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悅讀周計畫:初級卷3》是2012年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石恢。
基本介紹
- 書名:一起悅讀周計畫:初級卷3
- 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 頁數:248頁
- 開本:16
- 定價:26.80
- 作者:石恢
- 出版日期:2012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0088370, 750008837X
- 品牌: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媒體推薦
——謝冕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對於成長中的青少年讀者而言,此時的閱讀應是更為講究的。如果沒有選擇,隨意地濫讀或是因受宣傳的蠱惑而進行媚俗性閱讀,將會養成一種低下的閱讀趣味和閱讀習慣。一旦定型,日後很難糾正過來了。
——曹文軒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關心中學生的課外閱讀,提倡“讀名著,讀經典”即是一種導向:唯有用前輩人所創造的最美好的精神食糧來滋養下一代,才能保證他們成為巴老所期待的“更純潔,更善良”的具有美好心靈的健全的“人”。這直接關係到我們民族(以及人類)的後代的精神質量與生命質量,可以說是一個基本教育工程。
——錢理群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我以為,詩意般的棲居與快樂的閱讀是人生一大幸福,但若加上歷史學的思考和科學精神的指引,一定會收穫更大的精神財富。本書在循序漸進閱讀體系的基礎之上,注重了從文學性的審美閱讀和情感薰陶,向綜合的科學與人文素養的多方位知識擴展,我想,這或許會在不經意間影響讀者未來的興趣領域甚或職業選擇。來吧,讓我們開始悅讀一!
——張建華 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這套叢書以名家名篇為引導線索,用詩化般的語言凝練出各種主題來編排閱讀次序,通過“周計畫”的時間管理方式合理地安排閱讀內容,充分體現了“一起悅讀”所倡導的快樂閱讀、共同閱讀、分享閱讀的三大閱讀理念,是一套開啟心扉、陶冶性情、美化人生的極佳讀物。
——陳霞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
圖書目錄
第一周:敬畏生命
結識一位昆蟲學家——法布爾
周一 剔開紅焰救飛蛾
周二 螢
周三 草蟲的村落
周四 草百靈
周五 父狼
周末 智慧分享與寫作學習
第二周:滄桑里的柔情
結漢一位詩人——巴勃羅·聶魯達
周一 聶魯達這個人
周二 歸來的溫馨
周三 清涼的水罐
周四 自由與生命
周五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周末 智慧分享與寫作學習
第三周:永久的書香
結識一位作家——鄭振鐸
周一 回憶父親
周二 燒書記
周三 開箱整理我的藏書
周四 讀書
周五 書桌
周末 智慧分享與寫作學習
第四周:心中的大自然
結識一位作家——大仲馬
周一 大仲馬非凡的一生
周二 獵狼記
周三 貓的本事
周四 長頸鹿尋找自己
周五 心中的大自然
周末 智慧分享與寫作學習
第五周:花開花落
結識一位作家——葉聖陶
周一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懷念葉聖陶先生
周二 牽牛花
周三 蒲公英
周四 鬱金香花圃
周五 玫瑰小姐
周末 智慧分享與寫作學習
第六周:行動人生
結識一位詩人——聞一多
周一 說和做——記聞—多先生言行片段
周二 五四斷想
周三 微笑的挑戰者
周四 給匆忙走路的人
周五 你想一鳴驚人嗎
周末 智慧分享與寫作學習
第七周:聽聽那冷雨
結識一位詩人——余光中
周一 余光中先生
周二 聽聽那冷雨
