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劍齒虎

一般劍齒虎

混亂刃齒虎,又名一般劍齒虎。屬於劍齒貓科動物中的刃齒虎一類。古代物種名,生存在更新世晚期的南美彭巴斯大草原,200萬年前,巴拿馬地峽隆起,南北美大陸再次被連線起來,劍齒虎也追逐著自己的獵物進入了南美洲。在這裡它們很快取代了原有的霸主袋劍齒虎和恐鶴,成為當地的頂尖食肉獸。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混亂刃齒虎
  • 拉丁學名:smilodon populator
  • 別稱一般劍齒虎
  • :動物界
  • :脊椎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哺乳綱
  • 亞綱:真獸亞綱
  • :食肉目
  • 亞目:裂腳亞目
  • :貓科
  • 亞科:劍齒虎亞科
  • :劍齒虎屬
  • :混亂刃齒虎
  • 食物:肉食
  • 生存年代:更新世晚期
  • 生存地點:南美彭巴斯大草原
形態特徵,生存年代,生存地點,名稱含義,如何獵食,是否群居,其他猛獸,

形態特徵

由於南美同樣存在大量體形巨大的獵物——如各種奇形怪狀的南方有蹄類大地懶雕齒獸居維葉象,捕食者間的競爭又少,於是它們比北美的同族演化出了更龐大的體形,身長最大可達2.7米,是劍齒貓科動物中個體最大的成員,還擁有長達18~20厘米的劍齒。甚至有的破碎化石顯示,最大的“一般劍齒虎”個體肩高可能達到1.65米!堪稱新食肉類的王中之王。

生存年代

上新世晚期~更新世(一說距今300 萬~1 萬年前的更新世——全新世時期)

生存地點

名稱含義

“弓形的牙齒”,指其拱形的臼齒
200萬年前,巴拿馬地峽隆起,南北美大陸再次被連線起來,刃齒虎也追逐著自己的獵物進入了南美洲。在這裡它們很快取代了原有的霸主袋劍齒虎恐鶴,成為當地的頂尖食肉獸。由於南美同樣存在大量體形巨大的獵物——如各種奇形怪狀的南方有蹄類大地懶雕齒獸,捕食者間的競爭又少,於是它們比北美的同族演化出了更龐大的體形,身長最大可超過2.7米,平均2.4米,肩高平均1.5米,成年雄性個體通常體重可以達到400公斤,是劍齒貓科動物中個體最大的成員,還擁有長達18~20厘米的劍齒。甚至有的破碎化石顯示,最大的“混亂刃齒虎”個體肩高可能達到1.65米,體重達到1700磅!堪稱新食肉類的王中之王。

如何獵食

混亂刃齒虎究竟是如何獵食的?這個問題一直是古生物學界的爭論焦點,因為長達十幾厘米的劍齒儘管夠威風,但科學家早已證明它們十分脆弱,與短粗的“彎刀牙”相比明顯更容易斷裂。這樣的劍齒自然不能隨心所欲地使用,既不能像恐貓那樣硬咬脖子或頭骨,又不能像似劍齒虎一樣用牙在獵物身上亂劃。在洛杉磯有一個著名的拉布雷亞瀝青坑,更新世晚期曾有大量野生動物來此喝水時陷入泥沼並長眠於此,保存為化石。這裡已發現的美洲劍齒虎骨骸多達2000餘具,與同地點發現的食草動物數量相比有些不成比例,故而也有人認為它們可能是食腐動物,看上去很酷的劍齒只起恐嚇作用。然而,在陷入瀝青湖的食草動物中有大量體形巨大的成年猛獁和大型美洲野牛,必須考慮一兩隻垂死的大型動物吸引大量劍齒虎前來揀便宜的可能性(畢竟動物界沒有真正的“高尚獵手”)。當前流行的理論認為劍齒虎的長牙主要用於攻擊獵物脆弱的腹部或喉嚨,而更多人傾向“割喉說”。根據這種觀點,它們很可能採用一種獨特的捕獵方式:先是和其他貓科動物一樣緩慢潛行接近獵物(通常是各種野牛),然後,不是通過追擊而消耗獵物體力,而是憑藉蠻力與獵物展開肉搏,當徹底制服獵物之後再使用尖刀一樣的精銳劍齒,一擊切斷其頸動脈或氣管而致命。這樣的確符合劍齒的特點:除末端的“刺”之外前後端邊緣也都有鋒利的刃,割喉輕而易舉;脆而薄的結構和彎曲的形狀也有利於更快地插入和拔出,減少劍齒在割喉時卡住或受損的機率(但卻使它們在其他地方更加脆弱,以至於獵物的每一次掙扎都可能對其造成傷害);同樣也可以解釋它們的身體尤其是前半部為何這么強壯。然而,這樣的獵食方法真的有效嗎?如果獵物已經難以動彈,那么用不用“一擊必殺”又有什麼區別?並不比子老咬鼻孔令其窒息的方法更高明。當然,一切都只是猜測。
一般劍齒虎
過去人們認為刃齒虎和其他長有劍齒的食肉動物都是將劍齒深深地刺入獵物體內,讓其流血而死,但後來人們發現這些細長的劍齒並不像看上去那樣強大,而是十分脆弱,特別是側面受力時很容易斷裂,所以只能用於最後關頭的割喉必殺技。甚至有人認為,劍齒不過是起恐嚇作用的“神經刀”,它們是不勞而獲的食腐動物。當然,這種看法未免有些片面,畢竟現在也沒有哪一種大型食肉動物是絕對的食腐動物。

