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偉岳

丁偉岳

丁偉岳(1945年4月26日—2014年11月11日),出生於上海市,祖籍浙江舟山,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1968年丁偉岳從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畢業後分配到青海當工廠工人,後來調到四川工作;1978年考取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研究生;1981年碩士畢業後留所從事研究工作;1986年獲得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博士學位;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9年至2003年擔任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2000年進入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工作,並擔任北京大學數學研究所所長;2001年增補為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2002年應邀在第二十四屆國際數學家大會上做學術報告;2004年至2010年擔任北京大學數學及其套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2014年11月1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0歲。

丁偉岳的研究領域包括常微分方程,半線性橢圓形方程,調和映射和極小曲面,預定數量曲率問題,Schrodinger流,復幾何中的Kahler-Einstein度量存在性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丁偉岳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上海市
  • 出生日期:1945年4月26日
  • 逝世日期:2014年11月11日
  • 職業:教育科研工作者
  • 畢業院校: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
  • 主要成就: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祖籍:浙江舟山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科研成就,人才培養,榮譽表彰,社會任職,個人生活,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1945年4月26日,丁偉岳出生於上海市,祖籍浙江舟山。1951年,丁偉岳隨其父母遷居北京。
1962年,丁偉岳考取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在大學二年級時選擇了數學專業。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丁偉岳的的大學課程被政治運動所打斷。
1968年,在“工宣隊”的領導下進行畢業分配,丁偉岳被分配到青海省西寧的光明化工廠。但這時黨中央又要求“知識分子接受再教育”,所以在去工廠之前,於1968年9月被派遣到安徽霍邱縣城的城西湖軍墾農場參加勞動鍛鍊。
1970年6月,丁偉岳作為一名化工工人,先在西寧,後又於1971年初調到四川瀘州火炬化工廠(現屬於重慶市)工作。在火炬化工廠一直工作到1978年秋天。
1978年,恢復高考後,丁偉岳報考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研究生,以優異的成績被錄取,師從王光寅教授,攻讀常微分方程方向。
1981年,丁偉岳從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畢業,獲得數學碩士學位,畢業後留所工作。
1986年,中國科學院試點給在職研究人員授予博士學位,丁偉岳因此獲得博士學位。同年中國恢復職稱評定,鑒於丁偉岳的研究工作,他被提升為副研究員。
1988年,丁偉岳破格晉升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研究員。
1997年,丁偉岳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98年年末,中國科學院將其下屬的數學所、套用數學所、系統科學研究所以及計算所聯合組建為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丁偉岳被任命為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及數學所學術委員會主任。
2000年,經丁偉岳本人申請,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同意其去北京大學數學學院工作,同時保留他在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的職務;同年5月被任命為北京大學數學研究所所長。
2001年,丁偉岳增補為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
2002年,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的第二十四屆國際數學家大會上,丁偉岳應邀以“論薛丁格流”為題做了45分鐘的學術報告。
2003年,丁偉岳當選為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2004年,丁偉岳擔任北京大學數學及其套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至2010年)。
2014年11月11日,丁偉岳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0歲。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在研究生階段,丁偉岳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常微分方程,他研究了平面上保面積扭轉映射的不動點的存在性,並且用所得定理證明了一些非線性常微分方程周期解的存在性。1980年代初留所工作後,開始轉向研究非線性微分方程及其在幾何中的套用,尤其在非線性偏微分方程方法套用於微分幾何中的問題方面進行了很多研究。1990年代初,丁偉岳注意到鐵磁鏈方程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96年他和學生共同提出進入凱萊流形的薛丁格流,並且證明一維薛丁格流的局部存在性及在某些特別情況下的全局存在性,隨後又證明了高維薛丁格流的局部存在性,以及弱解在某些情景下的全局存在性。研究方法充分利用問題本身的幾何特性,引進非線性索伯列夫截影進行能量估算。
  • 研究成果
丁偉岳的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下述4個方面:
第一,推廣了Poincare-Birkhoff定理,並把結果套用於常微分方程周期解存在性問題。推廣後的定理為中國國內研究平面Hamilton方程周期解的許多工作所引用。
第二,在具共形不變性的半線性橢圓方程問題的研究中:①在預定曲率函式不具對稱性的情況下,首次得到Niernberg問題有解的一種充分條件。這是個突破性進展,這個成果和其他研究一道推進了具共形不變性的半線性橢圓方程理論。②證明Rn上的Yamabe方程具有無窮多個能量有限的變號解,回答了一個學界懸而未決的問題。③證明Rn上的Yamabe方程的Dirichlet問題在某類可縮區域上具有正解,解答了Bahri和Coron提出的一個問題。④在預定曲率函式有正下解的情況下,獲得了Rn上預定純量曲率問題有解的第一個結果。
第三,在調和映射的存在性及熱流方法的研究方面:①在一定條件下建立了獲得多個調和映射的臨界點理論。②給出了球面間存在Smith型對稱調和映射充分條件,完成了Smith從1975年開始的工作。③證明了調和映射的熱流在有限時間內產生奇點的第一個一般性定理。④推廣了P.Li和L.Tam關於非緊完備流型間調和映射存在性的一個一般性定理,並套用這個推廣獲得了新的存在性結果。
第四,在Kahler-Einstein度量的存在性研究方面,證明了一種推廣的Moser-Trudinger不等式,給出Kahler-Einstein度量存在的新的判據。1993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 學術論著
截至2014年11月,丁偉岳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
出版日期名稱作者出版社
2002.08
《數學家大會論文集摘要短報告和牆報》
丁偉岳主編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張恭慶的數學生活》
丁偉岳,田剛,蔣美躍主編
八方文化創作室

