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背景
2015年前公知的真空保鮮
冰櫃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在
冷藏箱內放置一個真空保鮮盒,占據了大量有效空間,且有定位槽,使用者只能將其固定,不方便使用,且該真空保鮮盒對材質、強度要求更高,成本更高。一種是對整個冰櫃冷藏室進行抽真空操作,花費時間長,且由於冰櫃門需要頻繁開啟,浪費冷量。此類真空保鮮冰櫃的真空保鮮裝置均限制在冰櫃箱體內,成本較高,操作不便。
發明內容
專利目的
《一種冰櫃用輔助抽真空的聯接裝置及冰櫃》為了解決2015年12月之前技術中的問題,提供一種冰櫃用輔助抽真空的聯接裝置及冰櫃,能夠實現在箱體外部的抽真空操作,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技術方案
《一種冰櫃用輔助抽真空的聯接裝置及冰櫃》它包括固定設定在箱體頂部的滑座,滑座上設定有與其滑動連線的滑動塊,滑動塊內設定有第一抽真空通道,第一抽真空通道靠近箱門的一端稱之為前端,第一抽真空通道的前端設定有密封圈,密封圈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抽真空通道連通,第一抽真空通道的後端通過第一抽真空軟管用於與真空泵連通,滑動塊的前端面上設定有鐵片;所述箱門上與所述滑動塊對應的位置處固定設定有磁性塊安裝座,磁性塊安裝座上與所述鐵片對應位置處安裝有磁性塊,磁性塊安裝座上與所述第一抽真空通道對應位置處開設有第二抽真空通道,第二抽真空通道通過第二抽真空軟管用於與外置抽取接頭連通。
所述滑座由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組成,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分別與箱體固定連線,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之間形成滑槽,所述滑動塊位於滑槽內。所述滑動塊由前滑動塊和後滑動塊組成,前滑動塊和後滑動塊固定連線。所述磁性塊安裝座連線有與其相配合的弧形固定座,弧形固定座與所述箱門固定連線。所述密封圈為碗型密封圈,碗型密封圈的小口端與所述第一抽真空通道連通。所述磁性塊為磁鋼。
該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冰櫃,該冰櫃包括抽真空裝置,所述抽真空裝置包括固定設定在箱體頂部的滑座,滑座上設定有與其滑動連線的滑動塊,滑動塊內設定有第一抽真空通道,第一抽真空通道靠近箱門的一端稱之為前端,第一抽真空通道的前端設定有密封圈,密封圈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抽真空通道連通,第一抽真空通道的後端通過第一抽真空軟管與真空泵連通,滑動塊的前端面上設定有鐵片;所述箱門上與所述滑動塊對應的位置處固定設定有磁性塊安裝座,磁性塊安裝座上與所述鐵片對應位置處安裝有磁性塊,磁性塊安裝座上與所述第一抽真空通道對應位置處開設有第二抽真空通道,第二抽真空通道通過第二抽真空軟管與外置抽取接頭連通。
所述滑座由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組成,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分別與箱體固定連線,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之間形成滑槽,所述滑動塊位於滑槽內。所述滑動塊由前滑動塊和後滑動塊組成,前滑動塊和後滑動塊固定連線。所述磁性塊安裝座連線有與其相配合的弧形固定座,弧形固定座與所述箱門固定連線;所述密封圈為碗型密封圈,碗型密封圈的小口端與所述第一抽真空通道連通;所述磁性塊為磁鋼。
有益效果
《一種冰櫃用輔助抽真空的聯接裝置及冰櫃》的有益效果是:該實用新型中滑座上設定有與其滑動連線的滑動塊,滑動塊內設定有第一抽真空通道,第一抽真空通道靠近箱門的一端稱之為前端,第一抽真空通道的前端設定有密封圈,密封圈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抽真空通道連通,第一抽真空通道的後端通過第一抽真空軟管與真空泵連通,滑動塊的前端面上設定有鐵片;所述箱門上與所述滑動塊對應的位置處固定設定有磁性塊安裝座,磁性塊安裝座上與所述鐵片對應位置處安裝有磁性塊,磁性塊安裝座上與所述第一抽真空通道對應位置處開設有第二抽真空通道,第二抽真空通道通過第二抽真空軟管與外置抽取接頭連通,上述結構設計,使箱門關閉時,磁性塊與鐵片吸合,密封圈保證第一抽真空通道和第二抽真空通道之間的絕對密封,將真空保鮮袋或保鮮盒與外置抽取接頭連線,啟動真空泵開始工作對真空保鮮袋進行抽真空操作,關閉真空泵,結束抽真空工作。
所述滑座由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組成,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分別與箱體固定連線,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之間形成滑槽,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的設計便於安裝,而且所述滑動塊位於滑槽內,滑動塊與滑座滑動連線,用於開關門時聯接裝置開啟、關閉的滑動。所述滑動塊由前滑動塊和後滑動塊組成,前滑動塊和後滑動塊固定連線,便於第一抽真空通道的加工及第一抽真空通道與第一抽真空軟管的連線。所述磁性塊安裝座連線有與其相配合的弧形固定座,弧形固定座與所述箱門固定連線,弧形固定座的設定,在不破換箱門整體造型的基礎上,完成了磁性塊安裝座的安裝。所述密封圈為碗型密封圈,碗型密封圈的小口端與所述第一抽真空通道連通,保證了第一抽真空通道和第二抽真空通道密封對接,避免第一抽真空通道和第二抽真空通道之間因誤差錯位而導致的不密封。該實用新型的聯接裝置安裝在箱體、門體的鉸鏈處,可以實現在箱體外部的抽真空操作,而且不妨礙門體的正常開啟,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抽過真空的食品可以放置在該食品最適宜的冰櫃任何間室內,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冰櫃用輔助抽真空的聯接裝置及冰櫃》在冰櫃上的裝配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圖2中A—A剖面示意圖。
權利要求
