二路錘
魁爺,字元德,丁門口村王氏始祖也。其身修頎,性淑均,貌若書生,卻心志遠,力無窮,真大丈夫也。
魁爺幼好武,習無不精。故十六中武舉,二十為名捕,數十年闖蕩江湖,成名遠震。
永樂四年三月,魁爺公幹於揚州。逢一女,當街設擂,連勝數男,一時技癢,飛身上擂,僅三五照面,即取烏雲之釵。女又驚又喜,掩面而去。一老者從後台出,大呼:“壯士留步。”邀魁爺一同回府。老者姓楊,名清,字秀之,官至兵部尚書。生三子一女。三子皆入仕。一女喚雲娘,慧而秀,卻不喜女紅,獨鐘武學。年已及笄,仍待字閨中,雲娘領父命,設擂擇郎,不圖榮華富貴,只求情投意合。今兩人郎才女貌,可謂天生一對,地造一雙也。奈魁爺已有妻小,亦只能今生為兄妹也。魁爺於楊府盤桓數日,彼此皆以本門絕藝傾囊相贈。返鄉後,魁爺將王楊兩門武學細加研磨,終創出一套三十六招剛柔相濟、陰陽交合之二路錘。二路錘指東打西,左分右合,威力無敵。
徐績,字元乙,河北滄州之武林之首也。徐聞魁爺二路錘法精妙,前來討教。兩人相逢丁門口村十字路口。徐說明來意,即雙手合一,一招童子拜佛,直取魁爺中三路。魁爺兩拳分開,一式雙龍出海,左拳護己,右拳攻敵,力道雄渾,招數精奇。徐只覺胸前一道洪流滾滾而來,自知難敵,即一個白鶴沖天直上房頂,抱拳曰:“謝魁爺賜教!”徐雖逃一劫,可牆上青磚已為拳力震碎三層。魁爺嘆曰:“此子能躲此招,亦為身手不凡也。”於是徐下房而去,魁爺亦不追趕。
洪熙元年六月九日,山東綠林好漢馬泰,字義之來訪魁爺不遇。臨行盜去洛陽府金印,並留下此印非魁爺莫取之言。洛陽府限期令魁爺破案。魁爺藝高人膽大,獨往山東取印。
馬聞魁爺到,開門迎客,落座後,遞煙送火。魁爺接過菸袋,把褲腿一捋,把炭火放在膝上,吸菸後方將炭火放到盆里而膝毫髮無損。馬見之暗暗吃驚。
是夜,馬邀來數十幫手為魁爺洗風接塵。魁爺已知其意,暗暗加以提防。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突然室內燈火齊滅,馬等一齊舉刀向魁爺發難。誰知魁爺早已站在桌中碗上。刀一停,燈火齊明,眾人見魁爺仍安然坐於席上,皆拜服於地。
次日馬泰奉印與魁爺一同到洛陽消差。事後,魁爺送其平安歸。
宣德八年,魁爺雖年逾天命,可功力仍不減當年。一日魁爺弄孫於槐下,一時興起,縱身一躍,從丈余高處抓一雀。祖孫愛撫之後即放歸自然。既爾,囑孫一旁玩耍,操起青龍大刀演習起來。“刀法雖好,可中看不中用,殺人不得。”魁爺聞言收勢,見一大漢,二十掛零,虎背熊腰,從樹後走來。魁爺不慍不怒,順手從槍架上拔下一桿槍扔過去曰:“請隨意刺來。”大漢接槍在手,亦不客氣,一招毒蛇吐芯直奔魁爺咽喉。魁爺不躲不閃,刀頭一轉,一式泰山壓頂直砸槍桿。長槍應聲落地,魁爺大刀已架於大漢脖子上,曰:“我手一動即取汝項上人頭。”大漢只嚇得面如土色,連連謝罪。魁爺畢生修德修武,以二路錘義行天下,人皆尊之為中原武林泰斗。

