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耶(1922年2月22日——2001年9月6日),原名黃東藩、黃滁,筆名丁隱、林丁、丁藩等,滿族,遼寧省岫巖縣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吉林省作家協會專職作家(一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丁耶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22年2月22日
- 逝世日期: 2001年9月6日
簡介,成就,
簡介
丁耶早年曾在岫巖、海城、天津、北平、東北求學,1945年就讀於重慶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1947年,由於受到國民黨特務的追蹤,丁耶在南京的地下黨保護下,來到晉察冀解放區,在華北聯大文藝研究室創作組搞創作。1949年3月調東北師範大學任中文系教員、講師。1956年調吉林省文聯籌建中國作協吉林分會,任常務理事、創委會主任。1957年被錯劃右派,在農村、農場勞動20年。1979年調回吉林作協任專業作家,並擔任吉林省第五、六屆政協委員,吉林省作家協會理事。丁耶於2001年9月6日10點30分在吉林省醫院逝世,享年80歲。
丁耶從1940年開始在四川重慶報刊發表作品,處女作《家》發表於四川自貢市報副刊。主要詩集有《外祖父的天下》、《翻身集》、《志願英雄贊》、《白玉的基石》、《五掛大車跑安東》等。長詩有《外祖父的天下》、《奶子山的春天》、《鴨綠江上的木幫》等。散文集有《邊外集》、《“左”拾遺》、《丁耶笑話錄》、《丁耶詩文選》等。小說有長篇《少年的磨難》。代表作《外祖父的天下》,先發表在1947年《中國作家》上,後出單行本,影響較大。這首詩塑造了一個典型的形象——外祖父,一個沒落的滿族貴族,也是生長在東北大地上的,通過各種途徑的努力白手起家的“土地主”的形象,有很濃的東北地域文化的氣息。1992年5月28日,由國內13個滿族自治縣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滿族文學獎"的評比活動中,《外祖父的天下》被公認為“寫滿族生活最好的史詩,是滿族現代文學中詩歌方面代表作。”丁耶也因此被授予最高獎"榮譽獎"。丁耶解放後的代表作為長詩《鴨綠江上的木幫》,曾2次獲獎。該詩1957年開始創作,1983年由吉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共12章,4000行,用史詩的形式,再現了舊社會生活在東北鴨綠江上的木幫的生活圖景,展開了一幅幅具有濃郁的地域風情的畫面,寫出了東北百年來的被奴役的血淚史。丁耶的詩《故鄉的馬車》、《金子的啟示》、《奔赴》曾入選《中國新文學大系》,另有多部詩作入選抗戰與解放後的20種以上的詩選集中。被多種文學家的傳記或辭典列為詩人、散文家。其晚年不再寫詩,從事散文、隨筆、雜文寫作。丁耶曾參加1949年東北文代會,1984年北京第四次作家代表會及中國少數民族作家第二次代表會。1979-1998年曾7次獲省以上文學創作獎,被中國作家協會列入“參加抗日戰爭老作家”名冊;1998年曾榮獲吉林省政府文學最高獎——“成就獎”。 他的詩人以寫人為主,語言簡煉,幽默而意境深沉,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成就
丁耶創作年表
創作的準備