1.《一種冰櫃用輔助抽真空的聯接裝置及冰櫃》其特徵在於:它包括固定設定在箱體頂部的滑座,滑座上設定有與其滑動連線的滑動塊,滑動塊內設定有第一抽真空通道,第一抽真空通道靠近箱門的一端稱之為前端,第一抽真空通道的前端設定有密封圈,密封圈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抽真空通道連通,第一抽真空通道的後端通過第一抽真空軟管用於與真空泵連通,滑動塊的前端面上設定有鐵片;所述箱門上與所述滑動塊對應的位置處固定設定有磁性塊安裝座,磁性塊安裝座上與所述鐵片對應位置處安裝有磁性塊,磁性塊安裝座上與所述第一抽真空通道對應位置處開設有第二抽真空通道,第二抽真空通道通過第二抽真空軟管用於與外置抽取接頭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冰櫃用輔助抽真空的聯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滑座由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組成,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分別與箱體固定連線,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之間形成滑槽,所述滑動塊位於滑槽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冰櫃用輔助抽真空的聯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滑動塊由前滑動塊和後滑動塊組成,前滑動塊和後滑動塊固定連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冰櫃用輔助抽真空的聯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磁性塊安裝座連線有與其相配合的弧形固定座,弧形固定座與所述箱門固定連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冰櫃用輔助抽真空的聯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密封圈為碗型密封圈,碗型密封圈的小口端與所述第一抽真空通道連通。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冰櫃用輔助抽真空的聯接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磁性塊為磁鋼。
7.一種冰櫃,包括抽真空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抽真空裝置包括固定設定在箱體頂部的滑座,滑座上設定有與其滑動連線的滑動塊,滑動塊內設定有第一抽真空通道,第一抽真空通道靠近箱門的一端稱之為前端,第一抽真空通道的前端設定有密封圈,密封圈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抽真空通道連通,第一抽真空通道的後端通過第一抽真空軟管與真空泵連通,滑動塊的前端面上設定有鐵片;所述箱門上與所述滑動塊對應的位置處固定設定有磁性塊安裝座,磁性塊安裝座上與所述鐵片對應位置處安裝有磁性塊,磁性塊安裝座上與所述第一抽真空通道對應位置處開設有第二抽真空通道,第二抽真空通道通過第二抽真空軟管與外置抽取接頭連通。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冰櫃,其特徵在於:所述滑座由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組成,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分別與箱體固定連線,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之間形成滑槽,所述滑動塊位於滑槽內。
9.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冰櫃,其特徵在於:所述滑動塊由前滑動塊和後滑動塊組成,前滑動塊和後滑動塊固定連線。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冰櫃,其特徵在於:所述磁性塊安裝座連線有與其相配合的弧形固定座,弧形固定座與所述箱門固定連線;所述密封圈為碗型密封圈,碗型密封圈的小口端與所述第一抽真空通道連通;所述磁性塊為磁鋼。
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冰櫃用輔助抽真空的聯接裝置及冰櫃》它包括固定設定在箱體頂部的滑座,所述滑座由左固定座2和右固定座3組成,左固定座2和右固定座3分別與箱體固定連線,左固定座2和右固定座3之間形成滑槽,滑槽內設定有與與其滑動連線的滑動塊,所述滑動塊由前滑動塊5和後滑動塊4組成,前滑動塊5和後滑動塊4通過螺釘固定連線。真空泵1設定在箱體頂部,外置抽取接頭8設定在箱門上。
滑動塊內設定有第一抽真空通道51,第一抽真空通道51靠近箱門的一端稱之為前端,第一抽真空通道51的前端設定有碗型密封圈10,碗型密封圈10的小口端與所述第一抽真空通道51連通,第一抽真空通道51的後端通過第一抽真空軟管與真空泵1連通,滑動塊上位於第一抽真空通道51前端的端面位置處固定連線有鐵片11;所述箱門上與所述滑動塊對應的位置處固定設定有磁性塊安裝座6,磁性塊安裝座6連線有與其相配合的弧形固定座7,弧形固定座7與磁性塊安裝座6均與箱門固定連線。磁性塊安裝座6上與所述鐵片11對應位置處安裝有磁性塊9,磁性塊安裝座6上與所述第一抽真空通道對應位置處開設有第二抽真空通道61,第二抽真空通道61與外置抽取接頭8通過第二抽真空軟管連通,第二抽真空軟管埋設在箱門內(第一抽真空軟管和第二抽真空軟管在附圖中未標示,第一抽真空軟管和第二抽真空軟管的連線和安裝為該領域的常規技術)。
當箱門關閉時,磁性塊9與鐵片11吸合,碗型密封圈10保證第一抽真空通道和第二抽真空通道61之間的絕對密封,將真空保鮮袋或保鮮盒與門體面板上的外置抽取接頭8連線,啟動真空泵1開始工作對真空保鮮袋進行抽真空操作,關閉真空泵1,結束抽真空工作。該實用新型的聯接裝置安裝在箱體、門體的鉸鏈處,可以實現在箱體外部的抽真空操作,而且不妨礙門體的正常開啟,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抽過真空的食品可以放置在該食品最適宜的冰櫃任何間室內,使用方便。
榮譽表彰
2017年12月11日,《一種冰櫃用輔助抽真空的聯接裝置及冰櫃》獲得第十九屆中國專利優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