民俗風情節日

丁門口村的節日有陰陽之分,新舊之別。陰者古老厚重,陽者時尚積極。新者弘揚正氣,樹立良風,舊者可播種知識、傳承文明。陰陽相交,新舊互合,使人們的節日文化生活顯得豐富多彩,生動活波。
春節(正月初一),是丁門口村最隆重、節日習俗最多的節日。春節一到,人們貼春聯、貼年畫、貼福字,放爆竹、守歲、拜年、耍獅子、撐旱船、踩高翹……處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新氣象。
元宵節(正月十五),人們吃元宵、掛燈籠,還可以到縣城去品嘗燈籠文化,去尋找煙火感受。
清明節,既指節氣,又指節日。清明時節,人們掃墓以彰祖德而表孝思,踏青以閱春色而陶情操。心緒不同,習俗獨特。
端午節又叫端陽節(五月初五),人們有吃粽子紀念愛國詩人與縫香囊、掛艾蒿、灑雄黃酒以保健康的感受,也有北人難觀賽龍舟的遺憾。
七巧節(七月七日),是夜,人們坐在葡萄樹下聽牛郎織女鵲橋訴哀曲,評人間真善美,論天上假惡醜,也別有一番風味。
中秋節又叫團圓節、豐收節(八月十五日),是丁門口村的傳統節日。其中節日習俗有女拜月男不拜月、吃月餅、賞月等。中秋節的夜晚,人們都吃著月餅和果瓜,憑欄賞月,談著吳剛伐桂、嫦娥奔月的故事,往往會思緒萬千。而遠方遊子亦只會發出“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慨嘆。
重陽節(九月九日),登高賞菊飲菊花茶,抒“我花開時萬花殺”的豪情。寄“戰地黃花分外香”的壯志,使這個由來已久的節日充滿了戰鬥色彩。
寒衣節(十月一日),人們到已故親人墳前,或對著祖墳的方向燒彩紙,名曰送寒衣。此雖為渺茫之事,卻詮釋了“祖先功德大,子孫孝思長”這句話的含義。
臘八節(臘月初八),相傳是佛祖的紀念日。這一天人們吃用大米、小米、玉米、高粱米和各種豆子、核桃、大棗、栗子等做成的八寶粥,意為預示第二年各種瓜果糧食的豐收。
祭灶節(臘月二十三日),人們以燒餅、芝麻糖賄賂灶爺,好讓他老人家“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灶爺要祭,可人們卻有男祭灶女不祭灶的習俗。
至於元旦節、三八婦女節、五一勞動節、六一兒童節、七一建黨節、八一建軍節、十一國慶節,則節節有主題,且內容多、形式新。過節使人長知識,開眼界,提高覺悟。過節使人重溫歷史,不忘過去,珍惜生活。如今過陽曆節已成為丁門口人的新風尚。

民俗風情·婚習


舊社會,丁門口村的男女婚姻全憑封建道德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來定。於是一根無情繩系住兩個陌路人。這種無戀無愛的婚姻制度,釀造的早婚、錯配、娃娃親、童養媳、守節的悲劇何其多也。如此婚姻惡俗,卻有一個堂皇的婚姻過程。男女婚姻一般要過三道關。紅娘引線,父母定弦,先過定親關;選吉期,備彩禮又過下帖關。男迎娶,女送嫁,拜花堂,大禮成,宴嘉賓,謝鄉鄰……三過娶親關。至於次日瞧女、三朝待婿之儀,亦難改其禍福己定,各安天命之現實了。
新時代,男女平等,婚姻自主,先戀愛,後結婚,成就了多少郎才女貌,情投意合的好姻緣。然真正放飛婚姻思想的還是九十年代以後。男女相處無所顧忌,相互考驗,終成眷屬。事雖為此,可定親、下貼、娶親的老路還是要穿上新鞋走走的,只是嫁資及婚禮的用車、化妝、酒席、錄像等的費用日益昂貴了。