丁耶自稱是“辦報起家的”。一個17歲的國中生自然是辦學校的牆報了。那時他已到四川念“東北中山中學”,主編校刊《青藝》。主編、編輯、打雜集於一身,後來才聘請幾位“臨時工”。最困難的是在考試期間,投稿的同學少了,有一期臨到出刊時投稿箋,空空如也,他不肯停刊。一晝自己寫了七篇文章,用了七個筆名。據說這期質量最“高”,他聽了哭笑不得。不過從這些承包“包辦代替”中鍛鍊了自己的文筆,遺憾的是考試成績中有“國文”一科第一,其他全是在六十分的“水平線上掙扎”,致使後來考大學時,頭一年名落孫山,這是後話。但是在文學上卻收益非淺,他把圖書館裡所藏的現代文學作品包括外國翻譯過來的全部啃光了。他什麼科目的成績都可以讓步,就是每逢舉行徵文比賽卻不肯有分毫謙讓。在念國中三年時,他已經是國文老師最得意的“門生”,在全校徵文比賽中每次都爭得第一名。文章內容都是寫童年,思念失去的東北故鄉。升到高中,繼續榮獲第一名,有一次把第 三名也用另一個同學的名字奪了過來,這是違“法”的,但那個甘心請他替寫文章去取這“榮譽”的同學,倒不是真為“名利”,而是因為他正在追求一個女同學,而那個女同學是最喜歡文學,又好虛榮。結果雖然代得了文學獎,他卻沒得到那位小姐的“獎”。這點倒使丁耶的罪過減輕,如果那位小姐因此而受騙,丁耶真的“罪該萬死”。
壁報是丁耶文學寫作的園地,學校老師中有不少文學修養高的,如郝泠若,他是“清華三大詩人”之一(其他二位是曹禺、吳組湘),是朱自清先生的高足。還有朗誦詩人高蘭、黃田(東北作家)、陳醒鏡等,他們為了鼓勵學生提高水平,自己拿出微薄薪水辦了個壁報叫《草原》,還領頭寫詩文。如果學生文章在《草原》上發表了,還能夠給買幾本書的稿酬。丁耶第一筆稿酬,就是《草原》給的,他沒有買書,而是到離校三十里外的自流井吃了兩碗大肉麵解饞蟲。那時期學生生活太苦了。每在《草原》用丁耶筆名發的散文、詩歌都曾得到全校文學愛好者歡迎,有的站在校牆前抄寫,他看到了這個鏡頭得意極了。還有的問:“丁耶”是誰?是哪位老師?用“丁耶”這個筆名就從此開始,一直到五十年後的今天。
丁耶最受同學歡迎的兩篇文章:一篇是散文《湖邊》還得了文學獎第一名,內容是寫遼寧海城城門外妓女的不幸生活,通過他童年的視點寫同這些“來歷不明”的孩子一起玩,他被長輩罵了回去。他在文中對這些被侮辱與損害的婦女和他們的子女充滿同情(這時已經讀了許多高爾基和魯迅、巴金的作品)。另一篇是寫《祖母》的詩。祖母是他親人中最值得懷念的農村婦女。她是滿人,信佛。除了念經,就吸著長煙管耳朵留神諦聽大門外有沒有叫花子乞討的聲音,每聽到這種哀討的聲音便隨手操起瓢杓米,喚孫兒的乳名,讓他把米送給叫花子。這些在我童心裡埋下了同情不幸者種子。她為什麼不親自送去呢?因為她怕百口這家的嘴雜,更怕爺爺罵她“賤貨”。丁耶在《祖母》詩中有這么幾句:
“祖母每天望著爺爺的臉辨陰晴
爺爺的臉有時像嚴冬
奶奶便生活在沒有陽光的冰雪晨
爺爺的臉有時帶著酒氣
暴跳如雷
奶奶便像受驚的鴿子
盤旋在暴風雨的家……”
從以上所述看出丁耶當時的思想已從一個地主子孫那裡轉向“底層”,同情貧苦農民。還有一篇散文是寫《乾媽的家》,丁耶乾媽姓徐,她有六個兒子,他是她的第七個“兒子”,丁耶在七歲上(1929年)穿破衣服到這個貧苦佃戶家躲“鬍子”。她把他當成“少爺”來款待,怕這位“少爺”凍著,炕燒得火熱,把乾兒子的棉襖都烤焦了。丁耶寫一篇《誰是爹》。受到國文老師的表揚。
1939年,丁耶還沒有在報刊上正式發表詩文前,學習寫作的情況大致如此,不過從這期間起丁耶已立志當一個詩人,所以得了個綽號叫“詩人”,每天低著個頭,尋找“詩”就在眼皮底下。
丁耶正式發表作品是從1940年春天,向離學校三十里外的自貢市報冒險投了一篇詩,題目叫《家》,不久發表了,這是他的作品第一次印成文字,據丁耶回憶說:“我歡喜得一夜沒睡好覺。這比在校得文學賽獎高興十倍!”筆名用的真名“東藩”,緊接著又投去一篇長詩《憶古城》當到報社領稿費時,那位副刊編輯(大學畢業生)親自接見了他,丁耶說,“這比受外國總統接見還高興,我高興得把他對我鼓勵的話都忘得乾乾淨淨!”