是否群居

另外一個令人感興趣的問題是混亂刃齒虎是否群居。很多人認為它們身體之強壯足以單槍匹馬搞定一頭成年公野牛,不過照通常邏輯,獵食如此大的動物應該要依靠群體力量。前面說過似劍齒虎群體的化石已經發現,然而美洲劍齒虎尚沒有如此具說服力的群居生活證據。其中一個支持群體生活的理由是:拉布雷亞瀝青坑中出土的劍齒虎化石有很多帶有骨折等重傷後痊癒的痕跡,故而認為它們有可能受過群體成員的照顧。但這也不絕對,如果傷勢並非重得無法行動,它們可以在這段時間內充當腐食動物的角色,畢竟它們太強大了。

其他猛獸

在更新世時的北美大陸,食草動物種類遠比現在豐富多彩,食肉動物也是強手如林。除了似劍齒虎美洲劍齒虎和異劍虎這“美洲三劍客”,這裡還生活著很多各懷絕技的猛獸,如重達700千克且兇猛無比的巨型短面熊、比現代獅子大1/4的美洲擬獅、奔跑迅捷無倫的北美獵豹、成群結隊的恐狼、種類眾多的鬣狗類動物、以及生存至今的美洲獅灰狼猞猁。雖說北美地域遼闊、食物豐富,但由於如此多的猛獸群聚於此,生存競爭顯得異常激烈;而劍齒虎自然也不是弱者。首先,對於任何猛獸來說,長而鋒利的劍齒都是極具威懾力的武器,即便不實用也至少可以起到“神經刀”的作用;其次,三類劍齒虎的體型都非常結實,尤其是前肢粗壯有力,還長有尖銳的前爪,肉搏起來也是難以對付的;再加上可能的集群方式會帶來較高的獵食效率和抵禦外敵的能力,保證了它們不會處於劣勢地位。在獵物選擇上,美洲劍齒虎和似劍齒虎偏重於猛獁、野牛這樣的大型動物,與短面熊、美洲擬獅存在衝突;而異劍齒虎可能主要以美洲為食,與其他食肉動物的直接競爭不大。至於體形較小、奔跑迅速的各種科、鹿科動物,自然是美洲獵豹和灰狼們追逐的對象了。從已發現的化石中我們知道,三類劍齒虎在美洲經歷了200多萬年的成功演化,尤其是美洲劍齒虎在分布範圍和數量上都堪稱各種食肉動物之冠,也成就了整個劍齒家族最後的輝煌。
對刃齒虎來說捕殺哥倫比亞猛獁象還是不現實對刃齒虎來說捕殺哥倫比亞猛獁象還是不現實
令人遺憾的是,這場競爭幾乎沒有勝利者。隨著12000~10000年前冰河期的結束和人類的進入,美洲的劍齒虎和其他幾乎所有的大型掠食者都在短短兩千年間消失了,我們不知道氣候、病毒、獵人和食物劇減哪一個是造成這一悲劇的最大兇手(具體信息可參看詞條第四紀滅絕事件)。在劇變來臨的時候,劍齒虎們重蹈了當年獵貓科動物的覆轍,把繼續生存的名額讓給了那些搏鬥中的弱者、生存上的強者。昔日處在陰影下的美洲獅灰狼成了北美僅存的猛獸,而此前已橫掃歐亞大陸和北非的棕熊也終於趁機登上新大陸,與原始人一起成為這裡的新霸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