民俗風情·喪禮


文革前,丁門口村的喪禮大略為下:一、初終,凡人初終,其家人怕驚死者之魂俱泣而無聲。而後舉屍於堂,臥以靈床,以帷罩之。親人輪換守候於旁。暫不設靈位,此為孝子之心,不欲遽以死待其親也。二、報喪,發訃告或口頭向親友報孝。三、飾容,俗稱裝身或穿壽衣。壽衣為單數,多少不一。飾容後設靈位以祭之,且靈前應玉盞常明,香火不斷,哭聲不絕。四、入殮,為示死者西歸於大門外燒紙糊車馬。爾後,即舉屍入棺,俗稱入殮,合殮。入棺時,孝子順抬死者之首。既殮入棺,喪主等憑棺哭之。而蓋棺曰柩。正其位於堂,設孝子苔塊於旁以為寢處。五、成服,大殮後,在服之人遵例成服。六、奠祭,依禮而論,出殯之前,凡有親友,均可隨時奠祭,然俗例則必於其間定時奠祭,並備茶點飯食待客。七、出殯,點主堂祭後即鳴炮出殯,孝子扛幡,孝媳抱盆,在服之人手執哀杖,及有關人等均哀哭送柩。送葬路上亦有停柩路祭者,出殯時要將紙糊之人車馬、金山銀山等幟事帶到墳地一火焚之,以供死者陰間享用。八、過七、過百、過忌辰。從初終之日算起,頭第七日為頭七,一直算到第十個七日(共七十日),喪家逢七必拜,曰過七;從初終之日算起,算到百日必拜,曰過百;死之日為忌辰,頭三個忌辰必拜,曰過忌辰。在服之人,要按親疏分別在三個忌辰除服。
文革時,舊喪禮被廢除了,村上人死了,開個追悼會以寄託哀思。追悼會的儀式為:一、***同志追悼會開始。二、奏哀樂、鳴炮。全體肅立,向***同志致敬,默哀。四、敬獻花圈。五、***同志致悼詞。六、***代表講話。七、宣讀唁電、唁信。八、家屬(或家屬代表)講話。九、奏哀樂、鳴炮、散會。追悼會一結束,即裝棺土葬。葬後平墳,既簡單又省事。
文革後,舊喪禮又被沿用,且增添了新內容,如獻花圈,奏哀樂等。二00二年丁門口村開始實行火葬。儘管政府三令五申火化後不準裝棺土葬,可人們的觀念一時還轉不過來,仍背地裡把骨灰裝棺以舊禮埋葬,倒也浪費了許多資財。

民俗風情·隨人情


丁門口村若有嫁閨女,老人祝壽,孩子過滿月,人們都要帶著錢財去祝賀,這叫送喜禮;若有喪事或有病人,人們也要帶著錢財去慰問,這叫隨人情。至於人們蓋房幫工,農忙換工的好習慣一直沿用至今未變。

人口衛生

全村670戶2700人,男1310人,女1390人。 舊社會,丁門口村的衛生事業十分落後,村人有病,不是請民醫用土方、偏方、中草藥、扎針治療,就是求巫婆法師裝神弄鬼消災。為此,村里病魔肆虐,人們深受其害。建國後,黨和政府大力發展農村衛生事業,使人民的身心健康得到了保障。五十年代,丁門口村消滅了天花、豆疹、霍亂、瘧疾、乾癆等傳染病,同時消滅了賭博、吸大煙、賣淫嫖娼等惡習。六十年代,丁門口村建立集體衛生室。七十年代,丁門口村實行了合作醫療,人們花五分錢就可以治病就醫。新千年,丁門口村開始實行新農合,丁門口村王新新、王娜娜、王鵬飛、楊杏四家衛生所聯手,又為丁門口村的衛生事業譜寫新章。1950—2008年,丁門口村有一支醫德高尚、醫術精良的衛生隊伍。中西醫王萬銘、中醫王萬鈞、西醫王恩長、呂正芳、外科王秋應、內科馬炳、王雙歲、眼科王懷安、兒科王天潤、婦科王海連、楊杏等普渡眾生,造福桑梓,深受村人愛戴。

