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刺方法之一。指針刺操作時用一根針同時穿透兩個腧穴的透刺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針兩穴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 出處:《玉龍歌》
概念,解讀,中醫套用,
概念
指針刺操作時用一根針同時穿透兩個腧穴的透刺法。
解讀
所謂“一針兩穴”,實質上就是“沿皮透刺” ,或“上下串刺”。由於它的刺激面積較廣,或入針較深,給予機體刺激的影響也就較大,所以在療效方面,似比—針一穴顯著。
此中方法在《靈樞·官針》篇就有記載,但尚未明確提出透穴法或透刺法之名。一般認為,此法開始於宋末元初,在《玉龍歌》中即明確記載了透穴的臨床套用。《玉龍歌》“偏正頭風痛難醫,絲竹金針亦可施,沿皮向後透率谷,一針兩穴世間稀。”;“膝蓋紅腫鶴膝風,陽陵二穴亦堪攻,陰陵針透尤收效,紅腫全消見異功。”金元醫家針灸論著中對此亦有記述,至明代《針灸大成》中對《玉龍歌》透穴法內容作了詳細註解,使透穴法的套用得到進一步發展。現代臨床套用透穴療法治療各科疾病,套用十分廣泛。
中醫套用
一、操作方法
1、直透法:即直刺進針,由一側腧穴向其相對的另一側腧穴透刺的方法。如內關透外關:從內關穴宜刺進針,向外關穴方向深刺,針尖不宜透過外關穴皮膚,治療胸脅滿痛、頭病煩熱等症。條口透承山:從條口穴直刺進針,向承山方向深刺2~3寸,治療頸肩痛及小腿抽痛等症。
2、斜透法:即斜刺進針,由一穴斜向另一穴透刺的方法。如神門透陽穀:自神門向外斜向進針,針尖向陽穀方向刺入0.8寸左右,針尖不宜透過陽穀穴皮膚,治療心煩、失眠、煩熱、耳鳴、癲狂等症。太沖透湧泉:自太沖穴向足心湧泉穴斜向刺入,針尖向湧泉穴方向刺入1寸左右,治療驚惕、癲狂、抽搐、呃逆等症。
3、橫透法:亦稱沿皮透刺法,即從一穴沿皮進針,針尖朝向另一穴刺入的方法。如地倉透頰車:自地倉穴進針,沿皮下向頰車方向刺入1.5寸左右,治療面癱。百會透前頂:自百會穴橫刺進針,針尖向前頂方向沿皮下刺入1.5寸左右,治療脫肛、陰挺、胃下垂等證。
二、臨床套用
一針兩穴法具有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通達表里、聯絡臟腑的功能。臨床套用十分廣泛,可用於治療痹證、痙證、中風偏癱、面癱、頑固性頭痛、三叉神經痛、哮喘等多種頑症。
三、套用舉例
1、頑固性頭痛:橫透法。取絲竹空透率谷,風池透風府,百會透前頂。
2、落枕、頸項強痛(頸椎病):懸鐘透三陰交,直透法。條口透承山,直透法。
3、呃逆:陽陵泉透足三里,斜透法。膈俞透肝俞,橫透法。
4、胃下垂:天樞透中脘,橫透法。關元透氣海、神闕,橫透法。
5、癃閉:中極透曲骨,橫透法。氣海透關元,橫透法。大赫透曲骨,斜透法。
6、膽絞痛:膽俞透肝俞,橫透法。陽陵泉透陰陵泉(膝關),直透法。
7、抽搐:合谷透勞宮,直透法。太沖透湧泉,斜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