人才培養

  • 教育理念
丁偉岳教導學生學習和研究的方法可以總結為:“帶著問題去學習,在研究中學習。”他反對他的學生漫無目的去讀書,這樣很容易成為一個雖飽讀兵書而不知所云的人。他鼓勵他的學生去發掘一些尚不為人們所關注的、卻又具有潛在研究價值和發展前景的新問題。另一方面,他也倡導年輕人要有膽識去碰一些名家做過或者名家關注的問題,並要學生向大師學習。
丁偉岳授課或演講之前準備講稿一絲不苟,能抓住問題之關鍵進行直截了當而又深入淺出的講解。他的演講常能激發聽眾對所講問題的興趣,甚或就此涉足此問題的研究。他常教導他的學生或身邊的後學在演講或寫文章之先要將所述問題想得非常清楚,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學術上,他對學生嚴格要求。
  • 指導學生
丁偉岳多年來參與領導了北京地區的幾何分析討論班,促進了一批該領域的優秀青年數學家健康成長。截至2014年11月,已培養學生二十餘人,有的已成為所在領域的知名專家,或中國數學領域的科研骨幹。

榮譽表彰

時間榮譽表彰授予單位
1991年
“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稱號
國家教委和國家學位委員會
1993年5月
中國數學會
1995年
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
香港求是基金會
1997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
2011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何梁何利基金會

社會任職

時間擔任職務
1996年至2003年
中國數學會副理事長
1998年至2002年
中國數學會成立的國際數學家大會組委會下屬的科學委員會主任
1998年3月至2013年3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第九、十、十一屆委員
2002年12月至2012年12月
中國民主建國會第八、九屆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

個人生活

1988年丁偉岳發現自己有B型肝炎,他的病綿延多年不能痊癒。1990年從美國回來後,他的朋友和學生髮現他的身體狀況不好,有時喘氣很粗。到1994年不得不取消到德國訪問Jost的計畫,1995年春丁偉岳開始嘗試服用一種民間秘方,並使他的身體逐漸好轉,至完全恢復。丁偉岳休息時愛聽古典音樂,喜歡讀古代小說散文和金庸武俠小說。

人物評價

丁偉岳在幾何分析這一當代基礎數學的前沿領域許多重要而困難的課題上做出了令人矚目的成果。在Nirenberg問題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首次證明了該問題有解的一種充分條件在調和映射的存在性與調和映射的熱流的奇點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Kahler-Einstein度量的存在性問題上獲得了有影響的結果。(中國科學院評)
多年來丁偉岳除了在科研工作上不懈努力,刻意創新,做出了一些好的工作,他還非常關心青年人才的成長。作為中國國內最早在幾何分析領域從事研究的數學家之一,他在為學和為人兩方面能以身作則,去影響和幫助他所指導的學生和他所關心的青年人健康成長。他為幾何分析在中國的發展以及該領域人才隊伍的建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何梁何利基金會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