周三 雨前
周四 雨荷
周五 驟雨
周末 智慧分享與寫作學習
第八周:流逝與追懷
結識一位詩人——席慕蓉
周一 家有“名妻”席慕蓉
周二 如歌的行板(外二首)
周三 才知道青春
周四 藕與蓴菜
周五 瀑布與石頭
周末 智慧分享與寫作學習
第九周:給播種者的種子
結識一位詩人——普希金
周一 波羅金諾的秋天
周二 生命的驛車(外一首)
周三 我愛我生命中的晦冥時刻…(外一首)
周四 給播種者的種子(黎巴嫩)
周五 鷹羽(保加利亞)
周末 智慧分享與寫作學習
第十周:雪夜的林邊
結識一位詩人——弗羅斯特
周一 弗羅斯特的路
周二 停馬在雪夜的林邊(外一首)
周三 雪夜
周四 雪
周五 樹林和草原
周末 智慧分享與寫作學習
第十一周:快樂的期待
結識一位學者一愛默生
周一 愛默生禮帽
周二 在這陽光燦爛的夏天——在神學院的演說
周三 快樂的期待
周四 仰望天空
周五 箭與歌
周末 智慧分享與寫作學習
第十二周:笑是一種習慣
結識一位作家——哈謝克
周一 頑劣的波希米亞人——哈謝克
周二 得救
周三 我們是怎樣過母親節的——一個家庭成員的自述
周四 草船借箭
周五 我要笑遍世界
周末 智慧分享與寫作學習
序言
我們強調的就是每天都要有課外閱讀,每周都要有學習檢測。時間管理和計畫性是本書最為重要的特點。你只需要每天花上十幾分鐘時間,不僅輕鬆地就讀了一篇好文章,而且慢慢也會養成每天都閱讀的習慣。而“習慣”,莎士比亞說,“簡直是一種改變氣質的神奇力量”。當有一天你回首過去,你會為自己的變化而大吃一驚。
——石恢,初版前言
轉眼間,自這套閱讀“周計畫”首次出版至今,已經整十年了。十年前本書甫一出版,就以其高品質的精神文化內涵,尤其以全新的“周計畫”體例安排,備受業界關注與讀者歡迎。當年《中國教育報》記者訪談編者時也專門問及“周計畫”的具體含義,我在回答中強調了其兩個方面的特性:
一是“周單元”主題閱讀,即以“周”作為時間管理單元和主題閱讀單元,以人物作為引導線索串聯相關選文,並與現行教科書選文的主題和作者關聯呼應。
二是“計畫性”分解閱讀,即閱讀內容按每周和每天的進程做計畫安排。“根據學生學習中的具體情況,合理地制定一個閱讀周期,循序漸進,長計畫短安排。分解在每一天的閱讀量並不多。”(見《從周一到周日每天都有好故事》《中國教育報》2002年8月8日第6版)
然而,當“周計畫”這個概念被同行們大量複製套用到各種語文和英語的閱讀圖書中,並成為一種主流的圖書產品類型時,我們這套顯然更為嚴謹的始作俑的周計畫叢書,由於一些十分偶然的因素使然,卻在這十年中的大多數時間,處於無奈的缺貨狀態。
當然,也總有一些好學生和他們的家長們,沒有忘記這套曾經給予他們重要影響的書,我的信箱和QQ里一直不間斷有人留言,問我為什麼買不到這套書,在哪裡還能再買到。我在網上也看到有更多的人相互問詢,甚至有人在報紙匕廣告求購。還有許多語文老師和教育研究者,他們在多種場合提及和推薦這套書。心理學家王利群教授,使用本套書做團體閱讀治療效果顯著,更是逢人說項,這么多年來也一直催逼我再版。還有—位工作後又去北京大學藝術學院讀研究生的小朋友親口跟我說,大學時代如果沒有讀到這套書,他生命中的重要部分就真的被錯過了。
很感激這些認識與不認識的朋友們,我知道他們只是閱讀人群中的小眾。但他們的存在,給了我安慰和鼓勵。本叢書從最初出版就非常明確地宣稱,這是—套編選給“好學生”閱讀的書,至今這一定位未曾改變。也正是總有這種少數人真摯而誠懇的需求渴望,促使我下決心在這套閱讀“周計畫”誕生十周年之際,放下手邊的其他事情,全力以赴對之進行了全面的修訂和完善。叢書新版的重要改變之一,就是分冊不再對應於年級,而是對應於不同閱讀能力分級基礎上的自主選擇。這裡也要特別感謝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教育分社社長陳琦先生與我取得的共識,讓我有信心使本叢書獲得更長久的生命力。
為什麼“一起悅讀”
這裡選編的文章並不是非讀不可的,你可以讀,也可以不讀,你千萬不要有任何的心理負擔。如果你覺得讀來有困難,你可以跳過去,以後再讀,先換自己喜歡的讀。課外閱讀不是為了增加你的負擔,而是為了增加你的快樂!在快樂的閱讀中收穫思想、智慧與情感。
但快樂還來自堅持,來自對於自我挑戰的克服!