文化教育

三十年代初,丁門口村雖有幾個私塾,可都是有錢孩子去的地方,為此,全村讀書識字者少,文盲半文盲者多。1935年,全村八家私塾在王家祠堂合併成立丁門口國民初級國小。學校設1—4年級,有學生80餘人,教師4人,鄉紳賈風池為校長。學生入學要先拜孔聖人,後拜先生。教材多為《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詩》《弟子規》《萬全雜字》《四言雜字》《國文》《算術》《地輿》《格物》《致點》等。教法為先生講學生聽。學生死記硬背,完不成學習任務要受到跪地板、打板子的處分。解放後,丁門口村注重教育,辦學熱情與時俱進。1956年,丁門口村開始附設高小班,1962—1967年,丁門口村投資20餘萬元在村北火神廟南建起一所國小。學校面南背北,門前是操場。校內八幢主房可設16個教學班,其它房舍30餘間,可供20位教師住宿辦公。學校占地4492平方米,建築面積1292平方米。1969年,丁門口村開始附設國中班。1986年,丁門口村中國小校分家。1987年,丁門口村投資20餘萬元,在村南公路旁建起了一所中學。學校占地1067平方米,建築面積920平方米,校內,十八間主房可設6個教學班,其它房舍20餘間可供20位教師住宿辦公。同年,劉趙丁三村的國中生到此上課。1992年丁門口中學被撤,校舍改成了鐵業社、鋼球廠。1999—2000年,丁門口村投資55萬元在村中部重建新校。學校背北面南,門前是花壇。校內,一幢三層教學樓可設12個教學班,一幢二層辦公樓可供20位教師住宿辦公,其它教學用房一應齊全。有衛星電視接受室一個、播放室一個、彩電三部、播放機四部、錄音機五部,另外,學校的圖書資料、教學儀器、體音美勞器材均達到了上級規定的標準。
四十年代,丁門口村的文化生活亦還過趕廟會看戲、聽大鼓書,夜幕下頑童們的追逐戲嬉罷了。而文化設施也只有村十字路口的一個三丈見方的石台子。五十年代,人們能在夜校里讀書、唱歌、跳舞、扭秧歌、戴上耳機聽廣播、戲曲也就是最好的文化生活了。六十年代中葉至七十年代初期,人們除了背老三篇、唱語錄歌、跳忠字舞外,還成立了丁門口大隊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宣傳隊自編自演三句半、快板、相聲、話劇等革命節目。後來,宣傳隊還用曲劇、豫劇像模像樣地演起了樣板戲。丁門口村的革命文化生活也很活躍了一時。八十年代,公社電影隊定期到村里放映電影,縣文化局也經常送文化下鄉,給丁門口村的文化生活帶來了活力。為活躍農民文化生活,大隊購買了全村第一部九寸的黑白電視機,並先後投資5萬元從事文化設施建設(1982—1985年投資2萬元建戲樓、1985—1987年投資3萬元建農村俱樂部20間)。九十年代,錄音機、錄像機、遙控電視機把丁門口人帶進了文化世界。新千年,有線電視、電腦、寬頻網又一次把丁門口人帶進文化世界的新境界。

基層組織

一九四八年偃師解放了,丁門口村建立了基層組織——農會。當時由王克擔任農會主席,到一九五一年農會轉為村,王根科為村長。一九五二年村變為鄉,三個村(丁門口、劉坡、趙坡)為一個鄉,王應為鄉長,王光法為鄉主席。一九五五年農業合作化,成立初級社,王遂軍為社長。一九五七年又成立了高級農業合作社。一九五八年大躍進,成立了人民公社,幾個組變為一個管理區,村又變為生產大隊。一九八三年生產大隊又變為村。
丁門口村的黨員人數為56人。
丁門口村的黨支部成立時間為1948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