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茶(澳大利亞作家懷特1964年創作的中篇小說)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一杯茶》(A Glass of Tea)是派屈克·懷特的短篇小說中較為出名的一篇,相對而言,懷特的短篇小說在中國引介最早但研究卻稍有不足。在故事中懷特以象徵性的手法來處理一位老人的普通玻璃杯,並通過作為象徵物的玻璃杯從一個獨特的角度來折射老人的愛情故事。作者運用意識流技巧,在敘述中頻繁轉換角度,其間穿插著老人和他第二位妻子的回憶。雖為短篇,其寫作手法卻不同凡響,體現出懷特本人力圖“在平凡背後發現不平凡,發現神秘和詩意”的一貫風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杯茶
  • 外文名:A Glass of Tea
  • 作者:派屈克·維克托·馬丁代爾·懷特
  • 首版時間:1964年
  • 類別:澳洲文學
內容梗概,創作背景,作品賞析,主題,手法,作品影響,作者簡介,

內容梗概

《一杯茶》講述了馬利卡斯去瑞士日內瓦拜訪朋友的老友菲里庇底斯,由一杯茶引出菲里庇底斯向馬利卡斯講述了他與已逝妻子康斯坦莎的愛情經歷,故事最後菲里庇底斯以前的女僕、現任妻子阿格拉依道出了康斯坦莎自殺死亡的悲劇。

創作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服役於英國皇家空軍情報部門,曾被派赴中東一帶工作五年。1948年回澳大利亞定居,先經營農牧場,後專門從事寫作。懷特第一部短篇小說集《燒傷的人》(The Burnt Ones)發表於1964年,共11個短篇小說,《燒傷的人》取名來自於希臘語,在希臘語中“燒傷的人”意為“可憐的不幸者”,懷特借用“Burnt”(燒、灼)的字面意思,在幾乎所有短篇小說里運用“火”等意象,隱喻被社會和生活所“燒傷”的不幸者。《一杯茶》是《燒傷的人》中的第三篇。