創 作 年 表
1940年
《家》(詩)四川自貢市報副刊
1941年
《憶古城》(長詩)自貢市報副刊
1944年
《嘉陵江縴夫曲》(詩)重慶《掃蕩報》副刊
《童年輓歌》(長詩)先發在白沙大學先修班牆報上,後來經碧野介紹給馮雪峰先生,並回信給予肯定,1945年秋連信發表在重慶中央大學《大學新聞》上(學校辦內部報紙)
1946年
《童年輓歌》(長詩)南京 大道報 副刊六月
《遙祭》(長詩)南京 大道報 副刊七月
《召喚》(長詩)南京 大道報 副刊九月
《船上》(散文)上海 中央日報 副刊
《杏姐》(散文)上海 大公報 文藝副刊
《外祖父》(散文)南京中央日報副刊(筆名丁耶)
《列車的行程》(散文詩)上海 大公報 文藝副刊
《母親的聲音》(詩) 瀋陽日報 副刊
《陋巷》(長詩)重慶 國民公報 副刊
《取火者的悲哀》(長詩)安徽日報 副刊
《口袋》(詩)安徽日報 副刊
《都市》(組詩)瀋陽日報 副刊
1947年
《故鄉》(詩)上海大公報副刊
《陽光》(長詩)上海大公報副刊
《矮屋》(詩)上海大公報副
《風暴的走向》(詩)上海大公報副
《信念》(詩)上海大公報“星期文藝”副刊,南京新民報同時發表
此詩1983年選入《四十年代詩選》中
《憶李滿紅》(散文)上海大公報“星期文藝”副刊
《戴花的日子》(詩)上海大公報副刊,南京新民報同時發表
《斗室之念》(詩)上海大公報“星期文藝”副刊
《訊息》、《默祭》(組詩)上海大公報“星期文藝”副刊
《奔赴》(詩)上海大公報等四家報紙同時發表,影響較大。
《弟弟的肖像》(詩)安徽日報副刊
《給父親》(長詩)天津大公報副刊、武漢大公報副刊同時發表
《負傷以後》(詩)詩刊“詩創造”
《外祖父的天下》(千餘行長詩)《中國作家》第二期,此詩曾認為是筆者青年時代“代表作”,並有多篇評論此詩。
《故鄉的車馬》(長詩)發在《文藝復興》的1947年10月號上,1982年後選在《黎明的呼喚》、《四十年代詩選》及《新文學大系》(抗戰詩選)等選集中
1948年
《外祖父的天下》敘事詩由上海正風出版社印單行本。
1949年
《戰地詩集》天津日報副刊
《吉林工人歌唱南山》天津日報副刊
《靠山王》(敘事長詩)長春新報副刊
《解放北京城小唱》人民日報副刊,2月後由新華書店印單行本
《趙老漢送子參軍》東北日報副刊
《李玉清》(報告文學)東北日報,11月
《偉大的聲音》(詩)長春新報副刊
1950年
《事故主任》(小說)東北文藝一卷三期
《“三天淨”》(小說)人民日報50年由東北書店、新華總店分別發行單行本。
《技術》(小說)光明日報副刊
《公糧道》(長詩)人民日報副刊5月28日
《大鐵鍬》(敘事詩)大眾詩歌
《紅旗擂》(詩)東北日報副刊
《山里馬呀愛走高》(詩)人民詩歌二卷一期
《東山詩唱》(組詩)人民詩歌二卷二期
《趙糧車上鳳城》東北文藝三卷一期
《新中國建設要“搶點”到》(詩)東北日報副刊
《縫寒衣》(說唱)長春新報副刊,後出唱本
《田老太太看閨女》(說唱)長春新報副刊後出唱本(說唱)
《向先進生產者學習》吉林日報副刊
《祖國偉大的一歲》長春日報副刊
《我們有了自己的憲法》吉林日報副刊
《志願英雄贊》(詩)《詩與畫》(嚴辰主編)
《站在魯迅像前》(詩)長春日報副刊
《翻身集》(詩集)上海文化工作社
1951年
《新中國建設要搶點到》(詩集)上海文化工作社
《志願英雄贊》(詩集)東北人民出版社
《奶子山的春天》(礦工敘事長詩)五十年代出版社
《五掛大車跑安東》(詩集)通俗文藝出版社
《趙大哥抬擔架》(唱本)東北書店
《說唱女英雄》(唱本)東北書店
《中朝人民骨肉親》(唱本)工人出版社
《縫寒衣》(唱本)長安書店
1952年
《去串闊親戚》(長詩)東北文藝,後選入《吉林兒童文學選》
《榮譽》東北畫報
《鑽探》東北畫報
1953年
《白玉的基石》(長詩)東北文藝
