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搞懂法國文學

一本書搞懂法國文學

《一本書搞懂法國文學》是2012年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柳鳴九

基本介紹

主要內容,出版背景,書籍目錄,部分書摘,作者簡介,

主要內容

《一本書搞懂法國文學》是世界文學名著的精縮版。其特點是“精縮”與“原汁原味”兼顧:既不是介紹性的。也不是摘錄式的,而是保持原著結構的完整,並遵照原著的敘述角度和人稱,最大限度地體現作品原貌。每部名著精縮為1萬字左右,這個篇幅既減小了閱讀壓力,也使原汁原味成為可能。

出版背景

法國人的激情,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法蘭西民族似乎單憑激情和活力。就足以讓本民族的每一位成員產生歸屬感。並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人群。作為法蘭西民族思想情感載體的法國文學,把浪漫主義發揮到了極致,同時又把現實主義推上了巔峰。《一本書搞懂法國文學》中兩種相反的傾向並行不悖,神奇地並存,而這恰恰是法蘭西文學的最大魅力。

書籍目錄

緒論
巨人傳
偽君子
懺悔錄
紅與黑
高老頭
歐也妮·葛朗台
基督山伯爵
悲慘世界
笑面人
卡門
包法利夫人
昆蟲記
茶花女
八十天環遊地球
娜娜
漂亮朋友
小王子

局外人
情人

部分書摘

法國文學的年輕和浪漫
法國文學的浪漫是出了名的。
法國象徵派大詩人瓦雷里曾把難以捕捉的靈感.比作來無影去無蹤的一陣香風。他說,靈感就好比美人在更衣的一剎那會裸露出自己的胸脯。“更衣一剎那,隱約見酥胸”,這一浪漫香艷且不失文士雅趣的妙喻,或許只有在法國文學家那裡才能光明正大地拿出手,讓世人品咂、玩味。
秋雨是黑夜的助手,又是黎明的兇手,它侵占了白天的領地,卻又延長了黑夜的統治。巴黎這座古城,即使在天氣晴朗的日子,也不過是風韻猶存的半老美人。秋雨一來,又在牆壁上劃下了皺紋,在街道上投下了陰影,留下了歲月的腳印。
這是翻譯家許淵沖先生對巴黎的秋天的印象。無論如何,一提起法國,一提起巴黎,總會讓人想起浪漫,想到藝術,想起美人——即便只是風韻猶存的半老美人。
當然,法國文學不僅僅是浪漫,它所涵括的內容可謂博大精深,並在自己的發展過程中對其他國家、其他語言的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自文藝復興時期以來,法國文學對全世界的文學都有著巨大而深刻的影響。
從19世紀末開始,法國文壇更是新人輩出,各家各派風起雲湧,形成了後浪推前浪的繁榮景象。法國文學產生了不勝枚舉的經典作品,諸如《偽君子》《紅與黑》《漂亮朋友》《巴黎聖母院》《基督山伯爵》以及《茶花女》等,它們不僅是文學藝術領域的傳世佳作,更是法蘭西民族文化、社會風尚、時代思潮的載體,高盧民族精神的體現。
與中國文學相比,法國文學無論如何都給人以“年輕”的感覺,它只經歷了一千年的光景,但卻取得了光輝燦爛的成果。即便在歐洲,法國文學的歷史也算不上最古老,但卻很有資歷,能量大得出奇。
法國文學從中世紀開始就已經站在整個歐洲的前列,因此,人們通常會把法國文學看做推動整個西方文學向前走的一個“發動機”。中世紀文學
法國的中世紀文學主要包括英雄史詩、騎士文學和市民文學。大量的中世紀文學作品都以詩歌為表現形式,後來雨果就說,法國這一時期的文學就是一個“詩的海洋”。
中世紀詩歌體作品大都具有率真、粗獷、古樸、單純的特點。例如吉姆·德馬肖的騎士抒情詩直言不諱地抒寫自己“受傷”後的憤懣:
我詛咒時辰、光陰和白日,
還有星期、地點、月份、年齡,
以及我的貴婦的那雙眸子,
她的柔情剝奪我的歡欣。
我詛咒我的思想、我的心,
我的愛情、願望、我的正直,
還有危險:在那奇異之地
使我的心哭個不停。
法國中世紀文學成就最高的,當屬《羅蘭之歌》。這是法國最古老也是最優秀的一部英雄史詩,它在11世紀前後以吟唱的方式在民間流傳。全詩用盎格魯一諾爾曼語寫成,共二百九十一節,四千零二行,每行十音。
史詩的主人公羅蘭是法蘭克國王查理大帝的十二重臣之一。查理大帝在西班牙對阿拉伯人作戰,經過七年征戰,只剩下薩拉戈薩城的國王馬西斯還在頑抗。馬西斯遣使求降,羅蘭提議,查理大帝應當指派自己的繼父加納隆作使臣,去和馬西斯議定投降的條件。叛徒加納隆向馬西斯獻策,在查理大帝班師回國之時襲擊他的後衛部隊,而羅蘭恰恰就是後衛部隊的主將。羅蘭率兩萬精兵英勇戰鬥,最終全部陣亡。就在自己的軍隊瀕於覆滅之時,羅蘭才吹響號角求援。查理大帝回師為法蘭克軍隊報仇,擊潰並消滅了全部敵人,占據了薩拉戈薩城。最終,叛徒加納隆被四馬分屍。 《羅蘭之歌》的風格顯得簡樸而崇高。勾畫人物性格一般都只是三言兩語。作品的中心問題就是祖國國土的統一.反覆歌唱吟詠的是“可愛的法蘭克”。英勇的羅蘭忠心耿耿,為自己的“可愛的法蘭克”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羅蘭感到死神進入身體:它從頭頂進到心裡。他跑到松樹下。他面朝下躺在綠草地上;身下劍和號角放在一起。他的頭轉向異教徒:他希望查理和全軍戰士會說,可愛的伯爵是得勝而死的。
法國是西歐城市發展最早的國家之一,城市文學異常發達。法國中世紀的市民文學主要分為:小故事詩、列那狐故事詩、玫瑰傳奇以及市民戲劇和抒情詩等。城市文學大都反映的是市民的要求,具有反封建、反教會的傾向。
一個農民在教堂聽到教士這樣布道:“天主會雙倍償還誠心誠意捐贈的人。”他信以為真就把自家的母牛捐給了教士,教士順手就把這頭母牛和自己的母牛拴在了一起。誰知道農民的母牛思念故主。硬是把教士的母牛拖回到了農民的家裡。黑心的教士一心愚弄百姓,最終自己受到了“愚弄”。
市民文學作品中的主人公——可以是具體的人物形象,也可以是動物的形象。它們常常以自己的機智戰勝殘暴、愚蠢的封建主,或者是貌似強大的對手,而且對自己的勝利抱有積極的樂觀態度。這其中包含有相當深厚的人文主義精神要素。

作者簡介

柳鳴九,1934年生,湖南長沙人,1953年畢業於湖南省立一中,同年考入北京大學西語系,畢業後,赴中國社會科學學部文學研究所工作,1964年轉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1981年後,多次赴美國、法國進行學術考察。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南歐拉美文學研究室主任、研究生院外文系教授、中國法國文學研究會會長、中國外國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際筆會中心會員。2000年,在法國巴黎大學被正式選定為博士論文專題對象。2006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最高學術稱號“終身榮譽學部委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