作品賞析

主題

《一杯茶》的愛情主題帶有些許悲劇色彩,反映的是人類愛欲的破壞性傾向。正如弗洛姆所指出的,“在一個日益機器化的工業社會中對生活的漠視現象,在這個社會中,人變成了一種物,結果即使他不憎恨生活,也對生活充滿了焦慮和冷漠”,凡此種種激發了人類愛欲的破壞性傾向,直至“愛死”傾向;而經歷死亡往往會喚醒人的“愛生”傾向,從而樂觀積極地面對生活,抵抗“死亡本能”的侵蝕。
菲里庇底斯所用來喝茶的玻璃杯因為一個吉普賽女人的預言而被賦予了特殊的含義,那個吉普賽女人預言菲里庇底斯可以活到最後一隻玻璃杯被打碎的時候,而這隻玻璃杯恰恰已經是12隻中的最後一隻了。玻璃杯從12隻到只剩最後一隻,也就是說共有11隻被打碎了,然而小說中僅有6隻杯子破碎的記錄;阿格拉依不小心打碎1隻,另一個女僕打碎4隻,康斯坦莎摔碎1隻。對於另外5隻杯子是如何損壞的文中沒有過多交代,但通過字裡行間還是可以作出如下判斷,那就是康斯坦莎摔碎了那另外5隻杯子,出於她對菲里庇底斯的愛得不到回報,對他的出軌無法容忍而無法控制情緒的發作,從而激發了愛欲的破壞性傾向,其情形與她摔碎那一隻杯子類似。這樣康斯坦莎摔碎了12隻杯子的一半,這也預示了她的死亡,在她摔碎那隻杯子之後她說,“我已經殺死了我自己”。
事實上,《一杯茶》對於康斯坦莎最終自殺死亡的悲劇的發生是有所鋪墊的。菲里庇底斯是這樣描述康斯坦莎的:“一個熱情而又難對付的女人”,“嫉妒心強”,“一向脾氣暴躁”。但是很顯然,僅僅這些還不至於造成康斯坦莎的自殺,康斯坦莎的“愛死”情緒及最終的實施必然是一步步累積直至爆發。
從康斯坦莎與菲里庇底斯相識開始隱憂就已經埋下:首先,兩人門不當戶不對,康斯坦莎家境殷實,而菲里庇底斯出生平常;其次,兩人身高差距太大,康斯坦莎甚至比菲里庇底斯高出一頭;再次,兩人興趣不同,康斯坦莎熱愛文學、繪畫,而菲里庇底斯更擅長交際和生意;最後,也是最至關重要的一點,康斯坦莎最初對菲里庇底斯沒有感覺,而婚後的忠貞換來的卻是獨守空房的孤寂和丈夫的偷情出軌。
雖然菲里庇底斯憑藉其擅長交際的能力最終俘獲了康斯坦莎的芳心,但新婚不久他便受表兄邀請去外地料理生意;而康斯坦莎對菲里庇底斯的愛卻隨著他們的結婚和時間的推移迅速而熱烈地展開了。通過書信,康斯坦莎傾訴了對丈夫菲里庇底斯的思念,“你不來接我嗎?⋯⋯我會安排好我們的生活⋯⋯我怎么也睡不著覺!”她也表達了對菲里庇底斯的抱怨,“你在那兒做什麼⋯⋯我不喜歡那些男人之間的宴請。有時男人的行為有些詭秘⋯⋯你要么不寫信,要么盡寫那些該死的地毯!
隨著時間的推移,康斯坦莎的孤獨感愈發嚴重,而她對菲里庇底斯待抱怨也一步步發酵,導致兩人之間的關係緊張,雖然彼此都知道並確定愛著對方,他們發現在一起的機會很少,只有通過書信才使他們的關係更接近。慢慢地,菲里庇底斯開始常常打牌到很晚才回家並且還有了情人,而康斯坦莎的身體狀況和心理狀況則一步步惡化。就這樣,康斯坦莎沒能抵禦人類愛欲的“破壞性傾向”的影響,從最初“破壞他人”到最終“破壞自己”,“毀滅自己”。康斯坦莎在沒有結婚之前欣賞文學、繪畫,會幾種語言,還善射擊,身體心理均無異常,而婚後則每況愈下。“信任破滅”是康斯坦莎“報復性暴力”的破壞性根源,激發了康斯坦莎的“破壞性傾向”。菲里庇底斯一再有意無意地刺激和傷害,最終間接導致了康斯坦莎的自殺。
菲里庇底斯和現任妻子阿格拉依細心地呵護這唯一一隻預言了他生命的玻璃杯,當時還是女僕的阿格拉依曾經從康斯坦莎的手中把這隻即將被康斯坦莎摔出的玻璃杯奪下,菲里庇底斯也只把這最後一隻玻璃杯留給自己用,而招待客人只用其他的杯子。他意識到一味追求財富和肆意放縱情慾所帶來的悲劇,最終選擇重新回歸家庭,已是耄耋老年的菲里庇底斯“最大的樂趣就是用僅有的那隻玻璃杯喝茶”,花園涼亭是他“最喜歡的地方”,他可以在那兒“一連坐幾個小時”,邊喝茶邊回憶過去,念念不忘亡妻,回味妻子的愛,直到日落。派屈克·懷特的短篇小說一貫關注“悲慘的生活鬧劇”,試圖“從明顯的不合理中找尋合理成分”,以及“對於一方面佑護而另一方面又具有破壞性的超自然力”的無奈接受,通過描寫人物的孤獨、幻想與現實,挖掘刻畫人物的精神以及心理。
懷特借著“ 一杯茶” 敘述了一個老人的愛情故事。初看之下,平平常常,毫無傳統浪漫故事的熱烈成分。但經過懷特的象徵手法處理,藉助意識流的技巧來轉換敘述角度,卻創造出一種不同尋常的真實和意外,使得故事情節更具有感染力,同時顯示了老人的內心世界和必理狀態。正如澳大利亞文學評論家黃源深教授所指出的那樣,“ 他(懷特)的作品具有以往的小說所缺乏的豐富性和深刻性,往往能使人從作品所描繪的世界裡悟出深奧的哲理。從而加深對生活和人生的認識。”以這種方式,他從一個獨特的角度,向我們展示了隱藏在普通玻璃杯背後的生活意義。