《毛主席的玉石像》(長詩)東北文藝創刊號,(選入東北中學教材)
《搬家》(詩)長春市文聯編文集
《一輛破汽車》(詩)長春市文聯編文集
《照像》(或稱《留影》)(詩)人民日報副刊
1954——1955年
《白玉的基石》(詩選集)作家出版社
《紅布的店幌》(詩)遼寧文藝
1956年——1957年
《第一輛汽車的誕生》(詩)長春 創刊號
《飛姑娘》(千行長詩)長春 1957年4月號
《讀胡昭的詩》(評論)吉林日報1956年
1958年——1979年
《鴨綠江上的木幫》(四千行長詩,自己用手拿鉛字印四本)“向全國發行”(參見黃淮寫的“黃氏孤本”一節)
《運河之歌》(二千行長詩)部分發表在 長春 復刊號上,另部分發在《東遼河》刊物上。(1979年10月)
《汽車城的兒子》(詩)1978年7月 吉林文藝
《召喚》(長詩) 江城 1979年5、6期合刊
《遼南吟》(《望兒山》等二首)1979年 長春(《望兒山》後被選入《抒情詩選》中)
《修鞋》(散文) 長春1979年(10——11月)曾得 長春 “散文獎”
《海城紀行》(散文) 芒種 10月號
《大江東去》(400行長詩) 青海湖 12月號
《生日》(詩) 詩刊 12月號
1980年
《橋墩》(外一首)江城 1月號
《牛棚的歌》(詩)長春 3月號
《孽根》(短篇)東遼河 4月號
《新書櫥》(散文)長春 6月號
《無題》長春7月,選入諷刺詩選
《觀棋峰》(外一首《小老樹》)芒種 9月號
《大海的微笑》(散文)長春 9月號
《表》(散文)遼寧婦女
《川江行》(二首)江城 12月
1981年
《蝶蝴溝紀實》(散文)春風
《罷官》(散文)春風
《肖麗娜》(小說)春風
《散文的再嘗試》(散文)創作通訊1981年2期
《海蘭江》(散文詩)延邊文藝2月
《長白詩話》金達萊
《放雞·殺鵝》(散文二題)長春2月
《我與詩》(詩論)青海湖 10月
《訪蠶鄉》(散文)杜鵑 10月
1981年獲全省優秀文學作品獎,丁耶詩歌《石頭歌》獲獎,《石頭歌》發表在《長春》1981年第3期。(創作通訊1982年第2期73頁)
1982年
《搖車》(外一首)民族文學1月
《孔雀開屏》(報告文學)吉林青年
《松花江上》(散文)江城報副刊8月13日
《從集郵想到的》人民日報“大地”5月14日
《石頭歌》(長詩)長春 3月號(吉林省文學獎)
《遊學先生》(散文)隨筆11月號
《六十年回顧》(隨筆)文藝時報
《創作四十年》16000字文藝論稿5期
《鄉間小路》(組詩)江城 1期
《古蓮子》、《石舫》(組詩)《北方》
1983年
《子孫糧》(散文)遼寧日報4月12日副刊
《鴨綠江上的木幫》長詩正式吉林出版社出版,並獲得作家協會吉林分會“創作獎”《妻頌》(散文)隨筆5——6月號選入1983年散文選《訪艾青》(散文)創作通訊10期
《梨》(散文)隨筆7——8月
《馬閻王和馬》(隨筆)隨筆9——10月
《故鄉的毛孩》(隨筆)隨筆11——12月
《邊外人》(散文)作家12月
《天山童話》(詩)詩刊
《金玉集》(詩三首) 《金磚》、《金子的啟示》、《玉石王》)先發在1983年9月《作家》,《金磚》被選入中學生輔助教材及《千家詩選》,《金子的啟示》被選入新文學大系建國後“詩選”部分,三詩並得“吉林少數民族佳作詩歌獎”。
吉林省第二屆少數民族文學創作評獎獲獎名單,丁耶詩歌《金玉集》獲獎(發《作家》1983年9期)(創作通訊1987年1期57頁)
1984年
《牛棚趣事》隨筆 7月 並轉發 散文選刊 及 北美華僑時報 副刊。曾獲花城隨筆、散文獎。
《太平間的笑話》(小說)小說與故事
《長白小集》(組詩)人民日報副刊
《鐘錶室》、《殞石》(詩)星星詩刊
《你能當一輩子勞模》報導作家2月
《風雲子》(民間故事)1——2期
《農安古塔》(詩)作家4期
