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性柞蠶在分類學上屬於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有翅亞綱,鱗翅目,天蠶蛾科,柞蠶屬,柞蠶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一化性柞蠶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
- 綱:昆蟲綱
- 亞綱:有翅亞綱
- 目:鱗翅目
- 科:天蠶蛾科
簡介,優越特性,
簡介
一化性柞蠶在分類學上屬於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有翅亞綱,鱗翅目,天蠶蛾科,柞蠶屬,柞蠶種。柞蠶是完全變態昆蟲,一生經歷卵、幼蟲(蠶)、蛹和成蟲(蛾)四個發育階段。一化性柞蠶從卵到蛾一年只發生一個世代循環就滯育,一年只養一季春蠶,所以稱之為一化性柞蠶。它以蛹休眠越冬,蛹越冬後,解除滯育,羽化成蛾。一化柞蠶蛹,自每年六月上旬到次年上月底自然羽化,鮮活時間長達十個月。蠶蛾雌雄交配產卵,柞蠶卵沒有眠性,在適宜溫濕度下孵化出蠶(幼蟲),剛出生象黑螞蟻般大小,幼蟲大量取食柞葉,體軀迅速增長,經過四眠五齡而老熟營繭,全齡期45—50天。在幼蟲發育階段,1—3齡為小蠶期(或稚蠶期),4—5齡為大蠶期(或壯蠶期)。5齡熟蠶移入繭場,一般用二、三年生的柞樹老梢做繭場。在繭場經歷9—10天,營繭化蛹,繭不屬於柞蠶的變態,而是柞蠶變態過程中的附屬物。柞蠶幼蟲發育成熟時分泌出絹絲蛋白,在柞樹上吐絲結繭保護冬眠的蛹體。
化性是在自然環境中一年內所完成它生活世代次數的特性,柞蠶這一生物習性受日照影響最大,溫度是輔助因子。日照受地理緯度影響,實踐驗證北緯34——36N即山東魯中是二化柞蠶區與一化柞蠶區的地理分界線。一化性柞蠶北臨界線(北緯34——35N)是沿魯(青島—泰安—陽穀)—豫(南樂—安陽—林縣)—晉(長治—臨汾)—陝(洛川)—隴(平涼—靜寧)。二化性柞蠶區的南臨界線(北緯35——36N)是沿魯(日照—費縣—金鄉)—豫(民權—新鄭—嵩縣)—陝(西安—寶雞)—隴(天水—臨潭)。
一化性柞蠶發源於黃河流域,是我國傳統的出口創匯產業,其產量占世界一化性柞繭產量的95%,主要集中在豫西南山區,其產量占全國產量的80%以上。尤其是南召縣的柞蠶繭產量占河南全省的70%,居第一位,素有“召半省”之稱。並且通過了國家一化性柞蠶原產地認證保護。
由於柞蠶生理生化特性受到光照、溫度、飼料三大因素影響,柞蠶生產形成兩大區域,即一化性柞蠶區和二化性柞蠶區,相對二化性而言
優越特性
1、一化性柞蠶的蠶蛹能夠自然滯育而越冬,保鮮貯藏期達10個月不發蛾,蠶繭貯藏期長,保鮮成活時間長,市場競爭力強。
2、一化性柞蠶一年內只繁育一個世代,一年只養一季春蠶,種繭繁育與絲繭生產雙向兼顧,種繭選擇區域廣,蠶種質量有保障。
3、春季氣溫回升快,柞樹生長迅速,春季出蠶時間比二化性柞蠶提前二個月,加之養蠶期的快速發育,一化性柞蠶區春季絲繭上市比二化性柞蠶區絲繭上市提前4個月。
4、由於晝夜溫差大,柞樹的淨同化率高,葉片營養充實,葉質優良,葉絲轉化率高,因此,一化性柞繭絲以其纖度細,色澤白、易染色、易解舒的優良品質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纖維皇后”和“人體第二肌膚”之美譽。同時,隨著生物科技的發展,一化性柞蠶在醫療、保健、生防、化妝、食品等方面的開發利用價值越來越高,使這一傳統產業成為新世紀極具發展潛力的綠色生態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