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燕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史丹福大學教授)

丁燕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史丹福大學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丁燕萍(Alice Y. Ting),出生於中國台灣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史丹福大學遺傳學、生物學兼化學教授。

丁燕萍1996年在哈佛大學獲得化學學士學位;2000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化學博士學位;2002年在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完成博士後研究;2002年至2007年擔任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助理教授;2007年至2014年擔任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副教授;2014年至2016年擔任麻省理工學院化學教授;2016年被任命為史丹福大學遺傳學、生物學和化學教授;2023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丁燕萍致力於開發、擴大和廣泛傳播分子技術,用於繪製細胞和功能電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丁燕萍
  • 外文名:Alice Y. Ting
  • 國籍美國
  • 出生地:中國台灣
  • 畢業院校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 職業:教育科研工作者
  • 主要成就:2023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 學位/學歷:博士
人物經歷,主要成就,科研成就,人才培養,榮譽表彰,社會任職,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1992年,丁燕萍在德克薩斯州數學與科學學院完成高中學業。
1996年,在哈佛大學獲得化學學士學位。
2000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化學博士學位,師從Peter Schultz。
2002年,在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完成博士後研究,合作導師錢永健
2002年—2007年,擔任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助理教授。
2007年—2014年,擔任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副教授。
2014年—2016年,擔任麻省理工學院化學教授。
2016年,被任命為史丹福大學遺傳學、生物學和化學教授。
2023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丁燕萍專注於開發研究和操縱活細胞生化事件的分子技術。丁燕萍在接近標記方面的開創性工作,通過某些工程酶,使科學家能夠以納米精度繪製空間蛋白質組、轉錄組和相互作用組,丁燕萍團隊已經成功地將這種方法套用於繪製無膜細胞器的蛋白質組,解剖瞬時蛋白質複合物,並創建人類轉錄組的空間圖;丁燕萍還開發了可擴展的單細胞分子記錄技術,包括鈣整合器和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的轉錄記錄儀,從而發現了涉及迴避行為的新紋狀體細胞類型;丁燕萍的貢獻還包括螢光基團連線酶、單價鏈親和素、小單價量子點和用於電子顯微鏡的遺傳編碼蛋白質標籤。
  • 學術論文
據2023年8月AMiner平台數據,丁燕萍已發表學術論文205篇,論文被引17602次,H-Index:50。

人才培養

  • 培養成果
據2023年8月史丹福大學官網數據,丁燕萍已培養畢業學生55位;在讀研究生5位,在讀博士後9位。
  • 教授課程
授課時間/年
教授課程
2019—2020
高級細胞生物學
2022—2023
生物化學導讀、神經科學導讀、基因研究、化學研究等

榮譽表彰

獲獎時間
榮譽表彰
2002年
德雷福斯基金會卡米爾和亨利·德雷福斯新教師獎
2003年
海軍研究辦公室青年研究員獎
2003年
NIH K22職業發展獎
2003年
EJLB基金會學者研究計畫獎
2005年
阿爾弗雷德·p·斯隆基金會研究獎學金
2006年
麻省理工學院科技評論TR35獎
2006年
Dreyfus基金Camille Dreyfus教師學者獎
2007年
美國化學學會布克-惠特尼獎
2008年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院長先鋒獎
2012年
維切克基金會生物醫學科學創新承諾獎
2012年
HHMI協同創新獎
2018年
國立衛生研究院院長變革性研究獎
2023年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社會任職

丁燕萍是扎克伯格—陳計畫生物中心(舊金山)的研究員,斯坦福癌症研究所研究員,吳仔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婦幼保健研究所(MCHRI)研究員,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普里斯特利講座教授,洛克菲勒大學布魯斯·梅里菲爾德傑出講座教授,曾任麻省理工學院Ellen Swallow Richards主席,麻省理工學院輝瑞-勞巴赫職業發展主席。

人物評價

她(丁燕萍)在螢光探針成像細胞內蛋白質相互作用方面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her groundbreak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fluorescent probes to image protein interactions inside of cells)。(C&EN雜誌評)
她(丁燕萍)對科學的熱情和熱情是顯而易見的,很明顯,她將成為研究體內生物問題的新型化學方法發展的領導者(Her intensity and enthusiasm for science are very apparent, and it is clear that she will be a leader in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chemical approaches to investigate biological problems in vivo)。(時任麻省理工學院諾華化學與生物學教授JoAnne Stubbe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