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薯蕷飲,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學衷中參西錄》上冊。具有補肺腎,補脾胃,滋陰利濕,澀腸止瀉之功效。主治勞瘵發熱,或喘或嗽,或自汗,或心中怔忡,腸癌脾虛大便溏瀉者,或因小便不利致大便滑瀉,及一切陰分虧損之證。臨床常用於肺癌和胰腺癌大便溏軟者。
基本介紹
- 名稱:一味薯蕷飲
- 出處:《醫學衷中參西錄》上冊
- 組成:生懷山藥、白糖
- 功用:補肺腎,補脾胃,滋陰利濕,澀腸止瀉
- 主治:勞瘵發熱,或喘或嗽,或自汗,或心中怔忡,腸癌脾虛大便溏瀉者,或因小便不利致大便滑瀉,及一切陰分虧損之證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運用,附註,重要文獻摘要,各家論述,
組成
生懷山藥(切片)四兩(120克),白糖少許。
用法用量
生薯蕷洗淨去皮,切成0.2cm的片,放鍋中,加水適量,以武火煮沸,文火再煎煮40~50分鐘,撈起山藥,留汁,稍涼,放入白糖,攪勻即成。上藥煮汁兩大碗,以之當茶,徐徐溫飲之,不拘時飲服。
功用
補肺腎,補脾胃,滋陰利濕,澀腸止瀉。
主治
勞瘵發熱,或喘或嗽,或自汗,或心中怔忡,腸癌脾虛大便溏瀉者,或因小便不利致大便滑瀉,及一切陰分虧損之證。
方義
山藥能治大便溏瀉,是因其有利小便的功能。小便利,使水分從膀胱而出,減少了腸道內水分,所以減輕了溏瀉的症狀。不僅對腸癌有效,而且在臨床上用之於肺癌和胰腺癌大便溏軟者,亦有一定效果。
運用
臨床常用於肺癌和胰腺癌大便溏軟者。
附註
1.產後喘嗽,一婦人產後十餘日,大喘大汗,身熱勞嗽。醫者用黃者、熟地、白芍等藥,汗出愈多。後愚診視,脈甚虛弱,數至七至,審證論脈,似在不治。俾其急用生山藥六兩,煮汁徐徐飲之,飲完添水重煮,一晝夜所伙之水,皆取于山藥中。翌日又換山藥六兩,仍如此煮飲之。日後諸病皆愈。
2.嘗治一室女,溫病痰喘,投以小青龍湯加石膏湯,又遵《傷寒論》加減法,去麻黃加杏仁,喘遂定。時已近暮,一夜安穩。至黎明喘大作,脈散亂如水上浮麻,不分至數,此將脫之候也。取藥不及,適有山藥兩許,急煮汁飲之,喘稍定,脈稍斂,可容取藥,方中仍重用山藥而愈。
3.一人,年四十餘,得溫病十餘日,外感之火已消十之八九。大便忽然滑下,喘息迫促,且有煩渴之意。其脈甚虛,兩尺微按即無。亦急用生山藥六兩,煎汁兩大碗,徐徐溫飲下,以之當茶,飲完煎渣再飲,兩日共用山藥十八兩,喘與煩渴皆愈,大便亦不滑瀉。
4. 西人謂食物中之蛋白質最能益人。山藥之汁晶瑩透徹,黏而且滑,純是蛋白之質,故人服之大有補益。然必生煮服之,其蛋白之質始全;若炒焦而後人煎劑,其蛋白之質已洞,雖服亦何益哉。
重要文獻摘要
《醫學衷中參西錄》:“一味薯蕷飲治勞瘵發熱,或喘或嗽,或自汗,或心中怔忡,或因小便不利,致大便滑瀉,及一切陰分虧損之證。生淮山藥四兩,切片,煮汁兩大碗,以之當茶,徐徐溫飲之。山藥之性,能滋陰又能利濕,能滑潤又能收澀。是以能補肺補腎兼補脾胃。且其含蛋白質最多,在滋補藥中誠為無上之品,特性甚和平,宜多服常服耳。”
各家論述
張錫純認為:“山藥之性,能滋陰又能利濕,能滑潤又能收澀。是以能補肺補腎兼補脾胃。且含蛋白質最多,在滋補藥中誠為無上之品,特性甚和平,宜多服常耳”。(《醫學衷中參西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