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故事
“丁氏祠堂”橫匾四字樣
據考證為明代
新會籍著名理學家、教育家、詩人、書法家“白沙先生”陳獻章束茅成筆所書,史稱“茅龍翰墨”。其墨跡頗具剛勁之氣,更有飛白之美。大門石柱上,用上乘之木雕刻一對長聯,上聯:“鎮鐘山而雄地勢,臨鏡沼而湛淵泉,形勝萃乾坤之清氣”;下聯:“騎天馬而跨雲巒,躍河龍而溯星漢,規模壯嶺海之偉觀”。
據傳明景泰(1450~1461)年間,丁屋村有一才華橫溢的舉子,姓丁名邦楨,字善甫。23歲科舉高中進士,官拜瓊州府教授,名氣甚佳。後經祖父丁松確(字茂堅、號雨村,官拜博羅縣主簿)友人陳璉(當朝四品左都尉御史)引薦,到官廷教皇子讀書。景泰皇召見丁善甫於金鑾殿上,善甫對皇上提出的問題對答如流,皇上聽罷,皇太子也“業精於勤”,進步很快,皇上自然高興,常駕臨學館,發示關懷。一日室外大雨,丁善甫若有所思,納悶之餘,精神睏倦,不覺伏案而睡。也事有湊巧,恰逢景泰皇駕到,皇上見狀輕拍善甫肩膀,丁善甫一下驚醒,見是聖上,嚇得面色如土,連忙跪下說:“不知聖上駕臨,臣罪該萬死,萬望皇上怒罪”。景泰皇說::“太傅不必驚慌”,並示意平身。
概況簡介
丁氏祠堂概況
丁氏祠堂在東坑鎮丁屋村。始建於明朝景泰(1450~1461)年間,清朝光緒九年(1883)重修,現存良好。在東莞素有“三間祠堂、四間廟”之說,歷代傳聞。“丁氏祠堂”就是其中之一。祠堂坐南向北,呈長方形,是一組左右通巷、深三進院落式建築群,占地約500平方米。由長方形大理石鋪砌而成的左右青雲石巷,令庭院群相隔而座,相互廊道穿插。祠堂正中“存著堂”供奉先祖靈位。廳堂軒昂,雕樑畫棟,庭院幽雅。檐梁之處,龍飛鳳舞,造型維妙,人物栩栩如生,其技藝之精湛,建築規模之宏偉,充分體現我國古代南方建築的傳統風格。
歷史記載
東坑有許多祠堂,丁氏祠堂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祠堂之一。東莞有“三間祠堂四間廟”之說,丁氏祠堂名列其中。2002年,被列為東坑鎮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1月列入東莞市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又被列入廣東省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之一。隨著文化資源的被重視,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丁氏祠堂,欲更多地了解丁氏祠堂的歷史與現實,從而更進一步地了解丁屋村。
丁氏祠堂是丁屋村的人文記憶,也是丁氏家族驕傲的記錄。為什麼這樣說呢?這得從丁氏祠堂的源起說起。
地靈人傑
丁屋村數百年興旺發達,功在天地,利在人文。走進丁屋村,參觀丁氏祠堂。人們便有了一個感慨:這地方真好。好在哪裡呢?
好在
東坑一片平疇田野,這丁屋村就在這平疇的中間的高處;好在這丁氏祠堂坐北向南,左靠石鐘山,右有天馬峰,背靠周姑嶺,面對龍溪河,山環水抱,風水俱佳。有對聯為證:鎮鐘山而雄地勢臨鏡沼而湛淵泉形勝萃乾坤之清氣,騁天馬而跨雲巒躍河龍而溯星漢規模壯嶺海之偉觀。
作聯者誰?似不可考。但其概括精到、文氣軒昂,不能不令古今讀者敬佩。人因地名,地因人名,或人地皆名,相得益彰,是尋覓名勝古蹟者求索的通道。看地看祠,再看祠堂門庭上的題字,“丁氏祠堂”四個遒勁有力的大字更讓人浮想聯翩,很明顯這不是毛筆所寫而是茅筆所草。這茅筆章法相傳出自陳白沙之手。陳白沙者,原名獻章,嶺南大儒,明代理學家,新會人氏。牌匾上斑駁的字跡依稀可以看到題匾者為陳什麼,我不是考古學家,不能斷定是否他寫的,如果真的是他為丁氏祠堂題字,那可真不得了。
人是大地的寵兒。丁氏家族是東坑這片土地的驕子。丁氏自從有了丁氏祠堂之後,天照應,人努力,人脈文脈就沒有斷過。文者武者,代有傳頌。但他們忘記不了一個人,這個人叫丁松確。丁松確者,字茂堅,號雪村。生於1346年,卒於1429年。是丁氏開村第一人。《丁氏家譜》云:“雪公以上源遠甚遠,而開創琥珀坑者是雪村公也。明洪武五年五月五日午時立圍,至今衣冠藩衍。”在丁屋村,這個人的墓還能找到。人們從他的墓碑上還能依稀可見他的行狀與貢獻。其中一件讓丁氏後輩永世銘記的是,他曾於1381年以大義曉之以官兵,讓千餘受難的鄉民得以存活(史實見《東坑詩文集 前言》。更讓後人千讀百頌的是這個人及其子孫在開啟民智、以文化人方面貢獻特別突出。《東莞縣誌》收錄的藝文中遍有丁氏後人的兩部詩集,一本是丁恆的《菊莊集》,一本是丁詡的《馬山詩集》。丁恆是雪松公的第五個兒子。丁恆《琥珀坑八景》所寫的石鐘煙樹、友溪晚渡、吳庵夜月、姑嶺松濤、亭崗擁翠、石凹歸樵、竹橋春漲、南坑秋霽景致至今口耳相傳,影響廣泛。
說文有雪公,道武亦有人。古代的武將說不全,但現代的烈士卻能數清楚。史料上有記載的丁李開就是突出的一個。這人後改名鄧開。1927年生,1941年參加抗日先鋒隊,1942年參加抗日游擊隊。1943-1945年作戰受獎4次,1947年負傷三次。1956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頒發的獨立自由獎章,1957年獲三級解放勳章。在丁屋村的英烈譜中,還有丁淦培,丁旭盛、丁仲田、丁樹森……
還有許多不曾記錄下來的無名英雄,他們用生命和鮮血為家鄉、為人民所作出的貢獻,丁氏的後輩人同樣緬懷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