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側電休克法

一側電休克法是起源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一種醫學治療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側電休克法
  • 領域:醫學
  • 屬性:治療法
  • 起源時間:二十世紀三十年代
用電休克治療精神病的方法之一。這種治療法起源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1938年,Gerletti和Bini把電極置於患者的左、右額部,用短暫的電流引起患者雙側痙攣。這種方法對治療精神病有一定效果,特別對抑鬱症療效較好。從兩側電擊導致患者雙側痙攣,痛苦較大。後來Friedman和Wilcox於1942年開始將電極置於一側,發現治療效果亦佳,於是一側電休克法隨之發展起來。
一側電休克法只使一側大腦半球暫時失去功能,於是臨床神經心理學家便藉此研究另一側未喪失功能的腦半球。
在精神病臨床方面,它也成了神經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