《清色》(外二首)“新疆文學”4月
《西北行》組詩 詩人
《花花》(散文)作家7月
《最初的微笑》(散文)隨筆7月
《笑容》(詩)詩刊 12月
《遊艇》(組詩)廣東《海韻》
1985年
《邊外集》(散文集)花城出版社《下鄉偶拾》(三首)詩潮 6月
《天山牧歌》吉林畫報5期
《白山行》(遊記)旅行家6期
《檢討春秋》(幽默隨筆)作家8月
《真空地帶》(幽默隨筆)中國法制報副刊
《隨筆話隨筆》創作通訊
《我所認識的王肯》散文 長春
《詩人剪影》從1984年——1985年12月在《詩人》連續發表,共寫中國詩人艾青、公木、辛笛、呂劍、公劉、鄒荻帆、嚴辰、朱子奇、綠原、魯黎、邵燕祥、徐放、胡昭、流沙河、梁南、王肯、曾卓、蘆萍、黎煥頤、揚牧、林希、厲風、王遼生、方冰、魯琪、劉暢園、劉祖慈、秋原、萬憶萱、戚積廣、黃淮、梁謝成、薛衛民、王海南、錢模、路地、朱紅等三十七位。
《探監》(隨筆)隨筆
《“五七插”插曲》(隨筆)隨筆 9月
《石膏像演義》(幽默隨筆)隨筆 11月
《心債》(散文)文藝時報1985年4期
《眾志成城》(報導)吉林日報1985年11月11日
《心病》文藝時報1985年17期
《教授的故事》(幽默隨筆)現代作家3月號
《握手史話》(幽默隨筆)現代作家10月號
1986年
《右補缺》(幽默散文)龍門陣 1期
《華羅庚的傳說》(民間故事)民間故事
《M.D教授》(隨筆)隨筆3期
《左拾遺》、《赤兔馬下放》(幽默隨筆) 作家2月號
《一個生命的誕生》(外一篇)隨筆3期
《九載鐵窗寒》(報告文學)隨筆6期
《古洞幽思》(散文)、《名落孫山·店員生涯》龍門陣2期
《生活啟示錄》(散文)龍門陣2期
《歷史的誤會》(散文)龍門陣2期
1987年
《老宅》(滿族文學1987年11期)
《山之辯》(散文二題)文學報
《陽朔棋手》散文世界 3期
《母親的聯想》(散文)人民日報大地副刊6月23日
《戈壁珍珠》(散文)城市時報11月13日
《矇混過關》(隨筆)隨筆6期
1988年
《鳴放·流放·下放·解放》隨筆1期
《祝君早安》隨筆2期
《奮友列傳》隨筆4期
《歷史的倒影》長春日報8月18日
《一堂奇特的審訊》龍門陣3期
《大興安嶺翩想曲》(散文)北極光6月號
《醉話不醉》隨筆5期
《說說紅眼病》(雜談)鄭州晚報
《<外祖父的天下>寫作經過》鄭州晚報
《奇特的懲罰》(散文)鄭州晚報
《父親》(散文)鄭州晚報
1989年
《有感孟姜女廟》鄭州晚報3月13日
《幽默隨筆》(共6章)文壇風景線 連載
《中國體育秩事(三則)用林丁筆名發民間文學3期》
《張大帥頂牛》民間故事(獲獎)林丁 筆名發
《文物》(散文)散文第7期
《人生的位置》(雜文)城市時報7月20日
《山里奇聞怪事三則》龍門陣 4期
《民主生活前奏曲》(散文三題)隨筆 3期
《野雞不野》(雜文)城市時報10月4日
《從電影中出現的吃說起》(雜談)吉林電視報11月9日
《櫃檯內外》(散文)長春晚報 11月15日
《為君子蘭恢復名譽》城市時報 12月11日
《冰鞋的故事》長春日報 北國之冬徵文(一等獎)
1990年
《“太平石”》人民日報“大地”4月16日
《委員視察證》協商新報
《古碑無字勝有字》1990年4月6日《協商新報》
《官兒》吉林日報副刊5月21日
《將軍趕集》吉林日報副刊6月18日
《多種經營》長春晚報4月24日
《山之魂》丹東日報6月
《丁耶散文三篇》歲月 3期
《女菩薩》散文 城市時報6月5日
《修鞋養鳥其樂陶陶》散文 吉林日報6月8日
《大戰風車》散文 龍門陣4期
《缸窯禮讚》吉林日報11月3日
《訪匈趣事》隨筆 3期
《騎車史話》長春日報10月16日
《植樹·紅松·袋鼠》(雜文)人民日報 “大地”10月16日
《延安培養的第一位教授》隨筆5期——紀念文學史家楊公驥教授逝世一周年
