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航行,男,1984年6月出生,山東棗莊人,博士,東北大學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講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丁航行
- 出生日期:1984年6月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東北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採礦工程
- 任職院校:東北大學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教授課程,學術成就,科研項目,發表論文,申請專利,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2006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採礦工程專業,其後經過保送讀研、提前攻博,於2013年1月獲得採礦工程專業博士學位。
研究方向
複雜難採礦體採礦方法、岩體誘導冒落控制、散體流動現場監測
教授課程
《放礦理論》、《採礦方法課程設計》,以及生產實習和畢業設計
學術成就
科研項目
1.誘導冒落採礦法放礦與岩體冒落的耦合作用分析,國家自然科研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2015.1-2017.12,項目負責人。
2.誘導冒落採礦法散體流動對岩體冒落範圍的影響,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2015.1-2016.12,項目負責人。
3.基於RFID技術的現場工業放出體測試,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2013.7-2015.1,項目負責人。
4.急傾斜薄礦體新型淺孔留礦低貧損開採技術研究,企業委託項目,2016.8-2017.12,項目負責人。
5.毛公鐵礦低貧損高效採礦方法研究,企業委託項目,2016.11-2018.12,項目負責人。
6.梅山鐵礦L3-4破碎采場誘導冒落回採技術試驗研究,企業委託項目,2017.9-2018.12,項目負責人。
7.金屬非金屬礦山重大災害致災機理及防控技術研究,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畫項目,2016.7-2020.12,主要參與。
8.誘導下岩體斷裂冒落時空演化,國家自然科研基金重點項目,2016.1-2020.12,主要參與。
9.金屬礦床高效地下開採關鍵技術研究及示範-地下礦山新型崩落採礦技術與套用,“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2013.1-2016.12,主要參與。
10.謙比希銅礦難採礦體高效安全開採技術,“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2004.9-2010.12,主要參與。
11.複雜難開發銅鈷資源採選冶關鍵技術研究,“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2008.1-2011.12,主要參與。
12.18m×20m采場結構現場放出體測試與參數最佳化研究,企業委託項目,2013.3~2015.12,主要參與。
發表論文
1.丁航行,牛倫,孫明志,等. 基於PFC的無底柱分段崩落法崩礦步距最佳化[J].中國礦業,2019,28(03):82-86.
2.丁航行,任鳳玉,劉洋,等. 基於SURPAC的殘礦開採塹溝巷道空間位置最佳化[J].工程科學學報,2016,38(04):447-452.
3.丁航行,韓智勇,任鳳玉,等. 謙比西銅礦緩傾斜中厚破碎礦體分流出礦技術[J]. 金屬礦山,2016,01:13-16.
4.丁航行,任鳳玉,何榮興,等. 急傾斜極薄礦脈削壁充填法開採采動壓力監測[J]. 金屬礦山,2015,02:36-39.
5.丁航行,任鳳玉,曹建立,等. 導流放礦技術在謙比希銅礦的套用[J]. 中國礦業,2011,04:55-57.
6.丁航行,任鳳玉. 大結構參數無底柱分段崩落法的發展及設備需求[J]. 中國礦業,2012,10:109-111+116.
7.丁航行,任鳳玉,王春賢,等. AutoCAD環境下巷道坐標參數表的自動生成[J]. 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06:872-875.
8.任鳳玉,丁航行,任國義,等. 二道溝金礦采場岩爆控制試驗[J]. 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06:891-894.
9.任鳳玉,丁航行,張東紅,等. 緩傾斜層狀岩體巷道斷面形狀與支護方式[J]. 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1:125-128.
申請專利
1.一種用於傾斜中厚礦體的無底柱分段崩落採礦法,201010531971.0,2010.11.04.
2.傾斜層狀岩體的沿脈采準巷道的開鑿方法,201010531972.5,2010.11.04.
獲獎記錄
1.露天轉地下楔形過渡開採關鍵技術研究與套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中國金屬學會冶金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16.7。
2.無底柱分段崩落法理論創新與核心技術工程套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中國金屬學會冶金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15.5。
3.排山樓金礦活動空區監控強充協同治理技術研究,中國黃金協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14.4。
4.露天礦下部平行礦帶井下協同開採技術研究,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冶金礦山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12.10。
5.謙比希銅礦難採礦體高效安全開採技術,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11。
6.《採礦學》教材建設,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14.9。
7.《採礦學網路精品課程》,2014 年遼寧省教育軟體大賽二等獎。
8.《金屬礦床地下開採虛擬現實互動式教學模型》,第八屆全國高等學校採礦工程專業學生實踐作品大賽二等獎,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