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沉散(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丁沉散,中醫方劑名。出自《永樂大典》卷九八一引《仁存方》。主治小兒慢脾驚風,似搐而不搐,似睡而四肢與口中氣溫合,睡露睛,或啼哭如鴉聲。

基本介紹

  • 名稱:丁沉散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方義,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沉香、丁香、人參、白茯苓、白朮(炒)、白扁豆(炒)各等分。

用法用量

上為末。每服半錢,飯飲調下。看大小加減。

主治

小兒慢脾驚風,似搐而不搐,似睡而四肢與口中氣溫合,睡露睛,或啼哭如鴉聲。

方義

丁香溫中降逆;沉香行氣止痛;人參復脈固脫,補脾益肺,安神;白茯苓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白朮健脾益氣;白扁豆健脾化濕。諸藥合用可治小兒慢脾驚風,似搐而不搐,似睡而四肢與口中氣溫合,睡露睛,或啼哭如鴉聲。

重要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
1.《普濟方》:“丁沉散,治小兒慢脾驚風似搐。此名痴S。常似睡。而四肢與口中氣溫合。睡露睛。或啼泣如鴉聲。丁香、沉香、人參、白茯苓、白朮炒、白扁豆、右各等分為末。每服半錢。飯飲調下。看大小加減。”
2.《永樂大典醫藥集》:“小來復丹,治小兒慢脾驚風,似搐而不搐,此名痴S。似睡而四肢與口中氣溫,合睡露睛,或啼哭如鴉聲,此病得之於大病之餘,吐瀉之後,或誤取轉藥,致脾胃虛損,風邪乘之。此證已危矣,其脈過命關難治。法當與通關竅,進乳食為先。方在泄瀉類。太白再生丸治證如前。陽起石煨,酒淬,生硫黃,南星,大附子炮,去皮,臍。右等分為末,用蒸餅為丸綠豆大。陳米飲下五丸至七丸。丁沉散治證如前。丁香、沉香、人參、白茯苓、白朮炒、白扁豆炒,右等分為末。每服半錢,飯飲調下。看大小加減。”
3.《騰衝縣誌》:“清光緒年間(1875〜1908)壽世堂生產九龍化風丹和黑虎鎮驚丸(俗名紅圓子和黑圓子),專治小兒驚風症,清末改名化風丹和鎮驚丸。光緒二十四年(1894)溥潤堂制追瘴丸。專治惡性瘧疾。這幾種丸藥,療效顯著,在今大理、德宏、保山等地州享有盛譽。民國11年〜38年(1922~1949)崇仁堂生產中成藥,品種50多種,主要有補心丸,十全味、八味丸、五子地黃丸、白鳳丸、六味地黃丸、歸脾丸、固體丸、養陰丸、蘇合丸、鎮驚丸、七厘散、普救水、魚鰾丸、眼藥水、半夏曲、五湯散、女金丹、靈寶丹、五香散、丁沉散、龜靈集、虎膠、鹿膠、跌打膏、風濕藥酒、虎骨酒、虎骨木瓜酒、生肌散、拔毒散、化痰丸、濟世仙丹、沉香備急丸等。包裝上印有崇仁堂創始人楊大純的肖象和‘合藥雖無人見,存心自有天知’的字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