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商品空間上的經濟成長理論》是依託清華大學,由武康平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般商品空間上的經濟成長理論
- 依託單位:清華大學
- 項目負責人:武康平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批准號:70171047
- 申請代碼:G0105
- 負責人職稱:教授
- 研究期限:2002-01-01 至 2002-12-31
- 支持經費:4(萬元)
《一般商品空間上的經濟成長理論》是依託清華大學,由武康平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一般商品空間上的經濟成長理論》是依託清華大學,由武康平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本項目從巨觀出發,以微觀為基礎,對一般商品空間上的經濟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建立一般商品空間經濟成長理論,分析不確定條件下經濟成長的內...
一種認為,經濟成長是指一個經濟所生產的物質產品和勞務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的持續增長,也即是實際總產出的持續增長。另一種則認為,經濟成長是指按人口平均計算的實際產出,即人均實際產出的持續增加。基本解釋 經濟成長理論:是研究...
空間經濟學是是結構經濟學向發展經濟學轉化的中間環節,空間經濟學與結構經濟學使發展經濟學成為科學。其主要研究理論為規模收益遞增,即當所有投入品的數量以相同的百分比增加時,總收益增加的百分比會大於該百分比。空間經濟學是當代經濟學...
經濟區位論是空間經濟分布、結構及演變的理論。發展歷程 其發展大致經歷3個階段:①古典區位理論。主要指杜能(J.H.Thünen)1875年創立的“農業區位論”和韋伯(A- Weber)1909年創立的“工業區位論”。其共同特點都是立足於單一的企業...
《經濟成長理論》是聖露西亞經濟學家威廉·阿瑟·劉易斯創作的經濟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955年。該書較全面地論述了經濟成長問題,涉及的範圍廣泛。作者在書中沒有提出有關經濟成長的新概念,只是試圖為研究經濟成長提供一個基礎,以滿足當時...
因此,應選擇特定的地理空間作為增長極,以帶動經濟發展。提出背景 提出初期 經濟成長極理論是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西方經濟學家關於一國經濟平衡增長抑或不平衡增長大論戰的產物。增長極理論最初由法國經濟學家佩魯(francois perroux)提出...
經濟區位研究上的意義是創立了孤立化的研究思維方法。第一次從理論上系統地闡明了空間摩擦對人類經濟活動的影響,成為土地利用一般理論的基礎。韋伯 韋伯於1909年出版了《工業區位論》,提出了他的工業區位理論。假定:⑴原材料產地是已知...
一般來說,投資者或使用者都力圖選擇總成本最小的區位,即地租和累計運輸成本總和最小的地方。區位理論是關於人類活動的空間分布及其空間中的相互關係的學說。具體地講,是研究人類經濟行為的空間區位選擇及空間區內經濟活動最佳化組合的理論...
希克斯是在一個很短的時期中處理均衡問題的,他藉助了馬歇爾的方法,並且通過擴大馬歇爾假定的範圍進一步縮小經濟主體的選擇空間,這削弱了模型的解釋力。阿羅\德布魯的一般均衡理論 阿羅\德布魯用數學模型證明了的一般均衡。阿羅一德布魯對...
其次,國民經濟成長理論往往是抽掉空間因素後的動態分析,而對城市經濟成長的討論必須考慮空間因素,即考慮作為“城”的城市土地資源的利用和基礎設施的建設(主要是公共產品),與作為“市”的城市一般產品(主要是競爭性的私人產品)的生產...
商品流通空間擴展是所有國家從自然社會向商品社會、從封閉市場向全國統一市場轉換的必由之路,也是實現工業化的客觀要求。本書從理論、運行、實證三個方面對商品流通空間進行了全面、系統分析。作者簡介 晏宗新,廈門大學經濟學博士,中國社會...
因此,應選擇特定的地理空間作為增長極,以帶動經濟發展。理論作用 增長極對地區經濟成長產生的作用是巨大的,主要表現在:第一,區位經濟。區位經濟是由於從事某項經濟活動的若干企業或聯繫緊密的某幾項經濟活動集中於同一區位而產生的。例...
四度空間,英文Market Profile, 直譯中文應該是"市場輪廓"。香港著名的圖表分析專家和波浪理論大師許沂光先生大膽創新,許沂光將其介紹在《香港經濟日報》上。四度空間理論在香港及內地的推廣套用,許先生功不可沒。理論核心 四度空間的分析...
本書以長期經濟成長可持續性及路徑穩定性的視角,討論需求有限性假設下巨觀經濟理論的不同。通常的主流巨觀理論從總需求角度觀察影響需求的變化誘因和機制等,這樣籠統的觀察掩蓋了很多需求內在的變化規律。實際經濟中對任何商品的需求幾乎都...
20世紀30年代中期以後,西方經濟學開始出現了大的變化,即發生了“凱恩斯主義的革命”。凱恩斯的經濟理論否定了新古典經濟學的主要思想傾向,開創了一個新的經濟學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中,既恢復了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國家干預主義的經濟思潮...
(2)新增長與區域創新理論 新經濟成長理論(也叫“內生增長理論”)是針對新古典增長理論中技術外生這一不足而提出的。它通過規模收益遞增和不完全競爭這兩個角度對經濟成長的源泉進行研究,其基本思想是經濟成長率由區域經濟系統內的...
傳統的區域經濟理論主要建立在新古典經濟學基礎之上,通過無差異空間、無運輸成本等嚴格假定,提出相應的區位理論、區域增長理論等。克魯格曼認為,以往的主流經濟學,正是由於缺乏分析“規模經濟”和“不完全競爭”的工具,才導致空間問題長期...
在D-S模型提出以前,由於內部規模經濟模型的求解極為複雜、且一般不能求出均衡解(從而更無法進行福利分析和比較),人們不得不藉助於外部性、溢出效應和邊乾邊學等似是而非的概念,將研究局限於外部規模經濟的分析。不論是經濟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