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文獻

一次文獻

一次文獻是人們直接以自己的生產、科研、社會活動等實踐經驗為依據生產出來的文獻,也常被稱為原始文獻(或叫一級文獻),其所記載的知識、信息比較新穎、具體、詳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次文獻
  • 特點:內容有獨創性一次文獻數量龐大
  • 亦稱:原始文獻
  • 優點:內容比較新穎、具體、詳盡
  • 釋義:情報學中的一種主要文獻
特徵,釋義,特點,文獻分類,二次文獻,三次文獻,文獻解釋,演變歷史,起源,演變,區分文獻的方式,

特徵

一次文獻在整個文獻中是數量最大、種類最多、所包括的新鮮內容最多、使用最廣、影響最大的文獻,如期刊論文、專利文獻、科技報告、會議錄、學位論文等等,這些文獻具有創新性、實用性和學術性等明顯特徵。

釋義

一次文獻,又稱原始文獻,是情報學中的一種主要文獻,指以作者本人的工作經驗、觀察或者實際研究成果為依據而創作的具有一定發明創造和一定新見解的原始文獻,如期刊論文、研究報告、專利說明書會議論文、學位論文、技術標準等。

特點

一次文獻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內容有獨創性,是作者本人的工作經驗、觀察或者實際研究成果,該種文獻內容具有先進性和新穎性,反映了有關領域最新研究成果。
二是文獻內容敘述具體、詳盡,有供研究
三是一次文獻數量龐大、分散在各種期刊、媒體、會議論文集、圖書、連續性出版物、特種文獻之中,所以尋找困難。

文獻分類

根據文獻內容、性質和加工情況可將文獻區分為:一次文獻、二次文獻、三次文獻

二次文獻

二次文獻是對一次文獻進行加工整理後產生的一類文獻,如書目題錄、簡介、文摘檢索工具。

三次文獻

是在一、二次文獻的基礎上,經過綜合分析而編寫出來的文獻,人們常把這類文獻稱為“情報研究”的成果,如綜述、專題述評、學科年度總結、進展報告、數據手冊等。
與此類似,也有把情報區分成一次情報、二次情報、三次情報的。

文獻解釋

詞目:文獻
拼音:wen xian
英文:document
GB/T4894-1985定義:記錄知識的一切載體。
基本解釋
[document;literature] 有歷史意義或研究價值的書籍
詳細解釋
1. 有關典章制度的文字資料和多聞熟悉掌故的人。
《論語·八佾》:“ 夏 禮吾能言之, 杞 不足徵也; 殷 禮吾能言之, 宋 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朱熹集註:“文,典籍也;獻,賢也。” 宋陸游《謝徐君厚汪叔潛攜酒見訪》詩:“衣冠方南奔,文獻往往在。”
2. 專指有歷史價值或參考價值的圖書資料。
楊維楨《送僧歸日本》詩:“我欲東夷訪文獻,歸來中土校全經。” 清王士禛《香祖筆記》卷九:“余邑先輩,文獻無徵,每以為恨,故於羣書中遇邑人逸事逸文,輒掌錄之。”魯迅《書信集·致曹白》:“不過這原是一點文獻,並非入門書。”徐遲《哥德巴赫猜想》:“由於這些研究員的堅持,數學研究所繼續訂購世界各國的文獻資料。”
文獻
詞義:用文字、圖形、符號、聲頻、視頻等技術手段記錄人類知識的一種載體,或理解為固化在一定物質載體上的知識。也可以理解為古今一切社會史料的總稱。現在通常理解為圖書、期刊等各種出版物的總和。文獻是記錄、積累、傳播和繼承知識的最有效手段,是人類社會活動中獲取情報的最基本、最主要的來源,也是交流傳播情報的最基本手段。正因為如此,人們把文獻稱為情報工作的物質基礎。在國內國外,都常常可以看到有人把“文獻”與“情報”,“文獻學”與“情報學”等同起來,雖然這種等同未必適宜,但卻反映了文獻在情報活動和科學中的極為重要的地位。

演變歷史

起源

“文獻”一詞最早見於《論語·八佾》,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認為“文,典籍也;獻,賢也”。所以這時候的文指典籍文章,獻指的是古代先賢的見聞、言論以及他們所熟悉的各種禮儀和自己的經歷。《虞夏書·益稷》也有相關的引證說明“文獻”一詞的原意是指典籍與宿賢

演變

(1)宋代馬端臨《文獻通考》中將文與獻,作為敘事與論事的依據:“文”是經、史歷代會要及百家傳記之書;“獻”是臣僚奏疏、諸儒之評論、名流之燕談、稗官之記錄,在他的影響之下,關於文獻的認識,便只限於一般的文字記載,不能表達為文字記載的東西,則不能稱之為文獻。
(2)現代文獻:今天我們所說的文獻,主要指有歷史意義的比較主要的書面材料,廣義的文獻定義就成了記錄有知識的一切載體。依據國際定義文獻乃是一切情報的載體。

區分文獻的方式

區分文獻類型或形式有多種方法:
文獻特徵
一,最主要的是根據載體把其分為印刷型、縮微型、機讀型和聲像型。(1)印刷型:是文獻的最基本方式,包括鉛印、油印、膠印、石印等各種資料。優點查可直接、方便地閱讀。(2)縮微型:是以感光材料為載體的文獻,又可分為縮微膠捲和縮微平片,優點是體積小、便於保存、轉移和傳遞。但閱讀時須用閱讀器。(3)計算機閱讀型:是一種最新形式的載體。它主要通過編碼和程式設計,把文獻變成符號和機器語言,輸入計算機,存儲在磁帶或磁碟上,閱讀時,再由計算機輸出,它能存儲大量情報,可按任何形式組織這些情報,並能以極快的速度從中取出所需的情報。近年來出現的電子圖書即屬於這種類型。(4)聲像型:又稱直感型或視聽型,是以聲音和圖像形式記錄在載體上的文獻,如唱片、錄音帶、錄像帶、科技電影、幻燈片等。
二,根據不同出版形式及內容,可以分為:圖書、連續性出版物、特種文獻。
圖書:凡篇幅達到48頁以上並構成一個書目單元的文獻稱為圖書。
連續性出版物:包含期刊(其中含有核心期刊)、報紙、年度出版物。
特種文獻:專刊文獻、標準文獻、學位論文、科技報告、會議文獻、政府出版物、檔案資料、產品資料。
文獻在科學和社會發展中所起的作用表現在:(1)是科學研究和技術研究結果的最終表現形式;(2)是在空間、時間上傳播情報的最佳手段;(3)是確認研究人員對某一發現或發明的優先權的基本手段;(4)是衡量研究人員創造性勞動效率的重要指標;(5)是研究人員自我表現和確認自己在科學中的地位的手段,因而是促進研究人員進行研究活動的重要激勵因素;(6)是人類知識寶庫的組成部分,是人類的共同財富
文獻
根據文獻內容、性質和加工情況可將文獻區分為:一次文獻、二次文獻、三次文獻。一次文獻指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為依據而創作的原始文獻,如期刊論文、研究報告專利說明書、會議論文等。二次文獻是對一次文獻進行加工整理後產生的一類文獻,如書目題錄、簡介、文摘檢索工具。三次文獻是在一、二次文獻的基礎上,經過綜合分析而編寫出來的文獻,人們常把這類文獻稱為“情報研究”的成果,如綜述、專題述評、學科年度總結、進展報告、數據手冊等。與此類似,也有把情報區分成一次情報、二次情報、三次情報的。
文獻也可以做為人名/存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