《林山認女》(民間故事)民間故事
《罰款》長春晚報12月8日
《木幫大劈棺》民間故事(筆名林丁)
《少年的磨難》(長篇自傳小說第一部)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疤》(散文)
《江湖詩話》(隨筆)詩人1期
《老牛破車萬里行》(隨筆)駕駛園 二期
《丁耶笑話集》20000字龍門陣3——4期連載
《台弟還鄉記》隨筆4——5期
《少年的磨難》(再版)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1991年
《第七個錢包被掏的時候》(幽默隨筆)文壇風景線91年1期
1992年
《裝病和裝沒病》發文壇風景線1992年1期
《我是“作家”嗎?》(長春日報1992年)
1992年5月28日,由國內13個滿族自治縣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滿族文學獎"的評比結果,在北京揭曉並召開了頒獎大會。端木蕻良、馬加、顏一煙(女)、關沫南、丁耶、寒風、許行、華忱之等八位滿族老作家,被授予最高獎"榮譽獎"
1993年
《生命的支點》(1993年11月30日長春日報)
《電車上》(1993年6月5日江城日報)
《紅松的品格,綠色的政績》發《文壇風景線》2期
1994年
《作詩如作賦》(《吃感情飯的朋友》)
——與李汝倫的一段交往(長春日報1994年1月6日)
《大亨的警句》1994年8月5日《長春日報》
《省“作協”成立和“長春”創刊》發《文壇風景線》1994年夏季號
《創作之路——創作五十年回顧》發《文壇風景線》秋季號
1995年
《領導的藝術》
《創作之路——創作五十年回顧》發《新文學史料》,1995年1期
9月獲中國作協頒發的抗戰老作家獎牌。
1996年
《丁耶詩選》由時代文藝出版社出版,1996年10月
1997年
整理《丁耶詩文集》
1997年7月20日《丁耶詩選》(詩集)獲第三屆東北文學獎獲獎
1997年11月19日獲吉林省作協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特別紀念獎
1998年
海外赤子心(原名楊柳春風憶故年)
——記瑞士籍華人女作家趙淑俠女士
坐在書店門坎上的小姑娘
——記台灣女作家趙淑敏的一段往事(1998年3月3日城市晚報)
他永遠活在戰歌中
——悼念著名詩人、教育家、學者公木1998年12月中旬寫于吉林長春,發《大公報》大公園1999年1月27日
長篇小說《少年的磨難》1998年5月29日獲吉林省第三屆少數民族文學獎獲獎
1998年吉林省第六屆長白山文藝獎成就獎丁耶
長篇小說《少年的磨難》作者丁耶,獲吉林省第三屆少數民族文學獎。
1999年
《丁耶笑話錄》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
1999年春夏一直在吉林省人民醫院住院,後手術進行腹部透析繼續整理丁耶詩文集,把戒掉的煙又揀起來了,為了堅持自己定稿,對寫過的東西分揀十分苛刻,有的章節拿掉,甚至拆掉。
2000年
7月28日參加三個代表作家座談會(丁耶最後一次到單位),最後一次參加作家座談會,他強撐著想再看一眼這個單位,和那些老人,可是他們也都因多年艱苦生活積勞成疾而住院的住院,臥病在家的臥病在家,所以沒見到幾個人。
2001年
9月6日病逝長春吉林省人民醫院,骨灰現安放於長春市殯儀館革命公墓。
12月《丁耶詩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受到吉林省作家協會首屆文學創作獎再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