手法

象徵
一杯茶可以象徵生活,生活淡如水猶如一杯茶,需要慢慢品味。在經歷了妻子的死亡之後,菲里庇底斯更加“愛生”。他不再像年輕時那樣,為了生意而四處奔波,以至與妻子聚少離多;也不再勾搭女僕甚或深夜不歸會情人。菲里庇底斯沒有好好珍惜與妻子在一起的時光,直到經歷了妻子的自殺悲劇,他才頓悟生活的真諦,“茶是僅剩不多的樂事之一”,“每個人都會死”。
從象徵性意義來看,這些普通玻璃杯至少從三個方面反映了菲里庇底斯和他妻子之間原本平常的愛情,反映了生活中常被忽視的內在真實性。首先,玻璃杯外表毫無顯眼之處,卻寓意著菲里庇底斯和康斯坦莎之間的普通愛情,絲毫沒有傳統愛情小說中常見的那種熱烈浪漫。同時,普通的玻璃杯顯然與這對夫婦的財富和社會地位不相匹配。這在某種程度上暗示著康斯坦莎和她丈夫表面上的不匹配;她丈夫比她矮了一個頭。而且,正如玻璃杯是易碎品,這對夫婦間的愛情也很容易遭受損害和產生危機。
其次,玻璃杯和他們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繫卻又象徵著他們之間令人難以置信的深情,這在士麥拿城遭到洗劫後發生的一場大火中表現得尤為生動。在那場災難中,菲里庇底斯和康斯坦莎撤退到了一艘驅逐艦上。他們“唯一倖存的財產”便是一隻裝著那些玻璃杯的紙盒。康斯坦莎拚命保護著那隻脆弱的紙盒。與此同時,菲里庇底斯則到處奔走著,尋找妻子,邊呼喊著她的名字,“康斯坦莎”。由於“康斯坦莎(Constantia)”與英語中“忠貞(Constance)”一詞發音相近,所以,該場景的象徵意義便是,菲里庇底斯既叫喊著妻子的名字,又在呼喚愛情的忠貞。當他們最終安全地相遇時,懷特這樣描述首:“紙盒子在她的裙兜里,正隨著她的呼吸在一起一伏地動著,看來,她決心不再放開它了。”借著這隻紙盒和她呼吸聯繫在一起的情景,作者巧妙而又深刻地寓意著菲里庇底斯和康斯坦莎之間的愛情紐帶再次,玻璃杯對菲里庇底斯夫婦來說還意味著生命的延續。康斯坦莎保護玻璃杯的努力固是出於她對丈夫的愛。但在她的潛意識裡,她早已將玻璃杯視為與她丈夫共命運。

作品影響

《一杯茶》延續了懷特的這一“積念已久的執著”,揭示社會變革對人心靈的衝擊。小說中的人物被縈繞的孤獨感困擾,無助地渴求愛情並試圖掙扎擺脫孤獨,強烈地自省和反思追憶,經歷了“愛死”到“愛生”的人性傾向的破壞和再生的過程,終究頓悟生活的真諦。

作者簡介

派屈克·維克托·馬丁代爾·懷特(Patrick Victor Martindale White,1912-1990)澳大利亞小說家、劇作家,生於英國。1932年,懷特赴英國劍橋皇家學院研讀現代語言,畢業後留英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服役於英國皇家空軍情報部門,赴中東工作五年,1948年回澳大利亞定居,先經營農牧場,後專門從事寫作。 懷特的第一部小說是《幸福谷》(1939),成名作是《人樹》(也作《人之樹》)(1955),這部長篇巨著獲“澳大利亞的創世記”之稱,給作家帶來國際聲譽。1973年,懷特發表了他最著名的長篇小說《風暴眼》,同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懷特的作品有明顯的神秘主義、象徵主義和現代心理分析學說的影響。他善於運用意識流的手法,大跨度地將情節與人物內心活動編織在一起,細緻深刻地描繪人物的內心世界,給人一種迷離變幻的感覺。他的小說大多篇幅浩瀚,用字冷僻,善於比喻和景色的描寫。有人說他的小說是只有他自己才明白的天書,是文學味太重的散文。儘管對懷特的創作有爭議,但評論界一致公認他是當今世界上富於才華並卓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派屈克·懷特派屈克·懷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