——石恢,初版前言
“一起悅讀”是本套“周計畫”十周年新版新增元素。如果說,在“課外閱讀周計畫”和“每周閱讀計畫”時代,本書主要重視的是“讀什麼”和“怎么讀”的內容安排與計畫安排。那么,在“—起悅讀周計畫”時代,本書更加突出重視的則是“讀”的行動本身與“讀”的行為操作。本版幾乎刪除了所有純知識性的語文練習,而增強了伴讀、探究與積累,其強調意義在於:
一個字.“讀”!首先要有個體的閱讀行為,才可能有真正的閱讀教育。如有困難擋道,可以繞道,但不要放棄持續的“讀”。
兩個字,“悅讀”!也就是陝樂的閱讀。“快樂閱讀”是“—起悅讀”提倡的首要核心理念,指的是自由的閱讀而非功利性閱讀,是趣味的閱讀而非職業性閱讀;是尋找快樂的閱讀,也是指以快樂的心態來閱讀。但更是指尋找真正幸福感的閱讀,是對艱澀的閱讀過程進行克服的閱讀,是開掘思想征服挑戰,能夠真正體驗到生命的深度愉悅的閱讀。
三個字。“一起讀”!編者與讀者一起讀,教師與學生一起讀,家長和孩子一起讀,同學與同學一起讀。這裡有兩個關鍵性要素,一個是被動性:每個人在表面上的個性化選擇,實際上都是在一定群體或環境中相互影響下的一起閱讀;另一個要素是主動性:即個體仍然有可能選擇與誰在一起閱讀。這其實體現了“—起悅讀”所提倡的第二個核心理念即“共同閱讀”。共同閱讀強調的是面對共同問題的閱讀,也是強調共同擔當的閱讀。一方面是指“共時性”共讀,即同—時期在一定範圍的社會成員之間,大家共同閱讀同—作品,共同感受內心的力量與溫暖,尋找相互間心靈的契合。另一方面也指“歷時性”共讀,即好的作品口口相傳,被不同時期的人共同閱讀,形成精神文化影響的代代承傳。
以上三個方面結合起來形成了“—起悅讀”的主要字面含義,但仍不足以表達其真正的內涵。因為“—起”同時也意味著“不同”,所以“—起悅讀”還有第三個核心理念就是“分享閱讀”。分享閱讀是承認差異性的閱讀。每個人的閱讀選擇和閱讀感受都是獨特的,每個人的獨立思想也終將匯人人類文明的溪流。理想的閱讀是—個人在自己的身邊能找到能進行充分交流的對象的閱讀,找到能相互饋贈思想的夥伴的閱讀。我們希望能有分享喜悅與感動、分擔痛苦與壓力的閱讀,在分享中獲得相互的接納與相互的尊重,在分享中增長人生的閱歷與生活的智慧。
因此,一起悅讀與分享的行為目標,成為本叢書編者新的自覺追求。圍繞這一清晰目標的實現,我們將在本叢書後台搭建一系列交流與表達的活動平台,力圖使“一起悅讀”最終或就人與人之間的真正互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